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彻底变更。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东 第一五二章

锦帆水军自组建以来,便一直与江东水军纠缠不已,其间,虽屡获胜利,但却始终被强大的江东水军压制着。以甘宁纵横大江十多年罕逢敌手的强悍水战本领,也不敢正面缨江东水军主力舰队的锋芒,只能以游击骚扰战术与其周旋。

但这次,甘宁以弱击强,充分利用三大因素,仅以一战便将过往的恩怨彻底了结:

晴朗干燥的天气,强劲的西北风,为甘宁的火攻提供必备的“天时”因素。

交战的战场,也是甘宁精心挑选出来的。这段水域本就是长江较为狭窄的地段,而且江水也相对较浅。更为关键的是,这段江域没有其他的河口,杜绝了江东水军的撤退可能这便是“地利”因素。

但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人和”此战事先的筹谋计划,完全针对蒋钦及其麾下水军的情况而设计,环环相扣,大胆而又细致,几乎已将战事进展的每一种可能预计到。计划出台后,甘宁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更亲自担任“纵火”的危险任务。

天时、地利、人和俱失的情况下,任蒋钦如何能耐通天,也无法扭转自己的败局了。蒋钦毕竟不是周瑜,临阵指挥是其所长,但运筹帷幄、识破敌谋却是其短

战局初定之后,甘宁便立即派遣快船至太平报捷。

长江大战后第二日,甘宁来到太平县。我亲自出城,将这位大功臣迎入城中。

太平县衙大堂

听甘宁将大破江东水军的经过和最终战果汇报过后,我当即拍案叫绝,大笑说道:“此战过后,江东水军根基已动,再无能为也。凭此一战,兴霸足可名垂青史我当即刻为兴霸表奏如此奇功”

“多谢将军夸奖”甘宁起身出列,躬身抱拳深施一礼。激动地说道,“此一战,其实胜在将军、参军的筹谋计划,宁只是照将军计划行事罢了。虽有薄功,实不敢挂齿”

“过便罚,功便赏,兴霸就不必自谦了”我摆摆手,笑着说道。“兴霸大破江东水军,固然功莫大焉;但定国、伯道、正方齐心奋战,终击溃程普大军,同样居功甚伟,我亦会为你等表奏功劳”

“多谢三叔将军”关平、郝昭等人一齐出列,躬身行礼说道。

“都起来吧”我点点头,笑着说道。随后,我来到庞统身前,反过来向他躬身微施一礼说道:“士元,今次我军能在水、陆两路大破敌军。功劳最大的人其实应该是你。若无你悉心搜寻情报。若无你运筹帷幄,胜负难料。飞这里代兄长、代三军将士,向你施礼了”

“向庞参军施礼了”以甘宁为首的军中将领一齐向庞统躬身说道。甘宁他们确是真心感激庞统有了他的情报和奇谋相助。非但能够立下疏功,更大大减少了军中伤亡。

“将军使不得,快快请起诸位也请起”庞统表情激动非常,丑陋的面庞因飞舞的神采,而显得格外顺眼。完全放下了平日里略显倨傲的架子,庞统躬身还礼说道。

叙完各人地功劳后,我面色忽黯,沉声说道:“此战虽获全胜,但我军亦有不小伤亡,子风更是血染沙场。我意在明日为阵亡将士安排隆重殓葬。并于太平县南、长江之滨,竖一石碑,将阵亡将士之名尽刻于石碑上。一为寄托哀思,二为传于后世。”

“将军明见”一听我把话说完,甘宁诸将个个神情激动,毫不犹豫躬身抱拳,齐声称是。留名石碑传于后世,对阵亡将士而言,就是一种莫大的肯赵

“将军经此水、陆大战后。孙权军力可谓空前薄弱。末将以为,今时正是西进剿灭孙权的最佳时机。”郝昭建议说道。

“”我笑着点点头,却没有答话。仅从军事的角度看,郝昭的建议无可厚非,极有道理。这一战对孙权军的打击绝对是伤筋动骨式的一批军中坚将领非死即俘,在短时间,甚至永远都无法寻到替代者。如程普,其在孙权军中的威望,除周瑜外无人能及。在周瑜因病休养地时间里,程普就是孙权军的支柱,但如今巨柱已塌,谁可顶梁如蒋钦,在江东水军将领中,若蒋钦说自己是第二,便无人敢说是第一。江东水军便是由蒋钦和周瑜二人缔造出来的。再如太史慈,其在江东军中是毫无疑问的第一高手,亦可被称为军中一胆。这些优秀人才的流失,所带来的损失是难以言语的。

除人才外,孙权麾下最引以为豪的王牌江东水军,经此次惨败,虽不至于说实力全无,但对比甘宁的锦帆水军,无论在船只,还是士兵上,都已处于下风,加上蒋钦的被擒前途可谓一片渺茫

但虽然有如此多地有利条件,我还是很难做出出兵剿灭孙权地决定。新兵操练尚未完成、孙权仍有一战之力这些原因倒还是其次,最让人犯难的其实是另一件事:大哥已经答应刘表我方不会再染指孙权的西三郡。这三郡按照同盟协议,只能留给刘表去取。所以,就算我能够攻占那三郡,最终还是要让给刘表。这种“损己利人”地事情做了,实在太吃亏了。

“郝都尉,现在恐怕还不是出兵的好时机”庞统笑笑说道。

“这是为何”郝昭不解地询问道。

“郝都尉可能还不知道,主公与刘表有一协认”庞统先从同盟协议的内容说起,随后就此分析了不能出兵的原因。庞统所想,跟我基本一致。

“原来如此”郝昭加入我军时日尚短,而且一直专注于募兵、练兵事宜,对同盟的详细内容的确了解不多。厅中的其他将领虽知协议之事,却想不到那么远,惟有李严和关平早有所悟。

“难道只能放任孙权再去招兵买马,恢复军力”都尉李聪有些丧气地说道。

“呵呵这倒不必担心”庞统笑着分析道,“首先。孙权纵然想要恢复军力也没那么容易。仍在孙权手中的三郡,全都地广人稀,征兵相当的困难。据细作所探,前几月孙权征募兵员就不太顺利。而且,孙权如果急于征兵,必然会伤及百姓,丢失民心,这样反而对我方有利。其次,荆州刘表一直有心一雪前耻,再兴兵伐孙。以我料想,一旦刘表得知孙权再惨败于我军之手,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庞统寥寥几语,就将厅中众人的顾虑一扫而去。

看着庞统神采飞扬地解释着诸将地疑问,我会心一笑如若庞统当时被孙权所用,现在会是一个什么样地结果呢历史的发展,往往就会因那么一件事,而彻底发生改变。

柴桑,郡守府议事厅

一个时辰前。平越校尉贺齐的800里急报。大费周章之后终于送抵柴桑会稽郡治失陷,太守吕岱被敌俘虏。

孙权见着急报,大惊失色。急召文武商议此事。

“主公,以而今之势,继续固守会稽已不现实。贺校尉虽擅用兵,但一者兵力有限,二则粮草匮乏,恐怕无法久持。以肃之见,不若果断舍弃,命贺校尉想办法绕路撤回柴桑”鲁肃先根据已有情报,分析了会稽的走势,随后再次提出放弃会稽的建议。

“子敬之言确是在理。还请主公三思”张昭亦出列劝荐道。

孙瑜张了张嘴,意欲反驳,但最终发现在现实面前,自己已无话可说,只得顾然放弃。

“好吧”孙权叹了口气,无奈地点头说道,“子敬,即刻命人赶赴会稽,招贺齐回撤柴桑”

“主公。程督大军也无必要再继续进袭丹阳了,还是尽快请程督回师吧”鲁肃继续劝荐道。

“恩也一并派人过去吧”

“主公明见,肃这就去安排”鲁肃面现喜色,转身便欲离开大厅。贺齐使者从出发至赶到柴桑,由于路途艰难,耗费了近20天时间,这20天里,也不知贺齐的情况怎样了。鲁肃深知,时间是如何的重要

鲁肃还未离开大厅,就只见城门校尉黄柄黄盖之子急步匆匆地走进大厅,且面色沉肃异常。

“启禀主公,有程督的战报传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