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112

分节阅读 1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二,由我领内中7000人,再联合蒋钦水军进击太平,以吸引敌军注意力。仲异与幼平领其余4000人经由泾县穿插至秣陵,乘丹阳敌军皆被吸引至太平的良机一举夺城。如此,我在西、仲异在西,蒋钦水军从旁策应,以夹击之势当有七层希望,一举击破丹阳敌军。敌军若破,复城收地便只在返掌之间。”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东 第七十八章

建安六年八月十四日晚,庐江城南,孙翊军大营,中军帅帐

韩当面色苍白,不时剧烈咳嗽着对孙翊说道:“叔弼将军,刘备已派遣3000骑军增援庐江,其后不知道还有多少兵马会陆续赶来咳咳咳以目下的情况而言,形势将对我军愈发不利。故而,以末将之见咳咳咳我军还是暂且放弃攻略庐江的计划,先撤回江东,日后再徐徐图之,方是上上之策”

“不行,无论如何我也要将庐江攻下,否则誓不回江东”听了韩当的建议,孙翊眉头大皱,想也不想地拒绝道。

“叔弼将军,我军与敌骑军之战您也看到了即便只是这3000骑军,也绝非我军所能战胜的咳咳咳今日那赵云所以会答应放我军归营,恐怕并不完全是看在他与子义往日的情面上,更大的原因应该是其麾下骑军连续赶路之后,人与马皆已疲劳,一时间无法恢复战力,才不得已而为之。”韩当冷静地分析出了赵云的真实用意,随即不乐观地说道:“待其麾下骑军经过休整、战力尽复之后,必会全力袭扰我军。尤其是今日刚刚赶到的那2000骑军,居然会使用乌桓族的骑射战法,一旦袭扰起来,必是令人防不胜防。”

“孙将军,韩郎将所言甚是,继续攻城实非良策”太史慈亦出声向孙翊劝谏道,“今日一战,我军折损1400人有余,现余兵马已不足8000人。以如今形势,即便不顾一切强行攻下庐江,恐怕至少得耗损3000人以上。届时以战后疲伤之军,加上残破的城池,恐怕也无法应付刘备军的反扑”

“末将亦赞同韩郎将和太史校尉之议”徐盛也不看好继续攻城的前景,出声附和道。

孙翊面色铁青。眉头深深蹙起,沉吟了良久后,无奈地说道:“撤便撤吧”三名副将一致反对继续攻城,尤其是身为军中元老的韩当的反对,让孙翊不能不有所顾忌。思量再三后,孙翊最终只能选择妥协。

“叔弼将军明断”韩当苍白的面庞上现出一丝血色,欣喜地说道,“既决定撤军。便事不宜迟就在今晚拔营,乘敌骑军休整尚未完毕之机,连夜悄悄撤离。”

“由你们吧”孙翊漠然起身,面无表情地轻应了一声,随即举步离开了帅帐

“孙将军他”望着孙翊消失的背影,徐盛有些不放心地说道。

“叔弼将军一心想要建功立业,与周督一较长短,但如今哎”韩当轻叹了一口气,随即沉声对太史慈、徐盛说道,“子义。文乡。你二人速去整肃军马,半个时辰后我等即刻撤离。但切记不能弄出太大动静,以免引起刘备军的注意。另外。大营就不要动了,留下来吧”

“是”太史慈、徐盛二人齐声领命离帐。

望着空荡荡地帅帐,韩当无奈地再叹一口气,“虎头而来,蛇尾而终这一仗打得希望周督那一路能够顺利些”

半个时辰后,不足8000人的孙翊军,马去铃、人衔标,轻手轻脚地出军营南门,借着清凉如水的月光开始朝南面撤退起来。

行进了约3里路时,当先开路的太史慈忽地地心生警兆。迅速地四面张望起来: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各有一片奇怪的阴影朝自己这边迅速地接近过来。看那速度,应该是两支骑军,但很奇怪奔驰的骑军原本应该发出的振聋发聩的马蹄声,此刻竟然全然不闻。

敌人必然是在马蹄上裹了什么东西,借以消除蹄声太史慈全身发冷,身体的血液仿佛在瞬间凝固了起来,立刻放声怒吼道:“敌袭准备接战”

“什么”与孙翊一起行进在中军的韩当,听得前方太史慈的示警怒吼。不由得惊愕地喊了出来。但随即,经验丰富的他便恢复了过来,不住厉声大喝、意欲让麾下兵卒结阵迎敌。

“密集结阵”

“结圆阵,结圆阵咳咳”

“盾牌兵在外”

就在韩当努力招呼麾下士卒结阵之时,赵云和林豹已经从两面掩袭而至。

赵云亲自率领风骑第一曲自东南面径袭孙翊军的前队,在距敌不足百步时,开始了攻击。

“奔射”伴随着赵云的一声断喝,1001支雕翎长箭几乎在同时脱弦而出,迅速在天空中形成一片死亡乌云,呼啸着朝慌乱的江东兵覆盖下去。

“啊”呃”凄惨的哀号声迅速响起,刹那间数百名江东兵倒在了“死亡乌云”之下。

“铛铛铛”太史慈将手中长枪挥舞得如同风车一般,将十数支射向他的羽箭击飞。还不待他展开反击,第二波箭雨转瞬又至。

“结密集盾阵,后撤”知道南撤已经不可能,太史慈急大声喝令前队士卒举盾后撤,向中军集结。

“杀”林豹领风骑二、三曲绕过了孙翊军的前队和中军,直接奔袭向防守最为薄弱地后队。2000骑兵疯狂地挥舞着战刀,从孙翊军后队一遍遍“犁”过

“撤回大营,撤回大营”情知今夜的撤退行动已完全失败,再继续在这样的平原地带跟敌骑军纠缠下去,势必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韩当顾不得自己胸口地伤势,声嘶力竭地纵声狂吼起来

在风骑军一路似杀似驱的追赶之下,死伤惨重的孙翊军残部仓皇逃回了军营,并迅速关闭营门,架上了障碍物

“子义兄不招呼一声,为何就欲不辞而别既来到庐江,何不多盘桓几日,也好让赵云代李太守一尽地主之宜”营门外200步远处,赵云勒马横枪,朗声朝营内说道。

“走”小半晌后。不见敌营内有人回话,赵云不以为意地淡淡一笑,随即拨转战马,高喝一声后,领军飞驰离去,消失在夜幕之中

建安六年八月十五日凌晨寅时,酣睡正香的我突然被卧房门外的呼唤声惊醒。

“将军,将军”

“呃是元俭么”迷迷糊糊地我听出门外好象是廖化的声音。有些不在状态地问道。

“正是末将”廖化的语气似乎颇为焦急地说道,“将军,有紧急军情”

“什么”一听到紧急军情这四个字,我猛地跃坐起来,神智立即彻底清醒了大半,“元俭,快进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