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212

分节阅读 2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蔡瑁有几成把握能够铲除蒯氏”

“当有七成把握”荀攸略一思索回道,“荆襄九郡中,以荆北几郡军力最为雄厚荆北与曹操接壤,驻军较多,而这几郡大都由蔡瑁亲朋故旧所掌。且荆州水军统领黄祖亦是蔡瑁一党,蔡瑁已命黄祖封锁长江,蒯氏南下之路已然断绝。加之蔡蹭又向上庸马超求援,如此情形之下,任蒯良、蒯越再如何智谋过人,恐怕也是无力回天。”

“那为何只说有七成把握,另外三成呢”听了荀攸地分析,曹仁反而不解地问道。

“而今有实力救援蒯氏兄弟的,只有刘备。若刘备能及时出兵驱逐黄祖水军,蒯氏南撤也不没有可能”荀攸冷静地说道。

“恩”

曹操微微颔首,思索片刻说道,“文若,可曾察觉刘备方面有异动”

“寿春方面并无异动”荀或摇头说道,“但刘备当真要救援蒯氏,必然是动用江东的兵马。目下江东尚无消息传回”

“公达有些失策了”一直没有说话的郭嘉突然开口说了一句令众人莫名其妙地话。

曹操、荀或等人齐向目光转向郭嘉,荀攸更是不解地询问道:“奉孝道攸失策,究竟是何处”

“咳咳咳”

郭嘉轻咳了几声,淡笑说道,“公达实在不应挑唆蔡蹭邀马超出兵”

多日在北疆的征战,对郭嘉地身体也是极大的考验。

“奉孝此言何意”连曹操也有些疑惑不解了。

“公达本是想借此来削弱马超地军力,但却忽略了一事”

郭嘉眼中闪现出睿智的光芒,和声分析道,“马超并非那种甘为人下之徒,当日便曾因争权夺利之事而与韩遂闹翻。如今他虽蛰伏上庸,但又岂会甘心久居人下。蔡蹭之邀。正是给马超以良机。以嘉之见,马超极有可能会对蔡瑁骤然发难,借机夺取荆州大权。诚如丞相所言,蔡瑁乃是志大才疏之辈,恐怕不会对马超有所防备。万一马超当真枭取了荆州,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韩遂和丞相”曹仁接口说道。

“正是”郭嘉点了点头,认可了曹仁的回答,“韩遂远在西凉。马超一时难及。故而丞相便是其第一进攻目标。以马超的武勇,加上荆州之人力、物力,若要抵挡绝非易事”

“嗬”听到这里,厅中不少人不禁轻吸一口凉气。当日马超横扫雍司两州的情形。仍令许多人记忆犹新。连曹操事后都不得不承认,与马超此战乃是平生最为艰难地战役之一。

“听奉孝一言。方自如梦初醒”荀攸叹了口气,自责说道。

“攸自以为得计,不想此策于丞相竟是颇为有害”

“呵呵”

曹操豪迈地一笑,摆了摆手说道,“公达不必自责,即便没有你的提议,蔡瑁也未必不会求助于马超。而且如奉孝如言,马超若有心夺取荆州作为复仇之机,他也必会主动寻机介入荆州战事”

“为今之计,是寻思如何防范马超、刘备夺取荆州”

顿了顿,曹操捋须说道,“诸公可有对策”

“嘉有四策,请丞相与诸公共同参谋”

郭嘉几乎没有思索,便从容开口说道,“其一,即刻密遣细作潜入荆州,散布谣言,道马超意欲夺荆州为父复仇,以此引起蔡瑁注意。只要有所戒备,凭借蔡瑁在荆北的实力,未必输于马超。其二,丞相可遣精兵一支作进袭上庸状。上庸乃马超目下根本所在,一旦遭遇攻袭马超必然重视。若其回撤,则荆州归属与其无缘,若其不回,则丞相可借机攻占上庸。上庸扼荆州西部咽喉,他日丞相若要进取荆州,上庸便是重要据点。”

“此两策虽妙,但皆是为防范马超夺荆州所用”

曹操点点头,追问道,“奉孝可有防范刘备之策”

郭嘉不慌不忙继续说道:“其三,丞相可命上将率重兵弹压寿春,予刘备以重大压力。营造出一旦刘备出兵荆州,则寿春必然遭袭的架势:其四,仍是散布谣言,便道刘表所以遇刺乃是刘备意欲谋取荆州所为。”

“前番刘备使者诸葛亮出使荆州时,业已为刘备洗刷了行刺主谋的嫌疑,如今再散谣言,恐怕也未必能够见效”

荀攸接口说道。

曹操、郭嘉等人刚刚返回许昌,对有些事情所知不详,遂略显好奇地向荀攸询问了诸葛亮为刘备“辩护”的内容。

“诸葛亮此人虽名不见经传,但从这一番言论来看,也绝非寻常之辈”郭嘉略一思索,正色对曹操说道。

“公达可曾探问此人来历情况”曹操闭目沉思片刻后,向荀攸询问道。

“攸曾留意过此人”荀攸当日从蔡瑁那里知晓了诸葛亮的辩护言论后,也颇在意,当下命人搜集了诸葛亮的一些情况,“诸葛亮,原徐州琅琊人士,后随兄诸葛瑾移居襄阳隆中,就学于鹿门书院,拜荆州鸿儒庞德公为师,时年二十有三,现为刘备右司马。”

“二十三岁右司马”听到此处曹操也不禁惊异起来。刘备素有识人之明,诸葛亮能以如此年龄就任右司马重任,绝非一般人物。

“对了,这诸葛亮与刘备军师徐庶师出同门,据闻庞德公对此人地许价还要超过徐庶”顿了顿,荀攸说出了更令曹操等人震惊地内容。

“什么还要超出徐庶”曹操轻噫了一声,面色变得无比凝重。徐庶的才能在过往的两年里,曹操算是有了较为充分的领教,绝对是一可称国士之人。如今听到刘备麾下居然又多了一个比徐庶还要厉害地智者,怎能不令曹操吃惊非常。

“能够教授出这样的门生,这庞德公又是何等地高士啊”郭嘉对诸葛亮的才能高低不显吃惊,反倒对庞德公有些心驰神往。

“提及鹿门书院,或倒是想到一事”荀或捋须微一思索,接口说道,“年前曾有一汝南士子前来投效,此人似乎亦是师出鹿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