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61

分节阅读 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建安六年五月初三,夜亥时,鄱阳湖水军大营。

入夜之后,显得寂幽非常的鄱阳湖边,周瑜身着一袭紫色锦袍,双手后负,直直地伫立在那里仰望星空。一阵夜风吹来,锦衣飘飘,配上那张如同天工雕刻而成一般的俊颜,周瑜便仿佛那意欲乘风归去的仙人。

“伯符兄,为何老天如此妒忌英才,似你这般英雄人物,竟然早亡至斯若是能再给你十年时间,你我携手,一定可以扫平中原,成就你不世之业惜哉痛哉”周瑜凝望着夜空中最明亮的那颗星,星光闪耀,一时间竟仿佛幻化成了那张熟悉的英武脸庞。

“都督,夜如此深了,你还未休息”从周瑜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是子敬啊你不是也尚未休息吗”周瑜转过头,淡笑着对来人说道。

“呵呵是啊,有些无法入眠,出来转转,恰好听军卒说都督在这里,所以就过来了”鲁肃笑笑说道。

“哎子敬,连你也跟我如此疏离了以前你何曾叫过我什么都督啊”周瑜轻轻摇了摇头,怅然说道。

“公谨,你误会了”鲁肃笑着改口说道:“在军营中,当然得跟军卒一样称呼你。没想到,倒是让你理会错了”顿了一顿,鲁肃又接着说道:“公谨,外间谣言之事你不必再做担心。主公已明令各郡县禁传这些谣言,稍过些时候自然会平息下去的。何况主公对你还是相当信任的,并未有所猜忌”

听罢鲁肃的话,周瑜未现丝毫喜色,只是默然摇了摇头。

“公谨,难道你还有什么难言之隐若不嫌鲁肃无能,就说出来让我为你参谋参谋”鲁肃讶异地说道。

周瑜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子敬仲谋的性情与伯符兄大不相同伯符兄为人爽直,向来是有一说一,好话坏话都是当面对你明言,不会藏在肚中。而仲谋则比较内敛,话往往都是说一半而留一半,口中所说或许未必便尽是他心中所想此次谣言之事的隐忧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周瑜将孙策当做自己的亲兄长,连带着将孙权也当成亲生兄弟一般。在关系极熟的鲁肃面前,周瑜也就直接称呼孙权的字了。

“你是担心主公仍会在心中暗暗堤防于你”鲁肃拧眉说道。

“恩”周瑜有些黯然地默默点头。

“既然如此,公谨,你便要想些办法尽量消除主公的疑虑”鲁肃思索片刻说道。

“哦”周瑜精神一振,急忙向鲁肃问道:“子敬,莫非你有何良策”

“恩”鲁肃微微点头,和声说道:“主上猜疑臣子的原因,无外乎就是功高盖主、臣强主弱这一些罢了。公谨便可从这方面下工夫”

“这点并不是没有想到,我向仲谋请辞都督一职正是这样考虑的。但是”

“呵呵”鲁肃笑着摇摇头,说道:“公谨,论及军略战术,世上恐怕没有几人能够及得上你。但这官场谋略你就想的过于简单了些了你是我江东军的都督,统领着江东六郡大半军马,这些年来为伯符公平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而且你还是伯符公临终前的托孤重臣。有这么些因素在内,主公岂能因为些许谣言便贸然撤去你的都督一职。要想令主公安心,你尚需另寻他法”

“请子敬指教”周瑜异常恳切地说道。

“需得双管齐下。其一,你不必直接请辞都督一职,但可请求主公设立一名副都督,将手中部分兵权分于这名副都督。至于这名副都督人选,便让主公自行挑选信任之人担任。其二,公谨你可请主公为你多置办良田屋舍,多赏赐钱财布帛,将家眷尽留于柴桑城中,以此来显示你并无乱世称雄、自起炉灶之心”鲁肃冷静地建议道。

周瑜沉思片刻后,深邃如星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原本有些消沉的面容变的神彩飞扬起来,大笑着对鲁肃说道:“子敬妙策,就照你所说去做哈哈哈”

“呵呵”鲁肃微微一笑,随即问道:“此事已了,公谨尽可宽心了不过,今次之事,公谨以为是何方所为”

“荆州刘表,亦或是寿春刘备”周瑜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与我所想一般那公谨以为谁更可疑一些”

“”周瑜略一思索后,出声说道:“刘备”

“哦”鲁肃笑着问道:“这却是为何”

“前些日子有探哨回报,说刘备军广招四方湖贼江贼入军,意欲组建水军他寿春介于许昌曹操与我江东两强之间,必须集中力量突破一方才可有一线生机。若是要北进根本无需水军,如今既然要建水军,定然是准备南下江东。行此反间之计正可乱我江东,他好乘机而下”周瑜迅速地分析道。

“恩刘备乃世之枭雄,麾下能征贯战之将极多,尤以张飞、关羽为最,此二人皆是万人之敌。若是刘备欲图江东,实是我军心腹之患”鲁肃略有些忧心地说道。

“这个子敬倒是不必过于担忧,刘备兄弟都是北人,习步战、马战,却不擅水战,纵然临时组建水军,短时之内也难成气候。若他贸然渡江南进,只是徒取败亡”说到战争,周瑜便是信心十足。

“恩公谨,天色不早了,且回帐休息吧”

次日,鲁肃返回柴桑,带回周瑜请求设立副都督的亲笔书信。孙权览信之后大喜,从周瑜之议,设江东军马副都督一职,由三代老臣程普程德谋担任此职

第十一章

建安六年六月,早进入盛夏时分,江淮以南地区早稻已然初熟三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可以实现水稻两熟,在吴郡一带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实现一年三熟。寿春郡下临南的合肥、涂唐、涂中几县的百姓在地方官吏的统一安排下,开始分批收割一部分水稻,以缓解军粮短缺的困境。在去年一连数州遭受了大面积旱灾之后,今年的天公却出奇的作美,出现了难得的风调雨顺的年景,孙乾、陈震他们几位苦心操办的兴农措施也显现出了较好的成效,粮食的收成明显要好于往年。眼见丰收在望,百姓们也尽皆兴高采烈不已。乱世荒年,或许正是那些英雄豪杰期盼已久的施展抱负的“好机会”。但对于百姓而言“乱世”则意味着流离失所、忍饥受冻,一不留神失却性命都是很常见之事。因而,能有个安居乐业之所,遇上能善待他们的“青天父母”,遭逢个好年景,一日三餐能吃饱,便是最大的幸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