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272

分节阅读 2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见学术的门户派别而分成几个势力,都是很正常地事情。故此郑清之第一个出来阻挠耶律楚材,谁都不会觉得意外。让众人意外的反而是他一战即走,未与耶律楚材继续纠缠下去。

赵与莒的鼓掌声中,群臣才恍然,郑清之虽然看似在政策争论上败了,却反而在皇帝心中获得加分,因为郑清之展现出来的风度,证明他是个有宰相气度之人。当今天子原本就英明而有主见,不需要太有才华的宰相执政。要的。原本就是能调和君臣气度宏阔的辅臣。象崔与之便是最好地例子,他与天子能群臣相得,靠的并不是他能制定什么好的政策,而是他在处理天子与百官关系上展示出地高明手段与灵活地方式。

更有些大臣回想起大宋时代周刊曾经刊载的天子撰文,以为王安石变法失利原因,故然有王安石本人地,也有那些反对他的君子地。道不同虽不相与谋。却并不意味着要阻挠要掣肘。

“此为君子之争也,当为后世之范。”果然,在群臣静下之后,赵与莒为郑清之与耶律楚材地争执做了定论。

有了天子这定论,其余原本要极言激谏反对耶律楚材之策的大臣便要三思了。此时若毫无风度地去大骂耶律楚材,甚至于伏阙请斩之以谢天下,结果都是把自己推到刚愎狭隘的境地中去,故此,他们的反对虽然还是激烈,却未曾群起而攻,连说话反驳的机会都不留给耶律楚材。

比起他们,耶律楚材准备甚为充分,他不仅有完整的如何推行这三项募钱之策的步骤,而且还有大串大串经过调查得来地数据。这些数据的说服力是无庸置疑的。到得后来,对于是否推行这三策。众人的意见达到了高度一致,那便是这三策利大于弊,理当试行。还存在争议的,便是推行这三策中如何尽可能避免或控制其自身地弊端。

这次博雅楼的小朝会,算是开了一次先河,自此之后,大宋朝会时无谓的义气之争少了,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天子喜欢有风度和气度的大臣,那么大臣当中绝大多数便会注意自己的风度与气度。崔与之私下里曾对赵与莒说道,若是包拯还在如今朝堂之上,那么他很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原因便是他太没有风度。

耶律楚材最后是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博雅楼,此次政策之争,他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机智和辩才,同样也展示了上佳的风度。他原本就仪表堂堂,言谈举止都可谓风度翩翩,故此群臣对他都是赞誉有加。有些与他关系比较亲近的,甚至在出了皇宫之后向他小声道贺,他也不曾自满得意,表现得谦逊有礼。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耶律楚材将成为大宋政坛上地一颗新星。而他自己对此泰然自若,赵与莒早在将他外放之前便曾和他有言,他对自己将来地前途看得非常透彻,他知道自己最重要的还是做出实事,积累起勋绩与声望。

炎黄三年十二月十日,就在大宋百姓地注意力都集中在中原地区的大战时,大宋时代周刊等刊载了耶律楚材撰写的三策文章,这篇文章当时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因为这个时候,小道消息中已经有传言,金国连派了十二位使者南来请和。

修改加入:历史类月票争夺真是激烈昨晚被大伙送上第六名,还没有坐热倾刻间又被赶了下来。维持了四个月每天八千字以上的更新,给诸位看官带来了一些阅读的欢乐,再忙的情况下也不曾中断凭着这些苦劳,本月的最后两天,恳求有月票的看官用月票支持本书,象这次这样离分类前六如此近的机会,以后不知还有没有。

注1:包拯曾极言进谏,当时天子为仁宗,二人都固执己见,争执中包拯不知不觉甚至登上摆放御座的台阶,口水都喷了仁宗皇帝一脸,仁宗皇帝最终无奈地听从了他。因为某个阎王殿和焚化部的缘故,电视里到处都是奴才辫子戏,有人就以为古代皇帝都是满酋胡虏那样的奴隶主了。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二八七、天下板荡忠臣死

“砰”

一个精细的瓷瓶被扔在砖面上,价值超过五十贯的瓷瓶立刻粉身碎骨,而跪在地上的宫女内侍都瑟瑟发抖,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前线战事不利,金主完颜守绪连着十余日都肝火旺盛,杖死了四个服侍他的内侍和宫女,摔了二十多个瓷器,打翻了六张桌子。他原本以明君自诩,待下向来算是宽厚,这段时间里实际是郁闷得不行,方有这般举动。

先是伊喇布哈,接着是武仙,分别在青龙堡与徐州吃了大败仗,攻取徐州,夺得宋人的技术和财富以资国用的打算,已经彻底破灭,现在他面临的是宋人的报复。

最让他失望的还是蒙元,在伊喇布哈与武仙先后传来的密奏中,都将蒙胡的嚣张无礼大加抨击,武仙更是将徐州之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了蒙元头上:孛鲁的狂悖无谋,严实的狡诈阴险,蒙胡的贪婪愚蠢,这些都是失败的原因。

完颜守绪对失败的原因没有任何兴趣,他关心的是该如何处置目前的局势。都元帅完颜合达手中只有五万人,自保尚且不足,更别提去援救被围在永州的武仙,而从国家其余地方调集兵马,也只不过是拿些摸惯了锄头的农夫强拉来充作战力。

“二十万人竟然被宋军六万围住荒唐,荒唐”

想起军报中所说,完颜守绪脸上就浮起异样的艳红,忍不住咳嗽起来。

他并不知道,武仙的军报中,六万宋军已经是夸大了的数据。

“完颜平章求见。”他的怒火尚未完全遏制住的时候,一个内侍颤声来报,这给他找到了发泻怒火的口子,他飞起一脚,将那个胆敢打断他思考的内侍踢开,恶狠狠地道:“来人。拖下去,杖毙”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那个内侍声嘶力竭地求饶。但他地同伴根本不给他时间。一个拖着他出去地内侍还用布塞住他地嘴巴。同时心中暗暗庆幸。

按着往常地惯例。杖死了这个内侍。也就意味着至少两三天内陛下不会再杖毙别人。他们算是暂时安全了。

完颜守绪听得外头传来地叭叭地声音。心情畅快了些:无论如何。他还是这个帝国至高无上地皇帝。他地命令。谁也不敢违抗。

就在这时。他听得外边地喧哗声。刚刚泻下地怒火腾地又升了起来。他抓起一个瓶子正要再摔。突然心中一动:“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事情。”

被他示意地内侍心胆俱裂。却不敢违背。忙不迭跑出去。出大殿下台阶时因为心情紧张。还把自己绊了一个跟头。但他顾不得疼痛。跑到喧哗之所。过了片刻。他战战兢兢地又跑了回来。一入殿便跪倒在地。不停地叩头。完颜守绪见他这般窝囊模样。心中更为烦躁:“快说。出了何事。不说便杖毙”

“陛下完颜合达平章说有紧急军情求见”

在得知武仙被围、宋国的荆襄军区又攻入南阳之后,完颜守绪先是命完颜合达救武仙,两次救援都被击退后,他便召回完颜守绪,同时下诏勤王,想借着这最后的力量固守汴梁。当初他决意伐宋时,完颜合达未曾苦谏。故此现在陷入困境之后,完颜守绪忍不住便牵怒于完颜合达,若时当时他力阻自己,自己岂会犯下如此大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