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皇后起居注 > 第107节

第107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牟斌离开后,朱祐樘很是随意地问张清皎:“卿卿觉得,牟爱卿如何?”

“我与牟千户不过只是见过几面罢了,万岁爷这般问我,我可答不出甚么来。”张清皎勾起唇,“我只知道,牟千户看起来正气凛然,一改以往我对锦衣卫的印象。若是锦衣卫人人皆如同牟千户这般,民间对锦衣卫的厌恶与畏惧应当也会渐渐降低不少罢。”

“但愿如此。”朱祐樘挑眉道,“如果锦衣卫一直背负着鹰犬之名,只会令人畏惧与警惕,可不是甚么好事。那,卿卿觉得刘首辅如何?”

“这……从万岁爷的只言片语中隐约可知,刘首辅虽有才能,但品性有瑕。”张清皎思索片刻,“记得万岁爷曾说过,若是有一日没有接到言官弹劾刘首辅的折子,反倒是觉得稀奇了。由此可见,他在朝中的名望很低。”

她虽不会主动过问朝政之事,但每当朱祐樘提起的时候,她也并不会主动避开以示后宫不可干政之意。身为皇帝与皇后,若想有共同语言,讨论政事是不可避免的。这意味着朱祐樘对她的信任,而她也不想辜负这样的信任。这样的讨论,亦是她深入地了解这个广袤世界的最佳机会。否则,她一辈子都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活动,根本不可能突破这个时代对于女子的限制。

“是啊。我时常想着,若哪天他犯了大错,我定会毫不犹豫地将他赶出内阁。毕竟,他的才华尚不足以让我忽略他的品性。但这两日我却有些犹疑了,总觉得或许事到临头,我会有些舍不得。”朱祐樘摇摇首,苦笑道,“仔细想来,或许也唯有他这等油滑之人,才能想到如此之策罢。”

“万岁爷所说的,莫非是之前曾提过的边疆之事?”在她忙碌着囿苑之事的时候,朱祐樘特地给前朝重臣布置了紧急事务,令他们都无暇分神。所以囿苑才没有受到言官们的过多关注,得以顺顺利利地开放。

“正是。我原想着,以他们彼此之间的政见之别,便是十天半个月也未必能议出定论。毕竟,主战一派与主和一派势均力敌,谁都不可能轻易占得上风。却不想,刘吉另辟蹊径,竟提出了一条兵不血刃的良策。”

“噢?这倒是教我有些好奇了,不如万岁爷给我细细讲一讲?”

若想解释清楚哈密与吐鲁番的纷争,还须得从太宗文皇帝时期说起。当年有位世代游牧哈密附近的蒙古首领率部族归顺,太宗文皇帝大喜,遂将其封为忠顺王镇守哈密。由此,哈密渐渐成为国朝的西北重镇,不仅西域诸国与国朝往来贸易都须得经过哈密中转,同时亦是西出嘉峪关的屏障。

正因哈密位置紧要,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外敌觊觎的对象。瓦刺与鞑靼觉着忠顺王同为蒙古部落却为国朝所控,自是对其非常不满,于是经常南下劫掠。但对哈密威胁最大的,当属同样受太宗文皇帝册封的吐鲁番。

朱祐樘展开舆图,铺满了整个书案。详尽无比的舆图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许多熟悉的不熟悉的地名皆在其中。山川河流,沙漠草原,雪域高原,海洋岛屿,国朝绝大部分疆域的轮廓与后世并无太多的差别。

张清皎的目光不由得微微动了动,便见他指着西北角的一处道:“吐鲁番就在哈密之侧,崛起之势足以令人侧目。当年受册封时,它不过是个小部落,对谁都毫无威胁。但后来它开始吞并周围部落壮大自身,如今已然成为盘踞西域的庞然大物。”

“以吞并作为强大的手段,足可见这吐鲁番部落的狼子野心。”张清皎仔细地端详着舆图角落,将这两个熟悉的名字与后世的地图渐渐重合起来,“这吐鲁番所盘踞的,大部分应当都是沙漠罢。”

“不错,天山南北是瓦刺放牧之处,吐鲁番暂时不敢染指。他们虽靠着吞并不断地扩张,但所得的多数是贫瘠之地。正因如此,国朝先前才放松了警惕,觉得这些贫瘠之地占了便占了,谅他们也翻不出水花来。”朱祐樘轻轻一叹,“谁能想到,他们竟敢垂涎哈密呢?”

“正因为所占的都是贫瘠之地,他们才更为垂涎近在咫尺,因贸易而富裕的哈密。”张清皎道,纤纤素指在哈密之内点了点,“且哈密之东,便是土地肥美的河西地区。吐鲁番所图的,必定不仅仅是哈密而已。说不得等到甚么时候,他们就能趁乱咬住国朝,狠狠地撕下一块地来。”

“卿卿所言极是。居安思危,国朝强盛之时,这等蕞尔小国自然不必放在眼中,但若是正逢衰弱之势,指不定这些跳梁小丑便会窜出来试图渔翁得利。吐鲁番虽是经过册封的藩国,却非我族类,且野心勃勃,必须谨慎提防。”朱祐樘微微颔首道。

“说来,既然哈密的位置如此紧要,吐鲁番又一直在吞并四周的部落,国朝这么多有识之士,当初便不曾警惕一二么?”张清皎又问。从永乐朝到如今,朝中人才济济,即使是西北边陲,也该有人注意到异状才是。

“自然也曾警惕过,警惕的却不是吐鲁番,而是哈密忠顺王。”朱祐樘苦笑道,“初代忠顺王尚且对国朝忠诚顺从,无愧于其封号。但他的后人却颇有些图谋不轨之意,不仅欺压周边部族,惹得哈密附近纷乱不止,对国朝也甚为无礼。甚至于,在英庙时期,他们还曾悄悄地去见瓦刺首领——国朝以为他们迟早会叛乱,便只顾着防备他们了。”

“有通敌之事在前,确实很难令人信任。”张清皎点头道,终于理解了哈密卫其实并未真正掌握在国朝手中的事实。不过,这样重要的地方,怎么能一直让这个不靠谱的蒙古部落镇守呢?难道经过册封之后,国朝便不能趁乱攻打哈密,将这块要地完全纳入疆域版图么?哈密显然并不是藩国啊。

“之后的忠顺王昏庸无能,频出内乱。国朝帮他们平定内乱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感激,便索性放任他们继续乱下去了。长此以往,指不定等到忠顺王一脉彻底衰落的时候,还能师出有名地将哈密彻底收归手中。”

“却没想到,也有人在打着同样的主意?”

“不错。”朱祐樘颔首道,“先帝九年四月间,吐鲁番便突然攻下了哈密。忠顺王之子罕慎逃入嘉峪关求救,朝中遂派大军前去攻打,却因主将误信吐鲁番军力强大,只几日便退兵了。而后,吐鲁番立即派人来京城进贡,巧舌如簧,自称是哈密忠顺王欺压太甚,他们不过是受不得欺负才反击而已,对哈密并无他意。”

“……”张清皎顿时有些无言了。就连她都明白,吃进嘴里的肉,谁会舍得吐出来?更何况,忠顺王固然不是什么良臣,难道吐鲁番便是了么?放任这样一条狼在眼皮子底下越发壮大,怎么都不是明智的决策。不过,谁教当初是先帝当家呢,想必朝中众臣就算有异议也毫无办法罢。

“当然,吐鲁番之言并不可信。他们占据了哈密整整十年之久,不仅与瓦刺鞑靼来往,还经常劫掠国朝边陲,显然是一条养不熟的恶狼。尽管如此,国朝却始终并无开战之意,对哈密亦是可有可无。见状,那忠顺王之子罕慎便只得自行召集部族,苦心经营十年,终于驱逐了吐鲁番,成功收复了哈密。”

“这一位也称得上是个人物了。”张清皎赞道,“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也不过如此。”

朱祐樘也很赞同:“确实极为出众。他收复哈密之后,向朝廷请功,想重新获得忠顺王的封爵。可父皇出于哈密这几代忠顺王既不忠诚也不顺从的缘故,并未将封爵给他。且罕慎显然是个人物,若是得到了忠顺王的爵位,反倒是借国朝之力壮大自身,对西北的防卫而言也并非是一件好事。”

“但若没有朝廷册封,罕慎名不正言不顺,又如何能弹压得住周围的部族?吐鲁番依旧虎视眈眈,哈密之乱其实并未解决啊。”张清皎道。

“确实如此。唯有给罕慎册封,方能暂时稳住哈密的局势。至于罕慎是否会叛乱,其实短期内应该无忧。毕竟他与吐鲁番有父仇家恨,正好可以互为制衡。故此,我登基之后,见到罕慎请封的折子,便正式册封他为忠顺王。却没想到,册封的使者尚未到哈密,那罕慎便被吐鲁番之主以计诱骗出去,受了埋伏被杀了。”想到当年朝野震惊的场景,朱祐樘唯有长叹一声。

瞧他的模样,也不像是用了什么锦囊妙计,张清皎便问:“……甚么计策?”

朱祐樘回道:“据说,是美人计。”

原来那罕慎当时被吐鲁番之主巧言蒙骗,以为对方被自己的能力所折服,愿意做小伏低与他结成联盟,且要将女儿嫁给他,便喜滋滋地前去吐鲁番迎亲了。当然,等着他的并不是什么娇俏佳人,而是铺天盖地的冷箭与战士。

张清皎再度无言以对,觉得这罕慎死得真不冤。换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如此轻信一位世仇的部族罢。说是联姻,竟然便真的信了?还敢深入吐鲁番腹地去娶亲?!那吐鲁番之主的女儿便如此美丽么?竟然能让一个收复失地的英雄失去所有理智?

“吐鲁番杀了罕慎,哈密再度落入他们之手。当时朝廷主战,大胜而归,却并未夺还哈密。胜利既然已经彰显了大明的国威,主和一派便又占了上风,于是严厉措辞让吐鲁番归还哈密。吐鲁番则唯唯诺诺,始终待在哈密不肯离开。为了避免再战,他们还通过上贡,一次又一次前来示好。我不许他们上贡,他们便绕路满刺加国,竟走了海路将狮子鹦鹉都搜罗过来了。”

原来,这便是这两头狮子的来由。张清皎暗忖道:说来,上贡的鹦鹉她还没瞧见呢,想必应该也是其他地方所产的珍稀物种。狮子若不是西域或者中亚所产,想必搜罗来应该费了不少功夫与心思。

由此看来,这吐鲁番之主确实颇有心计,既能认得清形势,也能舍得出钱财,甚至还深谙讨好之道。正因为自家皇帝陛下刚登基,尚且年轻,他们才会想到将狮子与鹦鹉送过来。有这样的新奇之物,自然能讨得年轻皇帝的欢心,说不得他们所图之事便成了呢。

“卿卿可觉得,这一番情状,与父皇当年何其相似?眼下,吐鲁番还有个使团在京城中待着呢,成日游说群臣,很是不安分。若是放任不管,说不得就算过了十年二十年,吐鲁番也不可能从哈密撤走。可这一回,却未必再有一个罕慎将哈密收回来了。”朱祐樘叹道,“如果放任哈密被吐鲁番所占据,怕是自此西北难安了。”

“所以,万岁爷才让重臣们想出合适的应对之策?主战,耗费国力财力,应该有不少人觉得哈密不值得大动干戈;主和,目前只是放任局势恶化,完全无法将吐鲁番驱逐出哈密。这两派之所以僵持不下,是因为他们所持之策,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却不知,刘首辅究竟提了甚么上策?竟能令两派都为之折服?”

“刘吉不仅揭破了吐鲁番的狼子野心,还提出要以‘闭关绝贡’施以惩罚。”朱祐樘道,“所谓‘闭关绝贡’,一则便是不准吐鲁番使臣入京朝见,在态度上更为明确地表示出国朝对于他们占据哈密的不满;二则便是彻底断绝与他们的往来与贸易,不仅不再给他们任何赏赐,也不许民间贸易通过哈密往来;三则另外开通与西域诸国贸易的城关,令商路不再途径哈密,断绝他们从商贸中获利的机会。”

张清皎眨了眨眼,依稀觉得这样的手段似是有些熟悉,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于是,她思索片刻后,问道:“断绝来往与贸易,对于吐鲁番会有甚么样的影响?”若是国朝一旦断绝朝贡贸易,吐鲁番的民生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显然是一次贸易战!而且,应当算是前所未有的尝试!

要知道,就她所知,后世的国家彼此经济息息相关,经常以贸易战作为交锋与制裁的手段。大国与大国之间,只需提高关税或者将某些商品列为禁止贸易品,便能影响对方的经济形势,无须通过真正的战争来分高下。这种贸易战往往以互损言和而告终,谁都承受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损失,只能通过谈判来保证本国的利益。

大国与小国之间则更不必说了,只需将小国最赖以生存的商品禁止进口或者出口,小国便很有可能陷入“闭关锁国”或者“经济形势崩溃”之中。

众所周知,某国最常用的就是“制裁”,不许任何国家与所谓的邪恶国家进行贸易,从而令这些国家经济恶化,最终极有可能内部崩溃。另外,某国也曾因政治原因,取消了某国的香蕉进口、某国的三文鱼进口等等,很快就得来政治上的积极反馈。看似不过是简简单单的贸易举措,却会影响到政局,不得不说简直是巧妙至极。

见自家皇后几乎是顷刻间便发现了关键之处,朱祐樘不禁赞许地笑了:“吐鲁番是蕞尔小国,盘踞在沙漠之上,粮草无法自给自足。以前他们前来朝贡,贡的不过是些皮草之物,咱们却每每都应他们所求,赏赐他们大量粮草。想必当初他们之所以选择称臣,且即使与瓦刺鞑靼往来也一直维持着朝贡,便是因这些粮草之故。”

“除了国朝之外,他们便没有贸易粮草的对象么?”张清皎又问。她对国朝的朝贡制度一向颇有微词,贡上来的少之又少,赏赐下去的却多之又多,简直就是白白耗费钱财,养活周围一群白眼狼啊!但是,她并非鸿胪寺卿,自然对此无法提出异议,也很难改变如今以丰厚的赏赐来展示大国之威的观念。只能留待日后,再徐徐改变自家皇帝陛下的想法了。

“吐鲁番之北是瓦刺,他们是游牧部落,并不种粮食。每逢荒年,瓦刺便会缺乏粮草,所以才会南下劫掠。吐鲁番之南是乌斯藏(西藏)诸部,地处崎岖苦寒的山地之上,交通来往不便,且同样不产粮。”朱祐樘指了指舆图上的南北两地,而后手指缓缓划向西边。

张清皎的目光随着他看过去,只能瞧见陌生的国名:“叶尔羌?㳍哈拉?亦力把里?帖木儿汗国?金帐汗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