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未来接收器 > 分节阅读 395

分节阅读 3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绝大多数人去仰望了。

郭仕锴、钱静琪老两口各自拉着刘士卿、郭倩蓉坐在他们身边,“士卿,好孩子,去年春节的时候,家里发生了点不愉快,让你受委屈了。我这个当爷爷的,一直想跟你说一声对不起。只是一直没有等到机会,今天爷爷还有你奶奶,当着大家的面,郑重其事的向你道歉。”

刘士卿不由得有些赧然,“爷爷,奶奶,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总是纠结在过去之中,什么作用都没有。咱们还是往前看吧。”

“还是士卿说话有水平。”钱静琪温和的笑道,“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你和蓉蓉有时间的话,要经常过来坐坐。”

刘士卿连连点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拒绝的话,他也不好说出口。何况,他就算是不给郭仕锴、钱静琪老两口面子,也要照顾到在场的郭权舟、杜诗娇、郭倩蓉一家三口的面子。

郭仕达笑道:“大哥大嫂,士卿是那种做大事的人,那里会计较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咱们呀就别浪费时间了,赶快找住机会,一定要把士卿的油水好好的榨一榨。来来,士卿,二爷爷我这里有几个机械方面的问题,一直找不到答案,你来指点指点我。”

到了郭仕达这种程度,能够对他进行指点的人,在全世界都难以找到几个,老头儿已经站到了机械制造方面的顶峰,当然,这个顶峰是指的现有的科技条件之下,想再往上爬,很难很难。

“士卿,你看看,我设计了一种机械,其中一个主要零部件的精度始终达不到要求,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现场这么多后辈在,郭仕达却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

刘士卿的基础功是非常扎实的。当初为了把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图纸画出来,并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成为他自己的知识,刘士卿查阅了不少的相关资料,既有现有条件下的基础理论,也有未来世界相关方面的最新进展。可以说,在这方面,刘士卿到全世界最好的机械学院当个教授,都是小菜一碟。

“二爷爷,你说的是什么零部件要用在什么地方精度要求是多高”刘士卿问道。

郭仕达含糊的说道:“是一艘舰艇的传动机箱,我说的那个零部件是机箱的主传动轴。”

听郭仕达说的这么含糊,刘士卿就知道郭仕达设计的这个项目应该是保密项目,一般人根本没有资格知道,他也不方便多问。想了想说道:“二爷爷,我知道一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有纸和笔没有”

有人连忙把纸和笔拿来,刘士卿把纸放在桌子上,一边连写带画,一边进行着讲解。他已经尽可能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了,但是难免还是会蹦出不少的专业术语来。别看郭家这么多人都是搞科研的,但是做什么的都用,搞机械研究的,除了郭仕达之外,就只有他的小儿子了。其他的都是搞其他方面的研究。

隔行如隔山,刘士卿讲解的时候,除了郭仕达父子俩听的津津有味之外,郭家的其他人要么是一知半解,要么就是云山雾罩,要么就是一脸的茫然。此时,刘士卿就像是法术精湛的仙师,在讲经布道,听法的诸弟子,能够听懂多少,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郭仕达听到兴奋处。不由得手舞足蹈起来,“对,对,就是这种方法,我以前还这样想过,只是最后实验没有成功,原来使用这种方法,还有这么几处关键点。士卿啊士卿,你可是帮了二爷爷我大忙了。”

“二哥,你已经问了一个问题了,先到一边呆着去,该小弟我来了。”老三郭仕勋不由分说的就把老2郭仕达给划拉到了一边儿,“士卿,三爷爷早就想找你探讨探讨了。我是搞生物研究的,我这里有两个问题要问你,强体饮料的原理是什么还有我听说你在燕京大学搞了一个实验室,在那里养殖的蜘蛛,实现了规模化、密集化养殖,各种各样的蜘蛛相安无事,不互相残杀,你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老三,长幼有序,你懂不懂我这个当大哥的,还有你大嫂还没有开口问呢你插什么队老2,你别偷笑,是谁准许你抢在我前面问问题的士卿,你可要记住了,我才是你和蓉蓉的亲爷爷,你二爷爷二奶奶,和你和蓉蓉,可隔了一层。咱们不能亲疏不分呢。”郭仕锴说道。

郭仕达一瞪眼睛,“事情,你别听我大哥的,二爷爷就不是爷爷了这是什么见鬼的逻辑,我告诉你,二爷爷比爷爷还要亲。”

郭仕勋也道:“二哥说得对,三爷爷也是爷爷。而且还是再亲不过的爷爷。来来,士卿,快点给三爷爷解解惑,要不然的话,我今天晚上都别想睡好觉了。”

刘士卿哭笑不得的看着这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在这里斗嘴,人都说老小孩老小孩,年纪越大,越像个孩子,即便是这些院士们,也不能逃脱这个规律。

“三位爷爷,三位奶奶,你们就别吵了,我跟士卿今天就不走了,住在家里面,有什么问题,你们尽管问,只要是士卿能够回答的,一定会告诉你们的。”郭倩蓉在话里面埋了一个坑,她说的是“能够回答的”,而不是“士卿知道的”。郭家人上上下下,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小的预设条件。

之后,郭家人围着刘士卿开始提问,问题设计的学科很多,刘士卿会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解答,有的会回答的深一些,有的只是粗浅的说两句,然而即便是这样,也会让对方有茅舍顿开之感。毕竟刘士卿站的高度不一样,深谙未来科技走向的他,可以高屋建瓴的统观大局,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最佳的答案来。

这种一问一答的相处方式一致持续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不知不觉间三四个小时就过去了,等到杜诗娇、郭潇芝两个人提醒大家该吃饭的时候,围着刘士卿坐着的郭家人还有点恋恋不舍。

“别急,别急,今天晚上,咱们秉烛夜谈,不到十二点不睡觉。”钱静琪说道。

郭仕锴看了看刘士卿,沉吟片刻,“士卿,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你能够答应。”

“爷爷,你请讲。”刘士卿笑道。

“我想请你到华夏科学院,给在京的院士们,还有在京各研究所的骨干研究人员,做一个专题演讲,给他们讲讲你对各方面尖端科技的理解。我相信,这个演讲,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郭仕锴不愧是华夏科学院的副院长,有了好事,总是惦记着照顾到院里面的同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