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道修行者 > 分节阅读 79

分节阅读 7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林韵柔和龙氏兄妹咂舌,他们正常御器飞行,一个时辰也不过千里左右,而钟少严翅膀一振,就是八千里,元婴修士瞬移也比不上他。

“刚才师傅和二师傅讲的话,我们怎么听不懂”林韵柔又问道。

“我们先回到山上再说。”邵延和三个弟子穿过大阵,一起来到邵延洞府,现在时间是晚上,对修士来说,和白天并没有多大区别,众人都已不需睡眠。

四人各自盘坐在蒲团之上。

“师傅,你们打什么哑谜,我们怎么听不懂”林韵柔问道。

“我刚才说,居然打上门来,看来,有不少人将辣手修罗的称呼给忘了修行到我这个境界,轻易不会受自己情绪影响自己行为。说这句话时,很明显受情绪影响,脱口而出,所以,我才惊觉”

“别人打到门上来,我们生气说些狠话,准备报复是正常的事啊”龙慕仙说道。

“你以前所修,实际上是只修命,不修性,难入大道。修行应走性命双修,修性既为修心,这也是你们难以通过洞天炼心路的原因。修行至此,情绪已不会影响我的思维,在任何时候,我已能做到心如明镜,身内身外,每丝变化,都清清楚楚反应在心中。心口也相应,口中所说,自然是心中反应,言出必成,所谓口出成宪是也,不是你说的话一定实现,而是你说的话必须做到,不然心口不一,内外不再相应,何能天人合一。所以,我当时话一出,你们另一位师傅才说,此语一出,响应如斯,自当照行当你们修行到我此时境界,自然明白,我身与自然相应,每出一语,自然之中,当有响应,如磁石摄铁一样,佛门修行,到此境界,往往修闭口禅,就是此理。”

“师傅,是不是就不能随便说话了”林韵柔知道自己所修与邵延一样,将来也会遇到这样问题,所以开口问道。

邵延停了停,说:“道家经典列子中有一段,说明你的所问。列子向老师老商学道,列子有段自述:自我服侍师父和道友以来,三年之内,心中不敢计较是与非,嘴上不敢谈论利与害,然后才得到老商斜着眼睛看一下罢了。又在两年之内,心中比学道前更多地计较是与非,嘴上更多地谈论利与害,然后老商才开始放松脸面笑了笑。又在两年之内,顺从心灵去计较,反而觉得没有什么是与非;顺从口舌去谈论,反而觉得没有什么利与害,老师这才叫我和他坐在一块席子上。又在两年之内,放纵心灵去计较,放纵口舌去谈论,但所计较与谈论的也不知道是我的是非利害呢,也不知道是别人的是非利害呢,身外身内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是不是师傅洞府中纸质书,其中有一本叫列子的,我翻过,不过并未通看,那上面也没有什么修行方法,也没有什么法术,我以为是老师自己的收藏而已。”龙慕仙说道。

邵延叹了口气:“你们错了,那些才是修行根本,要想修行能有大成就,就必须读,以后有时间,你们都好好来读读。”

“师傅,你要不要报复归元宗,我知道归元宗地址。”龙慕天说道。

“我话既出,天地响应,当然要找归元宗算帐”邵延毫不犹豫回答道。

“师傅,如何修行,才能顺利渡过这个阶段”林韵柔又问。

“很简单,你从现在开始,时刻反省自己言行,当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自然成习惯,不知不觉中你就会渡过这个阶段,这才是上策。孔子所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此意。”邵延说道。

“那能不能口归口,心归心,以大毅力和大决心来磨炼自己意志,作为炼心的一种方法”龙慕天提出一种设想,他知道自己和妹妹在心性比师妹林韵柔差多了,就拿上次钟少严渡劫来说,天魔劫时,自己兄妹自恃很难渡过,而林韵柔却表现出根本不当回事的样子。

“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却几乎行不通,如果按此所行,实自找苦吃,长期以往,心灵会发生扭曲,心理会变态,实不可取,如要炼心,平常生活,时刻反省自己,就是最好炼心之法。”

邵延见时间不早,“你们各自回洞府修炼吧,慕天和慕仙,你们大概能在大半年后进入结丹期,一进结丹期,我们就去找归元宗算帐。今天就到止吧”

三人施礼退出,邵延也盘坐在云床之上,进入定境。恍然之间,已出现在紫府之中,元神与以前不同,头顶之上运气翻滚,里面呈现太极八卦,时而现星云河图,山河社稷图依然披在身上,盘坐在一只大龟背上,龟背之上,赫然是洛书。见邵延进来,面前出现了一个蒲团:“坐。”元神开口道。

邵延已数次进入紫府,一般情况下,元神根本不开口,直接以心灵沟通,此次居然用语言,实是异数。

“是不是对今天的事产生原因不能彻悟”元神道。

邵延点点头,虽引起邵延警觉,但到底根源在哪,邵延并不清楚。

“这阶段游历期间,你受天下人尊重,感觉怎么样”元神又问。

邵延猛然惊醒,顿时一身冷汗。

元神接着说:“是不是感觉自己掌握大道的知识,心中很自得,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视天下苍生如棋子。一旦有人逆你,心中愤怒自生。你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也认为能控制自己的心灵,事实上你真的把握住自己了吗前世苏东坡自谓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法印和尚一句放屁,使之原形顿现,你现在与当时苏东坡何其相似。”

邵延太熟悉这个典故:苏轼在江北瓜洲地方任职,和镇江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他和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有一天,苏轼觉得自己修禅大有进步,立即提笔赋诗一首,派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看,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注:“八风”在佛教里指的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影响人的情绪。禅师看了诗,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苏轼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只有两个字:放屁。苏轼星夜渡江找禅师理论。没想到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了。苏轼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一直拿你当好朋友。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