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皇后起居注 > 第11节

第11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因着已有一段时日不曾见张氏,张清皎特意遣人去了沈家一趟。得知张氏最近得空后,她便带着张鹤龄去了沈家拜访。这一天,姐弟俩换上新衣,带着礼物乘着马车来到沈家。马车停在了沈家门口后,就见沈`带着何妈妈出来相迎。

“几个月不见,`哥儿长高了不少。”张清皎笑道,打量着穿上了儒生服的小表弟,“听姑母在信里说,打算给你延请一位西席?怎么不在沈家的家塾里进学了?”这些日子她虽然并未与张氏见面,但派人送信送礼却是一直未断,对沈家的事自然也颇为了解。

沈`脸微微一红:“家塾里的夫子拢共要教十来个人,时常顾不上我。娘觉得我的进度比其他人强些,单独请西席来家里教更合适。这些天,爹和娘都在给我挑西席先生,还托舅父也去打听了。”

“表哥也像我一样,以后都在家里读书?”张鹤龄歪了歪脑袋,“不过,我有姐姐教就够了,以后也不需要请甚么西席。”

“皎姐姐只能给你启蒙,等到了我这个年纪,就须得专门延请先生了。”沈`闻言,低头一看,表情瞬间就变了。他认真地打量着表姐身边这个俊秀可爱的孩童,仔仔细细地观察了一遍又一遍,仿佛是第一回 见似的,只差问出一句——“你究竟是谁?伪装我那个熊表弟究竟有何目的?”

张鹤龄眨巴着眼睛,咧开嘴嘿嘿笑了,神态瞬间又恢复了往日的几分“熊”状:“姐姐你看!表哥也认不出我了!!”

沈`这才从他身上发现了熟悉之处,脸不由得更红了,努力地辩解道:“好几个月不见,谁知道你竟然瘦了?”

“别说`哥儿了,说不得姑父姑母见了你也不敢认呢。”张清皎拍了拍弟弟的小脑袋,“爹爹倒是不曾与我说过帮你相看西席的事。说不得他们打算在国子监里请一位贡生,那倒是你的福气了。”贡生可不是寻常的秀才,每一位都须得在各州学府学里品学兼优,才可能被推荐到国子监里来。让他们来教一个年方九岁的孩童,自然是绰绰有余。

表姐弟三人正要进门,张清皎不经意间扫了一眼沈家门房边,便发现木桩上拴着一匹格外眼熟的马,不禁微微有些惊讶:“原来今天爹爹也来了?`哥儿,你方才怎么没有提起来?看来,应该是给你请西席有眉目了罢。”

“我,我刚才忘了。”沈`回道,表情略有几分不自然。

张清皎眉头微挑,顿住了脚步:“此时姑父姑母应当都在前院的上房里罢?无声无息地进去内院实在有些失礼,不如我先带着鹤哥儿去与两位长辈见礼,再去内院等着姑母也不迟。”说罢,她笑着望向正不着痕迹地将姐弟俩往内院引的何妈妈:“何妈妈以为如何?”

“夫人说了,都是自家人,很不必遵从甚么繁文缛节。”何妈妈神情不变,依旧是满面笑容,“她心疼侄女侄儿,哪里舍得姑娘和鹤哥儿劳累,早便命老奴在内院里准备好了,就等着二位过去稍作歇息呢。”

“是啊。皎姐姐和表弟坐着马车过来,一定早就累了,先歇一歇再去问候我爹娘也不迟。”沈`忙接道,努力露出了恳切的表情,但因为年纪小演技不过关,越发显得有些慌慌张张。

张清皎心中更是好奇了——父亲与姑父姑母究竟在商量什么事?与她又有什么关系?竟然还特地防着她,不让她听见?难不成又是一回相亲?那也不必瞒得这么紧啊。难道,自家爹已经忘了么?先前经过周家的事之后,他便已经答应了,若是说起她的亲事,必定不会再瞒着她不教她早些知晓。

“坐马车有甚么累的?”张姑娘暗暗打定了主意必定要将此事弄清楚,含笑牵着自家弟弟便往上房行去,“正巧爹爹也在,还可问问西席的事呢。”

沈`拦不住她,只得焦急地望向何妈妈。何妈妈左思右想,叹了口气,低声道:“以姑娘的脾性,若是起了疑心,哪里能拦得住她?老奴倒是觉得,夫人是关心则乱了。姑娘一向豁达,些许小事也不必瞒她。”

张清皎闻言,回首朝着她嫣然一笑,继续领着张鹤龄走近不远处的上房。来到合上的门前时,她便听里头传来张氏压抑着愤怒的低斥声:“这周家究竟是哪来这般厚的脸皮?还托人问到了你跟前?!”

又听沈禄苦笑道:“我倒没有见他们家那个举人,是与我交好那位周氏同族的周举人将这份请帖给我的。我原以为只是邀请咱们一家子去周家参加宴席,却不想里头拐弯抹角地提到了你和皎姐儿。来瞻啊,此事确实是他们不地道,你便当作不知道就是。”

张峦沉默着没有说话,倒是张氏难以忍耐怒火:“也亏得他们还能想到这一招!知道若是真将帖子送到了咱们家,我连看也不会看,立刻就会投进火中烧个干净!明明上回是他们看不起咱们张家的姑娘,还想咱们皎姐儿送上门去再给他们周家看轻?呸!做梦去罢!!”

“多谢姐夫与姐姐告知我此事,我绝不可能让皎姐儿去周家受辱。”张峦终于开口了,声音略有些低哑,“数个月前,我便悄悄地打听了他们周家的事。听闻周秀才看中了皎姐儿,周父周母却打算拿他的亲事给自家前程铺路,嫌弃我不过是个秀才,不能给他们助力。如今他们突然反悔,大约也不过是周秀才在家里折腾狠了罢了。”

“不过,他看中了皎姐儿又如何?我女儿千般万般好,怎么能嫁这么一户眼睛都盯住了亲家助力的势利眼?便是周家看起来再心诚,我也不信他们家日后会对皎姐儿有多好。因此,相看的事不必再提。还得烦劳姐夫与姐姐,应这回邀去一趟周家,将这件事彻底了结干净。”

张氏毫不犹豫地回道:“你尽管放心,我绝不许周家败坏咱们家皎姐儿的名声!!”

听到此处,张清皎微微蹙起的眉头轻轻舒展开来。她只当什么也没听见,扣了扣门环,笑道:“姑父,姑母,侄女带着鹤哥儿来给两位问安了。”

站在她旁边的张鹤龄鼓着脸颊,喊了声“姑父姑母”,便紧紧地皱起了眉头。“周秀才”是吧?想娶他的姐姐,又对姐姐无礼的混账家伙!!呵呵,他张鹤龄记住了!!

************

禁城,钦安殿。

朱见深斜倚在御座上,听着李孜省等人巧舌如簧,夸赞祈雨之功八分在万岁爷,心里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李孜省见他心情似是不错,又进献了两颗新出炉的丹药,笑道:“陛下先前斋戒供奉,已经上达了玄武大帝。若没有玄武大帝托梦保佑,微臣这一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的丹药,怎么能两颗都炼成呢?”

两颗丹药通身火红,大如鸽蛋,鲜艳而又漂亮。朱见深拈起一颗,轻轻地嗅着丹药周身的药香气,漫不经心地道:“仙师这一炉丹药,品相确实很难得。如此说来,先前之事,倒是朕错怪你们了。”

“陛下不过是为万民而忧罢了。些许委屈而已,是微臣等人该受的。”李孜省笑着回道。

朱见深拿了丹药,心情大好地回到乾清宫,便立即服用了一丸。待他觉得浑身发热,不由自主地脱了衣衫散热,正是飘飘欲仙的时候,忽然瞄见了御案一角司礼监呈上来的奏折——那是刑部员外郎林俊上的折子,弹劾梁芳与继晓,说他们祸国殃民,必须处死。

昏昏沉沉的朱见深眯起眼,将折子狠狠地砸在地上,勃然大怒:“一派胡言!简直是一派胡言!!来人!着锦衣卫!将这个甚么林俊抓起来!!”

第27章 林俊一案

清宁宫,萧敬在朱v樘耳边,准确无误地背诵出了林俊弹劾梁芳与继晓的奏折内容。

少年太子眉头微蹙,清亮的眼眸略有些发沉:“奏折中言,‘贻毒生灵,请诛二人以谢天下’,确实有道理。单看在西市兴建大永昌寺一事,民众便迟迟未能安置好。我更听说,为了修造这间寺庙,靡费甚巨,府库已经不堪重负。”

“少说也已经有数十万银了。”萧敬低声道,“御马监主管皇庄、府库与各地采办,直接从内府府库中拿银两,梁芳有监守自盗之嫌。戴先生怀疑,他之所以举荐继晓,让这个妖僧蛊惑万岁爷建造皇家寺庙,也有刻意从这件事里贪污银两、中饱私囊之意。”

“他监守自盗是真,不会轻易给人留下证据亦是真。只要父皇一直信重他,便是戴先生手握凭证,也必定不会轻易去动他。”朱v樘轻轻一叹,“这位林员外郎到底太着急了些,父皇正在兴头上,哪里能听得进去这些弹劾之言。眼下他已经被下了诏狱,父皇消气了么?态度可松动了些?”

萧敬摇了摇首:“万岁爷当时进了药,有些控制不住脾气。锦衣卫那头又是贵妃娘娘的兄弟当差,听说正在给这位员外郎罗织罪名……”自从万贵妃的几个弟弟进入锦衣卫任职后,没几年万喜便成了锦衣卫的指挥使,将锦衣卫的滔天大权尽揽手中,令锦衣卫成了万贵妃一党排除异己的利刃。

“若是前任指挥使袁彬尚在,绝不会如此不分是非黑白。”朱v樘低声道。只要想起已经升任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已经八十余岁高龄的袁彬,他便不由得对父皇身边那些手握重权却品行不端的亲信感到忧虑:“幸得还有戴先生在,先生可有甚么对策?”

“唯有劝万岁爷消气了。锦衣卫那一头也得注意,免得好不容易劝万岁爷回心转意,最后人却死在了诏狱里。”萧敬低声道,“万岁爷最近进药太频繁,怕是有些不好劝。不过,千岁放心,老奴等必会想方设法,将这等直率敢言的忠臣都保下来。若是林员外郎被冤杀,日后哪里还有人敢轻易弹劾梁芳与继晓这些小人?”

“若是掂量后果,怕是那些言官宁可去给父皇进谏,也不敢触动梁芳与贵妃之利。”朱v樘垂下眸,“我倒是突然想到一计,暂时不涉及梁芳,只能压制继晓。萧伴伴且听一听,看看是否可行?”

萧敬怔了怔,忙道:“还请千岁示下。”

便听少年太子轻声道:“唯有鹬蚌相争,渔翁方能得利。若是继晓受重用,李孜省的地位便不如从前;若是李孜省受重用,继晓便不可能真正得到父皇的宠信。因此,就算两人都是梁芳举荐而来,利益也未必完全一致。既然二人都是贪婪重利之辈,何不让他们俩内斗一番?无论谁输谁赢,想必都是两败俱伤。”

“千岁妙计,老奴这便回去与戴先生商议。”萧敬目光微微一变,转身便要匆匆而出。

“在戴先生面前,萧伴伴可别提起我。”朱v樘苦笑道,“这种阴谋诡计,我本便不应该在上头下功夫。”他从来都想成为一位堂堂正正的人,便是用谋略,也只以阳谋击溃敌人。但现实却是,阳谋毫无施展余地,阴谋倒是能插得上手。

“老奴倒是觉得,阴谋与阳谋都无碍,关键在于为何而施用。”萧敬意味深长地回道,“谋略哪来的对错?之所以有是非的分别,不过是因施用之人的目的纯与不纯而已。无论是用阴谋或是阳谋,都无愧于心即可。”

朱v樘一愣,立时便陷入了沉思当中。

萧敬出得太子寝殿后,便见两名小太监李广和何鼎都守在外头。两人忙向他行礼,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他怀里的檀木盒上。谁都知道这里头装满了太子每日练习的大字,隔三差五萧敬便会亲自过来指点太子习字,顺便再将他的习作收回去看看可有进益。不过短短数个月过去,太子的楷书确实也写得越发有风骨了,听说还得了文华殿众位讲官的赞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