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166

分节阅读 16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00余人。

受陆逊的连环计策蒙骗,吕岱错误地以为魏延准备行“暗渡陈仓”之计,搭乘船只走海路奇袭会稽腹地。由于腹地极度空虚,一旦遭遇奇袭后果将不堪设想,吕岱对此深感忧虑。但尽管如此,吕岱手中却根本无兵作抵御之用。不得已之下,吕岱只能行非常之策以会稽城中的7、8百名新兵急至富春江南畔驻防,与此同时,却从原先驻军中密调千人返回会稽城待命。为达到欺瞒敌军的目的,吕岱命人在江畔的营盘中多树旗帜,以为疑兵。得到那千名老兵回返后,加之向诸宗族请求到的千余私兵,吕岱便准备以手中的2000余士卒,伏击敌奇袭兵马。经细作多番打探,吕岱“确认”敌军可能在奇袭余姚,于是在几处易登岸之处设下埋伏。但,苦候了一日一夜后,吕岱还是未见有敌军登陆奇袭,而且派出打探情报的细作却连遭敌战船攻击。此时,吕岱才知情况不对。

吕岱在江南故布的疑阵,根本就没有瞒得过魏延和廖化这两个战场老手。在很短的时间内,魏延就识破了吕岱的把戏。在陆逊的建议下,魏延果断决定分两路强渡富春江。在丁奉秘密派遣的一部水军掩护下,廖化亲率狼牙营突破了由数百名新兵把守的一处江岸。一处被破后,整个防线立时陷于崩溃状态。随即,廖化率狼牙营继续向纵深突破,直接将敌守军的后路截断。最后,除百余人脱逃外,其余守军非死即降。而魏延军伤亡不足500人。

二月十六日,会稽的第二封战报传至太平魏延大军包围会稽城,会稽太守吕岱一面据城死守,一面派人出城向贺齐求援。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东 第一四三章

会稽城,位永兴、上虞二县之间,南有会稽山,北则为海湾,地扼会稽郡南下的咽喉。会稽城历史颇为悠久,传大禹曾会诸侯于此,故而得名会稽会集之意。

建安元年,孙策由王朗手中夺取会稽城。事隔六年之后,会稽城的归属又将面临变更。自建安七年二月十二日起,魏延大军以围三阙一之势包围会稽城。会稽太守吕岱只能凭借手中仅有的2000兵据城死守。

二月十四日,全琮率本部1000军连扫余姚、上虞二县,赶至会稽城下与魏延汇合。全琮本是奉命从海路佯袭会稽、借以吸引吕岱注意,从而配合魏延大军强渡富春江。当吕岱察觉中计退守会稽城后,全琮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果断自余姚登陆,借着吕岱仓促回撤造成的混乱,轻松攻取余姚、上虞二县。全氏一族与会稽大大小小的宗族关系大都比较密切,全琮攻取两县后,亲自登门拜访了县中的几大宗族,委托他们稳定县中局面。随后,全琮才领军与魏延汇合,参与会稽城的攻略。

围城之后,魏延耐住自己的性子,一连3、4日只是围而不打,甚至连吕岱派出向贺齐求援的使者都未安排人拦截,仿佛就是要与吕岱进行持久之战。吕岱起先还有些不解,但随后会过意来显然,魏延是准备以吕岱和会稽城为饵,引诱贺齐回师救援,而后以逸待劳一举将贺齐击破。除吕岱手中的2000军外,整个会稽郡也就仅只有贺齐麾下有数千兵马了。一旦贺齐军被破,会稽郡于刘备军而言便是唾手可得。

虽洞察了魏延的计划,但吕岱却是一点对策也无。全郡的粮草辎重大都囤积在会稽城中,即便贺齐不回援,要不了几日其粮草也会耗尽,到时便不战自溃了。对吕岱而言,惟一的希望便是贺齐能够识破诡计,并顺利将魏延击退。但这希望,却实在有些渺茫

至围城的第五日,魏延突然对会稽城发起强大的“攻势”。上百支箭从东、西、北三面被射入城中,奇怪的是,每支箭都没有箭头,箭身之上却都绑着一封绢书。每封绢书的内容都一样由陆逊起草,征虏将军、丹阳太守张飞,吴郡太守全范等州郡大吏署名的告会稽百姓文。文中批驳了孙氏政权的残暴不仁,并大肆宣扬了孙权军前番累战累败的景况。另一面,文中又叙述了刘皇叔是如何勤政爱民。文章最后要求会稽诸宗族、所有百姓尽快弃暗投明。

陆逊此篇文章,仅只不到800字,但文笔犀利,极具鼓动性。吕岱看后,既惊其文才,又摄其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遂急命守卒将所有绢书回收。但尽管如此,仍有数十张绢书落入城中诸宗族大户之手。一时间,城中更是暗流涌动。

围城的第八日。会稽望族钟离氏、吴氏、骆氏突然联手向吕岱发难。意欲献城归降。这三大宗族非但人、财、物力雄厚、在会稽的影响力更是其他宗族难以匹敌。吕岱本与这三大宗族关系不错,万万没有想到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居然会倒戈一击。促不及防之下。吕岱虽极力想将形势控制下来,但仍是无力回天吕岱麾下2000兵马,其中居然有近一半是从钟离、吴、骆三族借调过来的私兵。三族倒戈时,这些私兵毫无疑问地跟随原来的家族。

会稽城中的内乱,很快便被魏延、廖化等人察觉。陆逊认为,城中内乱必是有宗族大户对吕岱倒戈相向。陆逊向魏延提议,由于情况发生变化,应当改变“围点打援”的原定计划,即刻出兵攻城,借以策应城中宗族,乘机一举夺城。

简单商议之后,魏延认可陆逊的提议。随即,魏延、廖化各领一军从东、西两门同时发起攻击。会稽城中守军原本便不多,因内乱的缘故又分为两边相互厮杀,太守吕岱更是被“叛军”死死纠缠。魏延和廖化的攻城几乎遭遇不到任何抵抗,不到两盏茶的工夫,狼牙营第一曲在其军司马蔡行的率领下,先登攻上西城楼。将为数不多的守军压制后,蔡行命人打开西城门。其余士兵从城门一拥而入。不多时,魏延也领军攻破东城。

随着魏延、廖化大军的攻入,城中形势彻底逆转,吕岱再无回天之力。百般无奈之下,吕岱率领仍效忠于他的百余名士兵奋力从南城突围。魏延也不着急追赶吕岱,反而先命大军稳定住城中局势。

待局面稍稍稳定后,钟离氏、吴氏、骆氏三族地族长求见魏延,表示了对刘备的臣服之心,并主动提出每族向魏延提供私兵千人、粮食千石,以充军用。魏延毫不谦让地接受了三位族长的美意。

一个时辰后,全琮押解着吕岱返回会稽城。率军攻城时,魏延早想到守军脱逃地可能,便命全琮领一部兵马埋伏在城南要冲之处。当吕岱领着少数残兵逃至伏击圈时,全琮突起发难。吕岱虽奋力抵抗,但终是寡不敌众,最后被全琮生擒。

郡治告破,太守被擒,经此一役,会稽战事的大局便已定下。尽管平越校尉贺齐仍领有数千兵马,但回天已是无力贺齐虽擅用兵,但魏延、廖化也并非庸手。更关键的是,以钟离、吴、骆为首的会稽宗族大半已经倒戈,注定贺齐无法再获得半点支持。甚至,贺齐麾下士卒中有近半也是来自各大宗族,这些士兵随时都有可能对贺齐反戈一击

攻克会稽之后,魏延一面派遣快马急向吴郡、丹阳报捷,另一面则派遣使者拿着加盖会稽太守印信的通牒,前往会稽各县,斥令诸县归降。

会稽郡永康县之北10里,一支4000余人的兵马正在做短暂的屯驻休整。

平越校尉贺齐与麾下各曲的都尉围成一圈,面色阴翳地商议着什么。在他们几人中间,是一名身负重伤的士卒。

“大人,会稽城当真失陷了么”一名都尉不敢置信地说道。

“这怎么可能”另一名都尉厉声驳斥道,“以会稽城的城防,加上太守大人亲自坐镇,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失陷。”

“”贺齐仔细端详着手中绢书通牒,默然不语地思索着什么。贺齐与山越地战事本已进入最关键的时刻贺齐率军与近乎十倍地山越军周旋,一月的时间连胜6仗,破敌5000余人,自损不足千人。面对用兵奇谲的贺齐,山越军如大锤砸蚁,有力无处使。兵员、士气、信心被不断消磨。贺齐相信。只要能够再胜12仗,数万山越大军必然彻底溃败。届时充兵补户,便可予取予求。

然而,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吕岱的求援使者赶到刘备大军突破富春江,会稽岌岌可危,吕岱命贺齐急速回援。

功败垂成但贺齐却无暇懊恼会稽城若失,吕岱若失,后果将不堪设想,回援已是必然。打定主意之后。贺齐命士卒精心做了一番布置。借以迷惑山越军。随即,贺齐领军乘夜色回撤,一连急赶了两日路。终于抵达永康县。但就在这时,前方探路的斥候捕获一骑可疑快马,并从那人身上搜出招降通牒一封。最让人震惊的是,通牒上居然道会稽城已然失陷、甚至连吕岱都已被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