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未来接收器 > 分节阅读 239

分节阅读 2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出来了一块一百多平方米的水域。然后齐鸿儒让人把装在水箱中的点砂虾投入到渔网之中。一开始的时候,还感觉不到变化,等到时间稍长之后,众人明显的感觉到被渔网圈起来的这片海域,海水的颜色明显变淡了许多,尖叶原甲藻的数量也没有周围海域多了。温占豪等几个小年轻一片欢呼,搂抱在一起,又蹦又跳,有几个感情丰富的,还流出了眼泪。

齐鸿儒得意的哈哈大笑,严格说起来。点砂虾虽然不是他发现的,却是在他手中发扬光大的,要不是刘士卿请了他过来,只怕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走到了海上试验这一步。

齐鸿儒走到赵德芳派来的那两个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的身边,伸出手来拍了拍两个中年人的肩膀,“可惜呀,你们赵德芳所长没有过来,不能亲眼见证如此盛况,不知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会不会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呵呵。麻烦你们回去之后,告诉赵德芳。就说以后我们还要做几次海上试验,机会有的是。”

这两位助理研究员尴尬的笑了笑,没有说话。他们的心中以羞愤居多,赤潮爆发这么多年,国内国际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对之进行研究,直到现在,也未能找到治理的办法。以前,没人成功,他们说话的时候,还能理直气壮,可是今天偏偏银河海洋成功了,这就堵住了他们的嘴。如果银河海洋是欧美日的企业或者研究机构,他们就算是难过,也难过不到什么程度,毕竟在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之中,华夏对海洋的研究,是要远远落后于欧美日的,输给人家,不丢人。可是,现在,不丢人也不行了。银河海洋成立时间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成就,国家海洋局所有研究赤潮的人,都可以买块豆腐一头撞死在上面了。

刘士卿任由齐鸿儒奚落第二海洋研究所的人,他对第二海洋研究所的人没有多大的好感,当初刘士卿第一次到舟山海域考察赤潮现象,寻找可以克制赤潮的海洋生物的时候,第二海洋研究所也派船前往赤潮海域,结果他们只是采集了一点样品,就掉头回去了,连多停留一会儿的时间都不肯。

船出海是要花钱的,像第二海洋研究所的专业船只,出海一次,花费更高,也许是因为花的国家的钱,他们不心疼。刘士卿也管不着他们,但是这不能耽误刘士卿从内心深处瞧不起他们。

等到海水不再变淡之后,齐鸿儒指挥着人把渔网拉上来,把困在渔网里面,已经吃饱的点砂虾打捞起来。然后又换了一个地方,再次投入一水箱的点砂虾。这次的实验,效果和上一次差不多,点砂虾吃饱之后,尖叶原甲藻的数量不再减少。

刘士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齐老,这一水箱的点砂虾大概有多少尾”

“有七八千尾吧。”齐鸿儒只是根据经验估算的数字,并不精准,不过也差不了太多。

刘士卿曲起了手指头,算道:“七八千尾点砂虾只是清理一百平方米左右的海域,而且看情况还不能一下子清理干净。咱们大概有一百多万尾的点砂虾,换算下来,也就只能处理七八十分之一平方公里多点的面积。这片赤潮海域大概有二十五平方公里,换言之,咱们需要差不多二十亿尾点砂虾。二十亿和一百万之间的差距,齐老你不可能不明白吧”

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齐鸿儒不可能算不明白,他笑道:“刘总,咱们这是刚刚起步,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别说是二十亿尾点砂虾,就算是两百亿,我也能够给你培养出来。”

刘士卿摇了摇头,他感觉用点砂虾治理赤潮,很有可能进入了一个误区。两百亿尾的点砂虾,可不是那么好培养出来的,而且这里面存在的困难也必将多的难以想象。

正文 第356章 你有点当局者迷了〗

第356章你有点当局者迷了第一更〗

第356章 你有点当局者迷了第一更〗

不好意思。上一章末尾的数字出了严重的错误,处理一平方公里海域的点砂虾需要的点砂虾应该是七八千万尾点砂虾,而不是一百万尾左右的点砂虾。我已经修正了过来,对此错误,向大家致歉。

“是呀,齐老,你是能够给我培育出来两百亿尾的点砂虾,可是两百亿尾也只能治理两百五十平方公里的海域。津门市附近海域是赤潮的重灾区,最严重的时候,赤潮占据的海域至少也有八千平方公里,这还不算舟山群岛、南方省大亚湾海域、海峡省多个近海的重灾区,如果都按照一平方公里海域需要投放七八千万尾点砂虾的数量计算,齐老你想过没有,咱们需要培养出来多少尾点砂虾”

刘士卿例举出来的数字,齐鸿儒比刘士卿还清楚,他本来还想说这些点砂虾都是可以循环使用的,不是一次性用品,可是在庞大的被赤潮所侵袭的海域面积前,“循环使用”这个词显得太苍白无力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说服力。

何况,银河海洋转包的海田也才五百多亩。能够在这里面繁育两亿尾点砂虾,就已经很勉强了,要是繁育二十亿尾点砂虾,只怕点砂虾海田之中,个个都像罐头里面的鱼虾,不会再有什么活动空间,能不能养活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更不要说繁育两百亿尾,甚至更多的点砂虾了。这个问题,齐鸿儒不可能不去考量。

就在这个时候,崔宪甫走了过来,这位前国家体育总局的局长,脸上挂着笑,“小刘总,你们银河实业确实了不起,我虽然对海洋不太了解,但是也知道赤潮这种海洋灾害,在全世界也是一个还没有被攻克的难题,就连美国人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是你们今天做的这个实验,让我看到了彻底根治赤潮的希望。我现在也算是银河实业的一份子了,顾问顾问,不能总顾不问,有什么需要我老头子做的没有只要是我能够帮忙的,一定义不容辞。”

来舟山市之前,崔宪甫得知这次远赴舟山的目的是为了实验治理赤潮的方法,老头儿是二话不说。直接就跟着过来了。赤潮治理,利国利民,在这个当口,崔宪甫是绝对不甘落人后的,他虽然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不代表他的心就冷了下来,相反,依旧火热,而且很希望能够发挥余热,做出一些贡献来。

假如,赤潮的问题真的能够被解决,对国家的影响,丝毫不弱于华夏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有这个机会,崔宪甫自然希望能够成为这个计划中的一环,在政界,他的影响力绝对不是刘士卿以及银河实业其他任何人可以相提并论的,而想治理赤潮,免不了要和政府打交道,这时候,他崔宪甫就有了发挥余热的机会。

“老局长,你先别着急。麻烦你的地方还多着呢。不过赤潮治理还停留在试验阶段,想走上实际应用这一步,还有一个不小的技术难关需要解决。”刘士卿叹了口气,“宁不好,得三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哦”崔宪甫连忙关切的问道,“什么技术难关能不能说说,我还认识几个海洋学界的朋友,或许能够帮上忙。”

“等回去之后再说吧。小姑姑,让船老大返航吧。”刘士卿对郭潇芝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