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329

分节阅读 3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都比得上百姓家中装衣衫的大箱笼,每个箱子里都是黄金、白银和宝石,在最初的震慑之后,众人接下来的便是数有多少口箱子了。

“那一天整个港口都疯狂了,所有人一辈子看到过的黄金白银和宝石加起来,也没有那一天看到的多我一个箱子一个箱子地计算,一个有二十大箱子的黄金,五百大箱子的白银,还有数以十计的箱子的宝石以每个箱子两百宋斤计算,这里的财富,足够买下整个世界”

一个在现场的大食商人当夜用颤抖的笔记下了他所看到的一

修改加入:发了笔大财啊有组织的军队掠夺,比起探险者的个别行动,就是要有效率,嘿嘿。

注1:1502年到1660年间,西班牙人从美洲掠走的黄金白银分明是200吨和18600吨,未被登记在册的不计其数。而宋人此次自美洲掠来的,是积累了两千年的财富,这个数据,应当不算多吧。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三四七、财帛动人心

大宋时代周刊被查封之后。这份在大宋发行量最多的报纸就成了过眼云烟。这是士大夫们的底线之一。赵与莒心知肚明。因此并未干涉刑部查抄周刊公署的事情。于是这家大宋最早的报纸寿终正寝。但赵与莒并不愿意就此放弃对于报刊的支持。从邓若水那里的知他将后事托付给了吴文英之后。赵与莒便将吴文英找来。又将正在试验新发明的文瞳召来。二人与邓若水都是甚为密切的。听说有办法可救邓若水一命。哪里有不竭力去做的

于是。一家新的报纸大宋日报新鲜出炉。全部人手、销售渠道。都是继承的原来周刊的。如同曾经被查封而改头换面的武林秘闻一般。而第一期日报的头版头条。便配上了产生巨大冲击力的图片新闻:天子亲临华亭府。迎接满载而归的远洋英雄。

自从文瞳在周刊中使用板画来图解新闻之后。各家报纸也都配上了板画。板画甚至成为一门新的金石技艺。为一些风雅之士所追崇。但板画写意。而此次日报上的画面却是写形。仿佛将当时的情景完全不差的记了下来一般。

这便是照相机的功劳了。这几年来。大宋的化学发展极为迅速。溴化银在几年前便能于试验室中提取。赵与莒在流求高等学堂研究所给他的报告中的知此事后。立刻便开始命人着手研究利用溴化银的见光分解特性来研制照相机。他将整个五十余人的研究小组都搬到了临安。为的就是就近指导。而且终于在三年之后。研制出了第一台可以携带的照相机。溴化银的曝光时间要短。不到两秒钟。对于摄影来说。这是可以接受的了。

这个发明赵与莒原本想等到更成熟一些再拿出来。毕竟现在的照相机还非常昂贵。一台的成本就有上千贯之多。但恰恰此时林夕的东胜洲远征舰队回到流求。在流求休整时派人来报告。他便想到利用此事来转移士大夫们的注意力。

赵葵看着门房送来的报纸。报纸上那张大图片中。虽然只是黑白色。但天子微笑着紧握住林夕手的模样。还是栩栩如生。他用力挤了挤自己的眼睛。再用心去看。确认确实是天子之后。他喃喃的道了一句:“鬼斧神工。鬼神莫测”

这是一种全新的图样。它所带来的冲击。几乎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即使是赵与莒自己。看到日报上自己的相片时。也不禁端视良久。

“当真是与陛下一模一样这这是哪位国手的妙笔”

端庄如谢道清。也禁不住失了仪态。在赵与莒面前惊呼道。

“着实了不的文瞳印影这是何意”耿婉问道。

作为这世上第一张正式的新闻图片。赵与莒当然要向他的妃子们炫耀。因此不仅是谢道清、耿婉。杨妙真与韩妤也在此。众人无不啧啧称奇。耿婉看的图片下方的那四个字便问道。

“文瞳是个人。印影便是印下这个影子。”赵与莒笑着解说道。

初时看到“印影”二字而不是摄影。赵与莒有些不适应。但仔细一想。“摄”这字现在可不能乱用。若是被人认为是摄天子魂魄。文瞳立刻又是一桩大罪过。

这世上总有些人。办好事情比较难。可给别人脚底下绊子背后捅刀子却是最熟练不过。哪怕他们没这个心思。心中的暗活儿也会不由自主的施展出来。

赵与莒评估过。经过他十几年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再加上他有意的引导、助推。现在的大宋。并不只是象刚进工业革命十多年的英国。相反。倒有些象是完成了工业革命、处于宪章运动之前的英国。不过。大宋比英国要强的是。由于官府的努力和读书的传统。无论是自耕农还是新兴工人当中。识字率都要远高于英国。

这将奠定大宋将来腾飞的基础。赵与莒相信。仅凭借他是这世上义务教育制度的制订者和执行者这一点。他就可以永载史册了。“官家。这文瞳似乎就是以前给大宋时代周刊制板画的那人吧”韩妤问道。

她话一出口。便自知失言。这些日子。周刊是皇宫中的禁忌。虽然赵与莒并未因此怪责哪个人。可大伙儿都觉的。被周刊这样捅上一刀。天子肯定是伤透了心。并没有谁知道。赵与莒在内心中其实是赞同赵景云四民观点的。

“正是此人。我已经召他入宫。准备与诸位爱妃一起合影。把咱们家的孩儿们也都召来吧。咱们来一张全家福。”赵与莒兴致很高。笑着又道。

赵与莒的全家福人口可不少。原本历史上的理宗皇帝子息不多。而且多有夭折。现在则不然。他如今除去长子孟均、长女银铃之外。还有三个皇子与两个皇女。四子三女都甚为健康。长子孟钧如今已经有十几岁。正是叛逆心重的年纪。不过赵与莒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把他的叛逆心与好奇心引到了合适的的方。这小孩儿对于智学极感兴趣。却没少揪那些教他义理经书的老学究们的胡须。他最拿手的便是机械。每日倒有大半天时间跟在工部萧伯郎的身边。前些时日还自己组装了一只机械表。

这张全家福很快就被冲洗出来。放大之后被挂在福宁宫。算是每天提醒赵与莒。在忙于政事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家中的亲人。他能够忙里偷闲。与大宋日报横空出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份报纸。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大宋时代周刊的改头换面。可是有先例在前。谁也不好多说什么。而且现在整个大宋的焦点都在随着远征舰队回来的金银珍宝上。谁还有闲功夫去理会一家报馆

毕竟。这一趟远征的收入。足以让每一个人疯狂

不完全计算的话。此次远征带回来的金银。按照如今的市值比价。大约价值六亿六千五百六十万贯在经济高速增长十余年后。如今大宋的一年财政收入。也不过是这个数字还略低一些。而实际上。因为黄金与白银作为储备金属。并不直接进入市场上流通。而纸币又在不停的稍稍贬值。所以价格比起这个还要贵些。

即使是赵葵这样热切的想将邓若水与赵景云缉捕归案的人。想到这个数字的钱钞也是面红耳赤心头发热:有这一笔钱入库。朝廷可以办多少大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