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200

分节阅读 2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诸葛亮和声解释道,“张平南已就此事告诫过甘将军”

诸葛亮话说到这里,黄祖也不便再纠缠什么了。毕竟荆州群臣皆知黄祖与甘宁地那些私人恩怨,再纠缠下去,丢得就是黄祖自己的脸。

“张飞虽未占豫章诸郡土地,但未必没有此心”

蔡瑁冷冷说道,“当日我率大军攻克庐陵新兴县时,曾寻获一封绢书。那绢书正是张飞令孙家残逆向其归附的劝降书,这你又如何解释”

“蔡督,如此重要文书,孙氏岂会轻意拉下”诸葛亮正色说道,“这分明就是离间之计,意欲分化我两家,甚至内自相斗。其时惟有如此,孙氏才有扭转乾坤之望。孙氏亡臣周瑜极擅诡谋,此计必由其所出。亮甚至有些怀疑,此次刺杀刘荆州之谋,亦可能是其死前遗计”

不得已,诸葛亮只好将亡故的周瑜也拖了出来。至此,厅中众人再无可辩驳。诸葛亮以一己之人,成功说服数十名荆州重臣、宿将,消除了刘备的刺杀嫌疑“如今冰释前嫌,正是再好不过”一直沉默的蒯良开口说道,“如今主公骤逝,军民惊惧,正是我荆州危急存亡之际,许昌曹操极可能乘机来攻。

曹军残暴贪婪,天下皆知,徐州数十万亡魂即是明证。若荆州为其所下,非但田舍财物难以保全,荆州百万子民性命更是难存能维系与刘皇叔之盟,于我荆州极利。”蒯良特意提及“田舍财物”和“性命”,目地非常明确,正是为了提醒蔡瑁。这一招果然生效蔡瑁面色不住变化,小半晌后,点点头说道:“吾亦信刺杀主公之事,非刘皇叔所为。先前心中气愤,言语有些无状,还望勿要见怪”

“蔡督忠挚之士,正因心系刘荆州才有如此真性情之举,我等敬佩尚自不及,何敢言怪”孙乾见诸葛亮成功化解危机,心中喜悦,接口说道。

“恩”蔡瑁满意地点点头,沉声说道,“为今当务之急,一者为寻觅刺杀元凶,为主公报仇血恨;二者则需尽快稳定荆州形势,以防外敌觊觎”

“蔡督所言甚是”

宋忠等人立时附和说道。

“这寻觅元凶之事,可命人加紧进行”蔡蹭完全将自己当作了主事之人,大咧咧地说道,“但最要紧地,还是稳定荆州军心、民心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我荆州若不能速立新主,难免生出祸端诸公有何高见”

“德珠,主公丧期未了,此时谈及策立新主之事,未免有些不敬主公”蒯越明了蔡瑁心思,冷声阻止道,“更何况,大公子为主公嫡长子,继荆州牧之位理所当然,有何高见可询”

“大公子继位是主公之意,还是你异度兄之意”蔡瑁冷笑说道,“其实,主公早有继嗣文书”

“什么”捌越眉头一蹙,失声说道。

厅下,孙乾与诸葛亮静静地留意着即将发生了继嗣之争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七章

十二月初一晚,消歇了半日的大雪又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飞雪飘飘,寒风呼啸,格外凄寒。襄阳,南城馆驿的一间房内,诸葛亮临火盆而坐,借着火光阅览着一册简书。

“嗬”忽地轻叹一声,诸葛亮垂下手中简书,凝望着盆中炭火,出起神来。

“孔明,安歇否”房外突然响起敲门声,随即便听到孙乾的声音。

“是公佑大人啊,亮尚未安歇”

诸葛亮应了一声,起身开门,将孙乾迎入房中。

“孔明晚间亦不忘勤读诗书,着实令人钦佩”

孙乾看到被诸葛亮摆置在火盆旁的简书,笑着打趣道。

“公佑大人取笑了左右无事可做,又不愿如此早地就寝,便以此消磨时间罢了”

诸葛亮摇了摇头,微笑回道,“公佑大人可是有事”

“恩”

孙乾点点头,在火盆旁坐下后,语调有些沉重地说道,“孔明,未曾想到,刘荆州继嗣之争竟如此激烈”

“是啊”诸葛亮轻叹口气说道。

今日州牧府议事厅之上,围绕刘琦、刘琮谁将继承刘表之位一事,荆州群臣争辩得不可开交,大有剑拔弩张之势以蒯良、蒯越为首的一部分人以立长不立幼之由,主张由大公子刘琦继位,并道自古废长立幼之行径,必自生乱。以蔡瑁、黄祖为首的另一部荆州将、官则强调必须由二公子刘琮继位,并道刘表曾留下继嗣文书,若不遵从文书行事。便是故意违逆刘表之命。蒯越根本不相信会有什么“继嗣文书”,认为必是由蔡瑁伪造。

但蔡瑁却的的确确拿出了一绢继嗣文书。蒯越仔细辨别后,不得不承认确是刘表字迹,但同时他亦辩解道,刘表生前从未流露出废长立幼的意思。更何况,刘琮年齿尚幼,以一不足十岁孩童之身,如何能够承担起守牧荆州的重任。蔡瑁大笑反驳。道刘琦资质平庸、性格懦弱。根本无法担当起荆州牧地重任。反之,刘琮年齿虽幼,却聪明过人,日后必可成荆州雄主。黄祖等人亦尽皆附和蔡瑁。主张应由刘琮继嗣。其时,蔡蹭、黄祖等人高谈废立之事。根本不将刘琦放在眼中。至最后,双方闹的不欢而散。搞得原本有意吊唁刘表的孙乾、诸葛亮两人也尴尬不已“依今日情况看来。荆州恐怕难免一乱啊”

孙乾不太乐观地预测道,“若如此,岂不正给曹操以可乘之机”

“”

诸葛亮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却没有说话。

“孔明,你以为刘表二子中,谁将得荆州牧之职”孙乾抬头看向诸葛亮,询问说道。

“此事有些难断”

诸葛亮眉头微蹙回道,“原本长子刘琦继荆州牧一职是理所当然之事,但不想蔡蹭手中居然有封继嗣文书”

“孔明,你以为那封继嗣文书是真是假”孙乾点点头,略一思索后问道。

“十之八九为假”诸葛亮肯定地说道,“刘表虽年过六旬,但无病无疾,身强体健,绝非两、三年内亡故之相。如此情形之下,岂会留下什么继嗣文书况且以刘表纵横朝堂、荆襄数十年的阅历,难道不知废长立幼的危害但蔡瑁即敢以此绢书欺瞒子柔、异度二位大人,必是有所依仗。伪造此书之人,必极擅摹仿刘荆州字迹,故连异度大人也分辨不出。据亮昔日所闻,荆州典学从事王粲王仲宣,便是一位擅长临摹他人字迹者”

“既如此,何不提醒蒯别驾昆仲”孙乾略显疑惑地说道。

蒯、蔡二系中,明显是蒯良兄弟一派对刘备方更为友好些。先前助孙乾、诸葛亮洗脱刘备刺杀主谋之嫌,便是可见一斑。若能协助蒯氏兄弟掌荆州大权,显然对刘备一方更为有利。而相形之下,蔡瑁则重利而轻义,且目光短浅,若由其得势,他日维持与荆州的盟约恐怕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

诸葛亮摇了摇头,略显无奈地笑道,“公佑大人以为子柔、异度两位大人没有看出此文书地真伪么”

“孔明是说蒯别驾昆仲已知继嗣文书是假”孙乾惊异地说道,“既如此,他们为何不揭穿”

“子柔大人他们所以隐讳而不言,一者因没有确凿证据,二者若是当场揭穿,则蔡瑁情急之下极可能铤而走险”

诸葛亮眼中闪烁着了然地光芒,和声分析道,“诚如此,荆州内战将无可避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