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很高,武功,医术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高手,只是很好吃,在一般的寺院里根本就待不下去,所以几十年来是到处游玩,几十年了连个徒弟也没有,本来小司其的病只要几个月就可以治好的,但他刚才一摸,用真气一探,发现小司其的根骨奇佳,而且以前也知道小司其人也特别聪明,他就故意夸大了要几年,其实是有收徒之心了,又怕家里人不放人,正好借这个机会假公济私一下。

“孩子他妈,你看呢”

司其妈妈毕竟是农村妇女,没什么主见,“老朱,你看着办就行”

其实朱坤心里也难受,在县医院里治不好,在省医院也不一定可以治好呀,就算到时可以治好,怕医药费自己也拿不出来了。看着小司其在那里痛的难受,儿子还这么少,但很聪明,自己一有时间就提前对他教育,自己因为没文凭,虽然教书教的好但只是学生知道呀,很难再升到公办老师了,本来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看来怕又不行了,但一想,这个和尚应该也有不少的本事,至少也读了不少的书,小司其跟着他几年应该不会变文盲的。看着小司其难受的样子,心里特别难过,于是一咬牙,一狠心,对野和尚说道:

“大师,那小儿就拜托您了,我看大师学问应该也深,到时请大师能给小儿启蒙,我就感激不尽了”

听朱坤这么听,“没问题,既然朱老师这么说,我干脆就认你家小三为徒,你看如何”了凡大师心心暗暗高兴。

“多谢大师”朱坤心里一想,只能这样看着办了。相信这个和尚不会亏待儿子。“但小儿不会要做和尚吧,这样可不太好呀”

“俗家弟子,俗家弟子”了凡听到朱坤答应了,怕他再改口,其实他无所谓,只能一身衣钵能有传人,哪管和尚还是什么。其实他自己也只能算是半个和尚,要不然的话少林掌门人的位置少不了他的。

“那好,什么时候小儿随大师去治病”

“越快越好,这个病也担搁不得,最好现在就去县城,连夜坐车子去四川”其实了凡是怕夜长梦多,到手的徒弟飞走了。

但朱坤一家不知道呀,司其妈妈听说马上就要走,心一慌,顿时潸然泪下,抱着儿子在怀疼哭。小司其的两个姐姐朱其和朱梅虽然不是很清楚怎么回事,但也知道弟弟要离家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在一旁跟着大人哭。

朱坤马上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交到了凡大师的手里。“这里是2000元,请您收下,以后犬儿就劳大师费心罗”

了凡也不是个贪心的人,当时在农村2000块算得上是一笔小财富,是朱坤几年的工资呀,所以只拿了500块。“出家人本来是身无长物的,但现在因为要赶时间没办法了,有这点足够了”

朱坤也不坚持,看到了凡大师这样子反而更放心了。

一边劝着司其妈妈不要再哭泣了,一边给小司其准备一点衣物。抓紧时间,在路上拦了辆车就把小司其和了凡大师连夜送到了火车站,晚上有一班过路车到省城,在那里再转车去四川。

第三章学艺一

四川娥眉

在离娥眉山主峰一百多里的地方也有座山,比主峰要矮一点,但山更加秀丽,险恶。一般人能上到山腰就不错了,就算娥眉山里最好的猎手也没到过山峰,因为山腰以上的山面太陡峭了,看上去有七八十度,而且原始森林覆盖,根本没有路可走。晚上山上到处是野兽的嚎叫,毒物也很多。为了自己的性命,基本上没人敢上去。

在山顶上有一块不大的平地,这时却有一个小孩在那里炼拳,只看出拳如风,收拳如松,一路罗汉拳打的是一气呵成。

不错,这就是小司其,他今年已经八岁了,来了这里也过了四年多了。

当时刚来的时候,了凡和尚就给他找了个大缸,下面架火,每天在山上采集各种药材放入缸里,加入一定比例的水,然后把小司其放到里面拿水煮。一缸药一共有八十二种,论重量的话至少药材就有二百斤,一次就得煮七天再换药材和水,每天晚上还得针灸和了凡的真气推拿,这样连煮七七四十九天,我们的小司其身上的赤蝎蚣毒就清除的一干二静了,同时药里也也有各种补药,身体更结实了,也为他以后的学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毒清完了,小司其的功课就开始多起来了,每天早晚各两个小时的打坐,练习了凡大师的易筋一元功,这是了凡在二十年前路过华山时在一无名石洞里得到了一本秘芨混元一气功。当时了凡以为又得一部武功秘芨,谁知一看,才知道这根本就是一本道家书,讲究的是引天地之气,达自然之境,练了之后虽然功力没有增强,但人的感知却强了不少,对几十米外的人和物虽然不能亲眼见到,但却能感知到,人好像是一部雷达一样。了凡大喜,花了二十年时间把少林的易筋经和混元一气功融合成一体,创出了这套易筋一元功,在练习时随着内力的一层层加强,能感知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大。

这个混元一气功一共有十层,第一层能感知一个厘米的距离,以后每增加一层感知的距离增加十倍,了凡把混元一气功融合后凭着以前深厚的内功底子,三年时间也已经练到了第七层了,而小司其现在也练到第二层了。

上午基本上就是打坐、练拳,因为这都是基础;下午基本上是文化内容了,了凡一心想培养一个绝世徒弟出来,所以搞来的书也多,基本上是三类:佛经,这个他自己是和尚,看的也多,能搞到的多,什么金刚经、心经、楞严经等上百本;医书:像中药学,针灸秘要,伤寒论,经络与俞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也有几十本,这是小司其最感兴趣的;古文书:什么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各种巨著,他一古脑都搞来了。

最搞笑的是还搞了好多外语书过来,什么英、德、意、法、俄、日等。因为了凡这几年在外面跑,知道中国改革开放了,以后不只是就在中国内地了,徒弟有机会肯定要出国的,但他没想过只是买书没有用,只知道认不知道说呀,他也不管,搞了现说,至于钱嘛就靠他在山下各地行医了,以前只有一个人,随便到哪里能混饭吃就行了,现在要带徒弟,没有经济来源就不行了。

幸好小司其天资聪慧,随着易筋一气功一天天的练下去,注意力和记忆力越来越好,基本上是过目不忘,因为练习内功时特别是在打基础的时候,必须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过了第三层以后再练习的话就算不怎么去注意,真气也会按自己的路线去运行的。而记忆力好的前提必须是注意力好,这样下来,这么多的书也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才看的差不多,虽不能说哪本书哪一页第几行有第几个是哪个字这么变态,但也能倒背如流了,只能理解嘛,因为年龄的关系,再加上也没有实践的机会,还说不上。

练完罗汉拳后,小司其看看天色,到中午饭的时候了,就走到他住的地方:那是一个由小山洞加工而成的,里面有二个小洞,分别是他和了凡的房子,房子里也没什么东西,一块大而平的石板,下面由石头垫起来,石板上有一床草席,一床薄被,虽然简单,但被子折的整整齐齐。房的里面一面墙壁上摆了几百本书,就是他师傅给他搞回来了各种书藉了。外面也是一个石头桌子,说是桌子其实就是一块整石而已,只是上面的一面很整齐,边上有二个小石墩,权当做座位了。

“看样子今天师傅不会回来吃中饭了”朱司其口中自言自语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