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265

分节阅读 2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货商市营业地前三日,交易额便高达让人震惊地二十二万贯,因为开业打折地缘故,来购物地人几乎挤破了商市大门最后统计的结果,进入其中地客人数量是十万人次。对于人口过二百万的临安来说,这并不算是太好的数据。但对于一家商市而言。却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在之后的一个周末休息日里,先施百货更是创下了日交易额十五万贯、日客商流量十万的惊人数据。

百货商市的出现。对于大宋商业来说是一个创举,而且其巨大的客流量,也使得御街左右的一些商铺不得不选择加入其中,在先施百货商市中租上一个柜台铺面,比起在御街上租一个铺面要便宜一半左右地价钱,客流量更多一些。

李一挝回到家中时,马车上已经放着一辆装好了的自行车,作为购买第一批自选车的优惠,他还得到了一个给车胎打气用的气筒,回得家中,他却没了在街上的兴趣,将车与气筒放在库房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他不是很喜好读书,他的“书房”更大程度上是作为装饰所用。懒懒地坐在太师椅中,他的视线停留在一件小饰品上,那是一座炮台,上面有樽大炮,他看了良久,连于织娘来到他身边都不知道。

“官人可是想重回战场了”于织娘轻轻抚着他的肩膀,微笑着问道。

“啊”李一挝回视着她,神情有些恍惚。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二八零、风雷再起会九州

“快快快”

李邺抹了把汗水,兴奋地望着前方,神情非常紧张。

这几年京东、淮北发展得甚为迅速,这块大地的地下,埋藏着众多的宝藏,为了将这些宝藏运出来,淮北、京东屯田使刘全和赵子曰,先后修建了许多简易公路。那段时间里他们手中有的是人力,忠义军的彭义斌也乐得用手中打仗派不上用场的士兵换取淮北京东的钱钞和物资。他们甚至修了一条混凝土硬化路,从徐州通往大名府,所经过之地,将一座座大农场串联起来,这条路也是将京东农产品运到徐州进行加工的主要通道。

现在李邺与他自阳谷搬来的援军便是行驶在这条大道上。

这支部队总人数是九千人,实际上是近卫军与忠卫军的混编新军,采取新式军械与训练方式,用时两年有余才练就。这也是赵与莒为这个冷兵器时代准备的掘墓人,他们中有三千人装备敖萨洋与欧八马联手制造的“武穆零三”,这是大宋军方最为机密的代号,“武穆”是它的名字,“零三”代表它的定型时间是炎黄三年。另外六千人则装备大盾、长枪和腰刀,配备有一支十五门野战轻型炮的三百人的炮兵小队,整个部队有四千余匹骡马,六百辆大车,这些车的轮胎都使用了橡胶,这使得它不仅更能防震减震,而且速度比起木轮或者铁轮都要快捷得多。

这也是这个时代最为奢侈的一支部队,总人数不足万人,但是他们装备花费的价钱,超过一支满编十五万人的精锐禁军,而其中骡马的普及,又远胜这个时代任何一支步兵,使得它具有其余步兵无可比拟的机动性。

当然,这也给这支部队的后勤补给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过现在对于李邺来说,这些压力不算什么问题。他们行驶在大宋境内,沿途都有兵站进行补给。所以他可以拼命催促,让这支部队快速行驶,赶往目的地。

“这橡胶车轮就是不同。”看着逶迄的部队,他心中暗想。

橡胶是当初流求探险队从东胜洲带来地诸多种籽之一,当时带来的时候。大家很奇怪赵与莒为什么强调要这玩意儿,在他们看来,与可以充当粮食的土豆、玉米和蕃薯相比,这个玩意儿实在是没有意义。而且它的生长周期还长,在苏禄、麻逸种了五年之后,这东西才算长成,而到了今年,也就第七年,才能正式大量割胶。好在自一年多前。敖萨洋便领着一支由三十余名最出色的流求高等和中等学堂学生组成的研究员队伍,根据赵与莒地指示对它进行研究,为此提前从刚长成树的橡胶树上取了数百斤胶。做了几百次试验之后,终于研究出了正确的硫化方法。

硫酸对于大宋现在的工业来说,是一项宝贝,当初在流求冶炼黄金时,赵与莒便注意对矿石中硫酸的提取和储藏,这也是敖萨洋喜欢的试验原料之一。目前来看,橡胶工业所需要的硫酸并不缺少,真正缺少的还是对橡胶的大规模利用。孟希声在骑过自行车之后,立刻决定在苏禄与麻逸开辟千万亩橡胶林。他对于这种物产地前景非常看好。

“只算军用车轮,便是大大的一笔了,这个孟希声,倒是个好算盘。”李邺心中暗想。

“参领。离徐州还有五十里。最近地兵站说了。蒙元游骑近来活动频繁。与我军侦骑打过数次。互有损伤。”

他还在想着橡胶轮胎地时候。一个斥侯过来禀报。李邺有些无聊地挠了挠脖子。冷笑道:“就怕他们不来寻我们晦气。”

顿了顿。他又道:“打出我地旗号来。我这里引来地蒙胡越多些。重德那边地压力就越轻些。”

“参领想地不是秦参领处减轻压力吧。”

敢这样说他地。只有石大勺了。这厮整日没个正经儿。除非战时。平常时刻见着主官也是一副无所谓地模样。与当初李一挝手下地吴房倒是天生一对。他扛着“武穆零三”。肩上跨着皮带。神采飞扬。仿佛他才是这支部队地首领。在他身旁。宋思乙眼睛有些眯着。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睁开。让人见了便好笑。

“不是减轻徐州压力还是什么”李邺笑道。

“分明是参领想故伎重施,再诱蒙胡来一场决战。”石大勺撇着嘴:“我若是蒙胡,死也不会再上当。”

“思乙,你说呢,若你是蒙胡,会不会上当”李邺哈哈笑道。

“不知道。”宋思乙低声回答,仍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