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415

分节阅读 41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立时收取明显效果,但日积月累下来。同样能达到所追求的目的,更关键的一点是。不会引起士族门阀的强烈反感。

就以荆州和扬州为例,地方士族门阀表面虽风光依然,但他们对地方军政事务的实际控制力与影响力,却已经在无形中被削弱了不少。

能在荆、扬两州见效,自然也可以适用于西川和其他州郡。

将我和大哥迎入襄阳城,暂时代为主持荆州大局的徐庶立时禀报了几件要紧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与南中有关。自孟获身死之后,积怨颇深的南中蛮部在陆逊的设计下,陷入一场自相残杀地混战中。而且,由于陆逊不断地添油加料。战事的规模也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最后竟有半数以上地部族参与其中。历时一年的乱战中。数万蛮族青壮身死,伤残无数,而且农耕渔猎几乎陷于停滞,食物大量减少原本就已元气大伤的南中蛮部,更是雪上加霜。

基本没有参与混战的迤西银冶洞杨峰,在能够得到荆州刺史部援助的情况下,实力大增,更拉拢了不少部洞归附,顿时成为南中蛮部的头号势力。依照陆逊的计策,杨锋利用参与混战的部族实力大减的机会,在战事后期强势介入,一举掌控了局势。

而此时,素不理事的孟获长兄孟节被其族人推举出来,代替好战的孟优成为族长。孟节很明白族人的心思,更清楚自己的部族已面临覆亡的危险,他一接任族长,就立即联络杨锋,表示愿意让出由本族世代继任的南中蛮大首领位置。同时,孟节还放低姿态与其他敌对部族求和。

扫除了最大障碍后,杨锋顺理成章地接任蛮部大首领。为了尽快稳定局势,杨锋业已上表庐江朝廷,陈归附之意,并奏请天子恩赐粮食以解决蛮部的饥荒。表章在两日前送到襄阳,徐庶知道大哥即将抵达,也就没有送往庐江。

另外一件要紧的事,却是跟司马懿有关就从九月底开始,许昌方面真正地对司马懿发难。

许昌方面曾想私下里秘密联络司马懿重新回到曹操麾下效力,但这一努力以失败而告终。随后,司马懿身在凉州且为马岱效力一事,便如燎原之火一般迅速在凉州、及曹操治下各州郡散布了开来。

任谁也知道,马岱是听命于大哥的,司马懿效力于马岱,也就等于在为大哥效力。司马氏乃名门,其族中在曹操麾下效力者无数,仅六百石、比六百石以上官员就有九人,曹操对司马氏也向来照拂。

这样的一个与曹操休戚相关的名门大族,居然出来这么一个大逆不道的子孙。

在有心人士暗中的大肆推波助澜下,这一消息很快传开,而且似乎还有理有据,令人无法置疑。

顿时,举世哗然。

司马氏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诘难之声不绝。在巨大的压力下,前任家主、司马懿之父司马防气极病倒,现任家主、司马懿之兄司马朗上表请辞户曹尚书一职。

由于曹操仍在辽东,代为主持朝中大事的尚书令荀彧婉言拒绝了司马朗的请辞。并请往河东探望司马防。以示对司马氏的信任安抚。

司马氏对此大为震动,感激涕零。司马防拖着病体,亲自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家书,请荀彧设法转交司马懿,勒令其即刻返回河东老家待罪。同时,司马朗也写就一封家书,以兄长的身份恳求胞弟“迷途知返”。莫要继续为“贼逆”效力。

随后,荀彧即命河西太守孟建负责转交家书一事。

也不知是疏忽还是故意,孟建竟然大明大白地派了几人进入凉州,直接要求面见司马懿。

百般无奈地司马懿只得露面,收下了两封家书。

看完家书,司马懿泪流满面。强忍悲伤向来人询问了老父的身体状况后,他当场昏厥过去。

然而,两日后,司马懿却对父兄之命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以忠孝论一文作为回信。文中,司马懿言天无二日,而如今大汉一国二主。实在是有违天命。紧接着,他引经据典。从天、地、人等诸方面论证了庐江朝廷才是承继天命的正统朝廷,许昌朝廷只是被曹操把持的伪朝廷。

随后,司马懿含泪痛陈,“虽自古孝为人本,但忠在孝先。”相比对父母之孝,对天子、社稷之忠显然要更加重要。为大忠,不得不舍弃小孝。

文章的最后,司马懿极为悲戚地请求父兄原谅自己的不孝之举。

司马懿的这篇忠孝论写的极妙,行文虽然朴实无华。但字间行间,那种回旋于忠孝之间的无奈、痛苦情绪尽显无疑。

短短的十数日内。此文已传遍凉、雍、司诸州,士人尽相传诵。就在昨日,南阳太守邓芝将一卷抄录的忠孝论送到了襄阳。

“难为仲达了”看完邓芝亲自抄录的忠孝论一文后,大哥神色歉然地摇头说道。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解决问题地最好方法”徐庶安慰大哥道,“而且如此一来,司马仲达再不必受藏头隐身之苦了。对他,对司马一族,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话虽如此”大哥喟然轻叹一声

河东,司马府

又送走了几位前来探望老父的官员,司马朗黯然地转身回府。收到司马懿回书后,司马防当场气极昏厥,随后病势加重。

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荀彧无比歉然地向司马朗请罪,并代曹操赠予无数滋补良品,供司马防休养之用。

不过,司马懿的忠孝论毫无疑问地改善了司马氏的处境,近两日已有许多官员造访探望司马防的病情,并劝慰司马朗放宽心态。

回到老父的病榻前,司马朗挥退了一旁服侍地仆婢。

这时,面色苍白、神情呆滞的司马防似乎突然恢复了过来,轻声冲长子说道:“府外情况如何”

“暂且不明但潜伏细作一时恐怕还不会撤去”司马朗关切地询问道,“父亲,您今天一整日只进了半碗稀粥,我去为您准备些饭食。”

“暂时不必”司马防摇了摇头,“眼下非常时刻,谨慎为妙,否则便让仲达地苦心付之东流了”

“还是父亲了解二弟”司马朗轻叹道,“没想到二弟居然用出如此绝妙的办法”

“虽然如此,但我司马氏与许昌隔阂已成。伯达,你等兄弟都有州郡之才,可惜在许昌一朝,恐怕仕途难见光明了”司马防歉疚地看着自己的长子。

“能以一己之失,换司马氏一族之兴,儿无所憾矣”司马朗笑了笑,不以为意地说道。

缓缓点头,司马防也欣慰地一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