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292

分节阅读 2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乱。”刘备收敛笑容,恳切地说道,“我既返回,定还你孙家清白。”

“如此多谢皇叔”孙翊先是勉强谢了一句,随后又说道,“伯阳、叔朗之事,还请皇叔给个交代”

“叔弼仍以为伯阳和叔朗是我下令所害”刘备轻摇了摇头,叹气说道,“若我要害你伯阳、叔朗,乃至你孙家,何必行此拙劣之策杀人却弃尸于众,又是在临淮之地,我如何能摆脱凶嫌之名叔弼可知此事已闹得扬州一片混乱,人心惶惶,此刻我军正与曹军四线开战,扬州如若内乱实是自取败亡。”

因为受条件所限,孙翊并不知此事所造成的巨大影响,更不知此刻曹、刘两方所进行地全面对抗。得到刘备同意后,鲁肃将一应地情况向孙翊做了细致的说明。两盏多茶的工夫,鲁肃才将情况说完。听罢后,孙翊也是满面震惊之色。仔细思考后,孙翊心中的疑惑也是倍生,先前对刘备所怀地巨大愤恨也淡了许多。

“此事还请皇叔为我孙家主持公道”孙翊站起身,躬身向刘备行了一礼,恳切地说道。

“叔弼放心”刘备颔首,微笑说道,“我先让人为老夫人和叔弼你们在庐江安排一个好住所,待过几日后,再送你们回临淮,如何”

“多谢皇叔”孙翊略一沉吟,说道,“翊有一请,还请皇叔应允”

“叔弼请讲”

“若此事了后,能证实我孙家清白,翊愿举家迁往荆州,不知可好”

刘备微怔,随即明白孙翊的这个提议,正是为了让孙家彻底地避开政治风暴地旋涡。孙家与扬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荆州却是一片空白,迁到荆州,孙家就失去东山再起地可能性。

“可以”刘备轻笑着点了点头。鲁肃也是颇为惊喜地看着孙翊,很惊讶这个当年屡屡为意气与自己胡搅蛮缠的青年居然变得如此成熟。待孙翊随士卒离去后,刘备轻叹口气,向鲁肃问道:“子敬,你看此次的风波,会造成多大损害”

鲁肃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主公雷霆处理此事,已将损害降至最低。扬州内部的危害,在主公的应对策略下,过些时间当可消祢于无形。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前线了。此事必由曹操所谋划,曹操也断然不会放过这个足以影响战场局势的机会,就看君侯、将军他们怎么应对了”

鲁肃想说出对张懿的怀疑,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出口。

“恩”刘备轻应了一声,举步走到厅外,仰望着苍穹,不为人听地轻叹道:“仲司,你叫我如何处置你啊”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八十八章上

征夷中郎将贺齐府邸刚刚被释放归家的贺齐正在安慰自己的家人。这些日子里,有关贺齐、贺景兄弟叛乱的流言早已传遍全城,随着贺齐被羁、贺府被禁等一系列变故,贺家人早已心惊胆寒,惟恐哪一日那些驻守在府邸外的军士会突然闯入府内,将一家老小全部送上刑场处死。贺家本就是江东大族,对官场上事情自然要比一般人家知道得多些,若贺齐兄弟被坐定叛乱之罪,那仅诛杀三族已经是很宽容的了,更有甚者便可能是诛杀九族。被禁闭于府中的贺家人有冤也无处伸,只能坐等命运的裁决。但出乎意料的是,贺齐竟突然被放了出来,怎能不令一家人喜出望外,妇孺们更是痛哭流涕不止。贺齐在安慰家人的时候,自己心中其实也完全没底,不知道此次的风波是否已经真的过去。就在这时。忽有家仆来报,刘备亲自登门看望贺齐。

“公苗,这几日委屈你了,也委屈你一家老小了”上前几步,刘备弯身亲自双手将跪地行礼贺齐扶起,语带无比歉意地说道。

“主公”刘备如此亲和的语言、歉然的态度,令贺齐这铮铮汉子只觉眼中发酸,两行男儿之泪自虎目中无声溢出。

“你们都退下吧”冲身后的寇封等人摆摆手,刘备只留自己一人面对贺齐。

“公苗,坐下”将贺齐拉到自己身边坐下,刘备轻叹了口气说道,“我去荆州不到一月,居然就弄出这样的事情来幸好一得到消息就星夜兼程赶回来。否则也不知会怎样了。让你们吃这么多苦,都是我之过啊”

“此事不怪主公,齐也不恨龚将军和张大人。他们也只是忠于职守,尽心维护主公的大业。但当着主公的面,齐可以对天盟誓”贺齐离开座位,单膝跪地以手指天说道,“我贺齐对主公是忠心无二,绝无反叛之心。若有异心。愿人神共灭”

“公苗,我相信你”刘备起身将贺齐扶起,淡笑着说道。只这寥寥几字,却令贺齐心中一暖:“主公。我弟贺景行事虽然有些卤莽,但若他会兴兵作乱。齐是万万也能相信。以区区1500人进攻庐江城,且又无其他策应兵马。含弟也算久经沙场,应不会做出这等愚笨的事来。齐可以全家上下为我弟担保,请主公命人彻查此事,若我弟罪行属实,齐愿携全家老小共受斫刑。”

“公苗放心,这事我会查个水落石出地。”刘备轻轻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在贺齐之后,刘备几乎是逐人逐府地登门,对四十余位先后在这场风波中受到牵连的文武官员进行抚慰。数十匹快马、数十艘快船出庐江分赴各方,将张懿起草、刘备亲自属印的文告通传扬州各郡县。与此同时,刘备还亲自书函几封,命人送往几家受此次风波影响颇大的江东大族,以解释事由,安慰人心。兖州,下蔡在诸葛亮的谋划之下,关羽以四万大军将拥有七万大军的夏侯淳死死压制在下蔡,令其动弹不得分毫。近日受命发动反攻的夏侯淳,无论是正攻,还是运用奇战,都碰的一鼻子灰。但凭借地利之便和兵力之优,夏侯淳还能维持住僵持地局面。关羽和诸葛亮也有些感到遗憾,扬州军中目前缺乏骑兵。若是能有赵云地风骑军在手,凭借其强大的机动力,完全可以悄无声息地百里奔袭兖州腹地,以此来调动夏侯淳的军力,进而创造出更好的胜机。但关羽对夏侯淳地压制性局面,随着一些流言的出现竟然发生了动摇。中军帅帐“君侯、军师,末将对主公绝无反叛之心”平虏校尉陈武跪在帐下,表情焦急异常地向关羽和诸葛亮申诉着自己地清白。扬州内部的那场“反叛”风波,业已传遍关羽军中。而陈武,正是风波地涉及者之一,据从扬州传来的消息,陈武的家人已被军卒禁闭在府,更道征南大将军府已传书前来请关羽擒拿陈武本人。

“陈校尉尽可放心,君侯与我从未怀疑过你,主公识人重人,也绝不会令任何一人蒙冤。庐江之事,君侯与我虽然还不是十分清楚,但可以担保此事终会有完满解决。”诸葛亮上前,轻轻地陈武扶起,和声安慰道。

“关某的部将,关某信得过”关羽也没有说什么长篇大道理来安慰陈武,只是微微点头,很简单地说了十个字。

“多谢君侯”

陈武虎目含热泪说道。诸葛亮好言将陈武劝回军中之后,眉头微微一皱,轻摇羽扇回到帐中。

“君侯,情况不太妙啊”诸葛亮面上呈现出难得的肃然之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