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196

分节阅读 1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操有旧,正是这等高士,由其出任扬州牧再为合适不过”

“丞相明见”荀或拱手说道。

“奉孝先生,父相与荀先生究竟是何意”年轻的曹丕略显不解地向身旁的郭嘉询问道。

“呵呵”

郭嘉微微一笑,探头在曹丕耳旁低语了几句。

“原来如此”郭嘉稍一点拨,曹丕立即会晤了过来。

“子孝,各州郡所征募新兵操练得如何了”曹操将曹丕的举动看在眼里,微微颔首后,朗声向曹仁询问道。

“丞相放心,经末将这半年多操练,新兵厮杀、阵式皆已颇为娴熟,只差亲历战场”曹仁迅速回道,“若能此等新兵上河北战场征战几月,必可又成一部精兵。”

“好”曹操点头赞许道,“如今新粮收获,粮草充足,正可再度北伐袁家小儿,一为练兵,二为河北一统之事”

九月中,议曹丛事张懿提请大哥迁治所于江东,以便更好安抚江东士族百姓、稳定江东局面。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二章

早在夺取丹阳、吴郡之时,便已有请大哥迁治所于江东的提议。

但其时江东未定、孙家实力尤盛,故而未对此提议做深入探究。一年之后,江东已定,迁移治所之事再被提上议事日程。寿春议事厅“江东沃野千里,物产丰美,若能悉心整治,假以时日必可为大业之基。且而今江东初定,民心尚不稳固,若能迁州治于江东,以主公闻于海内之威望,对安定民心必可大有裨益。”张懿款款而论道,“况且,寿春同时毗邻兖、豫、徐三州,而此三州皆处曹操治下。目前曹操意在河北,寿春尚无大忧。然一旦河北袁氏告破,曹操便腾出手来,亲率大军自兖、豫、徐三面夹击寿春,如此一来,寿春之势难料,于主公安危极为不利而江东,既有长江天险为屏,更有我锦帆水军纵横于大江之上,纵曹操以北地百万之师前来寇犯,亦只能徒呼奈何”

顿了顿,张鲒肯定地说道:“据此种种,懿以为迁州治于江东,于主公大业而言,乃是上上之策”

“张仲司之言甚是”孙乾接口说道,“以寿春为州治,形同主公守边,风险过高。乾亦以为,将州治迁过江东为宜张懿的提议,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了迁治所于江东的便利,乍听上去的确极有道理。然而,我却隐觉这一提议有些不妥,但究竟不妥在何处,一时间却也理不出什么头绪来。张懿这个人能力很强,尤其善于打理政务。其分内一应事务皆被打理得井井有条,效率极高,大哥曾几次在我面前称赞过他的才能。然而,只要一回想起初次见面的情形,我便无法对其放下戒心当时他的表现实在有些可疑。如果这位拥有着“鹰视狼顾”奇特长相地天下奇才大哥语当真如我所猜一般,是司马懿,那他的来投恐怕就不是一件的简单的事情了。我曾吩咐徐庶秘密前往河内打探有关司马懿的情况,但细作多番调查下来的结果。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司马族中确实有位“鹰视狼顾”的司马懿但经探查。司马懿至今尚在河内老家中潜心修学,细作甚至曾亲见过其本人。另一面,知晓我心中疑虑地徐庶、诸葛亮二人也道数月来未曾发现张懿有任何可疑举动。这样一来,倒是让我愈发不确定了。或许这世上当真有两位生就“鹰视狼顾”之相地奇才吧“恩”

大哥微微颔首。似意有所动。沉吟了片刻后,大哥回问了一个问题:“仲司。以你之见,若迁于江东。以何处为宜”

“秣陵”张懿从容回道,“秣陵有钟山龙盘,石头虎踞,乃帝王之宅。注:这句话本是诸葛亮所说,这里提前引用了若能迁于此处,于主公成就大业,兴复汗室必有大助。”

“秣陵”

大哥查看着身前桌案上的地图,低声喃语说道。

“子布,你居江东久矣,对江东风土人情颇为熟悉。依你之见,迁州治于江东、乃至秣陵,是否适宜”大哥忽地抬头,和声向静立文臣列中的张昭询问道。

自归顺后,张昭、鲁肃等一应江东旧臣便被移到了寿春,授以官职后,尽皆复出理事。

“张从事之言甚是”张昭略一沉吟,出列回道。

但很明显,这样的回答敷衍地成分很大。大哥知张昭等孙家旧臣还未能完全抛下心中的包袱,不以为意地笑着点了点头。

“迁州治并无不可,但将州治定于江东,恐非上上之选”

一直静静旁听地诸葛亮忽地开口说道。

“哦”大哥轻噫了一声,饶有兴致地询问道,“孔明有何高见”

“亮斗胆,请主公解亮心中一惑”

诸葛亮没有着急回答大哥,却反过来回问了一个问题。

“孔明但讲无妨”大哥摆了摆手,微笑说道。

“主公之志,在乎江东,还是天下社稷”诸葛亮恭声询问道。

诸葛亮的问题刚一道出,徐庶和下首地鲁肃便目射异光,片刻后皆微微颔了颔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