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336

分节阅读 3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陛下曾说。我们这些人如无意外。四年之内不会换动。”萧伯朗咳了一声。虽然已经是尚书这一级别的高官。可他还是更喜欢自己的研究。他的新式飞艇研究正进入了关键时期。目的是制造出一种巨大的能象火车一样用于客货运输地实用型飞艇。而不是现在仅用于军事目的。因此。耽误他宝贵的研究时间。来参与这样地会议。实在是有些无愿意拐弯抹角浪费时间。开口便直奔主题。或者魏了翁与赵葵对于皇帝这样的许诺并不以为意。但至少陈贵谊等人有些焦躁的心情立刻平复下来。

“正是。如今已不是炎黄初年。那时宣缯等人意图迫天子让步。因为法不责众。天子手中又无人可替代。故此最终只以宣缯去职了事。如今则不然。天子之位远胜当初。地方路省长官的表态。又让朝中官职随时都可有替补。此次风起云涌。只怕有一大片人要去

“我们只怕都要背上士林骂名了。”魏了翁有些担忧地道。他别的都不怕。唯独害怕自己的名声受染。这一点是他与崔与之相比的最大差距。这也是赵与莒终身都对崔与之怀念有加的原因。

“士林外头这些人便能代表士林”余天赐很尖锐地说道:“这些都是没脑子没眼睛地。真景希与天下路省长官联名奏折一出。士林清议在何方便是很明显了他们螳臂当车罢了”

众人都是一愣。余天赐给众人的印象。向来是温和内敛。扮演着调和天子与群臣关系地角色。象现在这样言辞犀利的事情。很少发生过。

不过余天赐在一番发作之后便沉默不语。开始多看多听少说话了。魏了翁身为丞相。自然是要将大事一力担当起来后道:“陛下宽厚。故此我等臣僚。虽然无德无能。却还能窃居高位。我等不能为陛下分忧。致使国家出现如今之事。实在是问心有愧。我有意辞去丞相之职。在此之前。以我丞相身份。命令这些官员回到其岗位之上。专心为国。诸位以为如何”

“相公何出此下策”洪咨夔大惊。虽然魏了翁下台。那他继任丞相的可能性会极大。但如今国势日强。为了这点事情便使丞相落职。实在是乱之先兆。最重要的是。他揣摩赵与莒的意思。似乎并无怪罪魏了翁之意。毕竟直到现在为止。魏了翁也只是尽臣子之责。并未如同宣缯一般。领着一大批大臣去逼宫。但他只是说了一句。便无法相劝。只能皱着眉不语。

倒是陈贵谊道:“此事原与丞相无关。丞相出面。本意是好。一则是为了免得天子大动肝火。二来也是为了维护士林颜面。可这世上。颜面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争地。那些人如今豁出颜面。他们不敢去逼官家。便来逼丞相。岂不是要陷丞相于不忠不义之地”

确实如陈贵谊所言。经过赵与莒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地手段。士林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分裂。先是东胜洲地黄金白银让一部分头脑灵活的士大夫将注意力转移到发财大计上去了。接着又是建孔庙与给儒生补贴情让儒林发生争议。而衔阶品评制的推出将最不为利所动的儒家大师也推入了旋涡之中。如今还能够联合起来施加压力的。只剩余士林中最为保守也最为顽固的一批人。他们偏偏又畏于赵与莒的声望与权势。不敢直接与皇权相抗。便将魏了翁赵葵等人推上前台。这样做的话。胜他们则有利可图。负则是当权的魏了翁赵葵等承担最大的责任。其用心。只能说是卑劣。陈贵谊是明白人。对于权谋之术。比魏了翁看得更透。故此能直截了当地说破他们。

魏了翁心中还是有些犹豫。他始终以君子自居。因此有些不忍。

“事已至此。相公还犹豫作甚”在众人谈了好一会儿之后。余天赐终于出来发言。当初是他一手将天子从民间寻来荐与史弥远。这使得他有了如今的富贵。因此他的立场是非常坚定、毫不动摇的。那就是紧紧绑在赵与莒的战车之上。他凛然道:“天子主政十四年。所作所为有目共睹。若是这般天子也算无道。那么尧舜禹又有何道那些说天子坏了儒家道统的。不过是因为天子主持官制改革。可能会断了他们富贵之路罢了他们碌碌庸吏。若不被断了仕途。有才有德的贤者如何才能上位”

“相公为丞相。乃天下之丞相而非竖儒之丞相。几个竖人骂相公要好。几个竖儒在相公院中哭泣。总比天下人在自己家中哭泣要好。何去何从。一言可决。相公何必再犹豫”

魏了翁心神一凛。凝视余天赐好一会儿。然后拱手行礼:“诺”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三五五、海外风云

炎黄十三年的冬天,对于某些人来说比起往年都要冷。才过了十月,便是一片凄凄惶惶,身上穿着厚厚的新棉袄,也挡不住那刺骨钻髓的寒意。

方知行咂了咂嘴:“风向转了啊。”

前几天还是温暖的南风,现在就是凄厉的北风了,呼啸而来的风,将临安城中那些落叶树的叶片尽数卷落,几乎是一夜之间,临安城的街道上便铺就一层厚厚的叶毯,让负责环卫的小吏肝火旺盛。

方知行自然不是负责环卫的小吏,他肩负使命,跟着林夕的舰队去了一趟东胜洲,回来之后叙功,他再度升职,这已经是三年之中他的第二次升职。同僚们虽是羡慕,却也知道这是他拼着性命赚来的功劳,倒无人以为不公。

今天对他是个好日子,家中老父见他跑了东胜洲一趟还定不下心来,便为他说了门亲事,今日便是迎娶之日。方知行对此是可有可无的,他也需要一个女人来主持家中,现在他官职渐高,见识又涨,早不是当初在家中可有可无的角色,有个人女在他不在家中的时候看着他辛苦赚来的家当,也免得兄嫂找这般那般的借口将之夺去。

按着大宋规矩,象他这样还未与兄长分家的,所赚来的家当自然是有兄长一份。他哥哥倒还要些脸面,可嫂子就多,总是盘算着如何能多占些便宜。特别是他自东胜洲回来之后。无论是他分得地黄金白银,还是官家的赏赐,都让他嫂子眼珠险些突出来。

吹吹打打的花轿队跟在他身后,他脸上虽然带着笑,神思却飞驰天外。\\别人大喜的时候都是那般高兴激动。可他却觉得无聊。

一张昨天的大宋日报被风卷着吹起,飞到了他地身上,旁边地随从立刻将那报纸拿开,但方知行还是看到了报纸上的大标题:天子钦定官制改革

这对于某些人来说,应该就是天变的原因吧。方知行无趣地想。

前些时日。他手下的密谍盯着朝堂上的百官很紧,源源不断地将官员们会面、谈话乃至宴饮时地牢骚话都送到他这里来,他经过汇总之后再送到顶头上司也就是霍重城那里。看着那些百无一用的士大夫们上窜下跳,仿佛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方知行就觉得无趣。这些人连阴谋都不会弄,除了仗着声势之外。几乎是一无是处,当别人的声势比他们大的时候,他们又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花轿队正前行到十字路口,突然方知行眼前一亮,勒住了马。

这是天子恩典,许婚嫁之时新郎倌在御街上骑马,除此限定的速度奔跑。方知行一勒马。跟着他地鼓吹队和轿夫也停了下来,他们看着一大队人从面前经过,那仪仗声势,分明是天子御驾。

然后方知行看到随扈的霍重城,见着自己倚重的部下,霍重城朝他点了点头,做了一个手势,方知行明白,那是霍重城晚上到他家吃喜酒的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