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138

分节阅读 1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点必须忠诚可靠”郭嘉从容说道。

“可有人选”

“风痹,子如何”郭嘉突然笑着说道。

“他”曹操略一思索,知道了郭嘉所指何人,语带怒气地说道,“此子虽与奉孝所说诸般条件符合,但前番居然欺我,若非看在伯达面上,定然严惩于他”

“呵呵”郭嘉笑笑说道,“连承相也敢欺诈,岂非说明他有,胆,有谋以嘉之见,行此之计,非他不可”

“”沉吟了片刻,曹操缓缓点头说道,“就从奉孝之言。奉孝稍后便去筹划此事,若此子依然作伪,即传我话与他再复盘桓,便收之”

“嘉明白了”郭嘉笑着点头应道。

“而今之急,便是先定河北”曹操决然说道,“仲德,你与我催促文若加紧调运粮草辎重军械前来邺城”

二十三日晚,寿春,郡守府

大哥将二哥、我、徐庶三人招至书房之中,进行机要密议。

“山越诸族大部居会稽郡南,亦有部分越人居丹阳、吴郡。其族人多居山中,以谷为食,能自铸兵器,好武习战。故徐州刺史陶谦所募丹阳精兵,大部便出自丹阳山越,主公对此应有所知”徐庶和声向我们兄弟三人解释着山越异族的基本情况。徐庶过往四处游学之时,曾到过会稽,对山越族的情况了解得不少。

“恩”大哥点了点头,“确是如此。丹阳兵骁勇善战,乃是难得的精锐”

“孙氏据有江东之后,尝经年累月征伐山越,一则为取土地,二则更可获取人丁,强者为兵,赢者身体状况比较差的补户。山越之人虽果勇善斗,但不通兵法谋略,丹阳、吴、会稽几郡山越族人又互不往来,故与孙氏相斗,累战累败,失却人丁无数”徐庶淡笑着说道,“或许正为此故,那会稽山越族长之子才欲求天子相救”

“如此说来,若能取山越为我所用,岂非可增丁添户,扩充军力”二哥眼睛一亮,沉声说道。

“正是”徐庶笑着说道。

第三卷虎臣良牧定江东第一一一章

“得山越为用,非但可增兵添户,更可引其为援、助主公平定会稽”徐庶接着二哥的话,笑着说道。

“话虽如此”大哥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道,“但山越为孙氏征伐过甚,越、汉之间积怨已深。今日他等虽然意欲借助我军之力、抗衡孙氏,但却未必会轻为我所用”

“要使山越为主公所用,说易不易,说难却也不难”徐庶淡淡一笑,从容说道。

“元直的意思是”大哥眼睛一亮,饶有兴致地询问道。

“欲平越族为我所用,无非就是这三步”徐庶淡然说道,“第一,摄其志;第二,服其心;第三,使向汉”

“请元直细言”二哥微捋长髯,沉声说道。

“异族之人,敬勇士,尚武力。故而,想要收服他们为我所用,通常第一步便是以武力震慑其志,使他们不敢妄生异心,谓之,摄其志,;但是仅以武力慑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加剧汉夷矛盾,进而导致更为激烈的反抗,山越之于孙氏正是明证。所以,更为关键的下一步攻心以恩、惠、情等诸般手段,服其心,。而今,那会稽山越族长之子向主公求援,正是一个绝佳的,施恩予惠、动之以情,的良机,反正我军将来也是要进袭会稽的,答应了山越的要求,其实正是一举两得”徐庶从容不迫地和声分析道,“至于第三步使向汉”

“同化”我笑着接口说道。

“同化”徐庶似乎没有听说过这个词,略感讶异地将我的话低喃了几遍后,方始恍然,点头说道。“将军这个词倒是颇为贴切。以我大汉之语言文字、风土人情、农耕习作濡染山越族人,如若顺利,一、二十年之后,越人即是汉人,何复有山越之称”

“大哥、二哥元直所言极是,这三策如果施行得力,当可收奇效”我点点头,首先认可了徐庶的方案不得不承认。徐庶的“三管齐下”之策,正是收服山越、甚至是其他异族的最好方法。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中,诸葛亮平定南中、陆逊平抚山越基本上就是这样做的。看来,像诸葛亮、陆逊、徐庶这一等级的智者,基本思考问题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当然,真正施行起来,难度肯定是有的,前面两步还好说,第三步没有一、二十年恐怕是难以奏效的。

想到陆逊,我不由得有些牵挂起吴郡的叛乱来。以魏延和陆逊联手。平定区区地富春叛乱自然不成问题。真正令人操心的是会稽吕岱的兵马。虽然会稽能够出动的兵马应当有限,但吴郡我军的军力却更是捉襟见肘。也不知战事究竟进行得如何了魏延这小子勇略兼备,以他的身手。即便战事有所不利,脱身应该没问题。但几乎不通武艺的陆逊,却是让我担心不轻。如果要在陆逊和吴郡之间做出选择,我倒是情愿选择陆逊。

“大哥,元直之言可行”二哥也点头说道。

“恩”大哥微微颔首,转头对我说道,“就照元直之策行事,三弟,此事就要交于你了”

“大哥放心”我笑着点头应道,“但暂时恐怕还不能对会稽动手。一则是因曹贼威胁的缘故。二则庐江、丹阳两战中,军力折损不轻,需要休整补充兵员。”丹阳、庐江两战之中,我军折损了7000余人,比起江东军虽要少得多,但对我军而言,却也是相当大的损失了。

“三弟,需不需从寿春调拨些士卒与你”大哥关切地询问道。

“大哥,寿春兵力本不雄厚。又临曹军三面威胁,不宜再外调兵马了”我摇了摇头,说道,“我准备在丹阳募兵,重建丹阳精兵。”

“丹阳初平,民心未复,若强行征召百姓入军,恐于安定郡治不利”徐庶斟酌着提醒说道,“不知将军有何妙法”

大哥、二哥亦知徐庶之言在理,皆将目光转向我。

“非是征,而是募”我笑了笑,回答说道,“我要让百姓主动入军”

“三弟想怎么做”大哥感兴趣地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