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263

分节阅读 2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诏,乃实践躬行也。”

赵与莒微微一笑,这是古代版地“实践是检验真理地唯一标准”,他拿出来,原本就是为了批判自董仲舒以来以圣人之言语评判是非的错误倾向。真德秀用这句话来解释朱熹地格物致知论,倒是把原先这种观点的谬误破绽尽数改过了。

“真景希第二篇文乃是气化万物论,这倒是张子厚的关学了,真景希是看了其弟子李仕民带来的流求初等学堂炼化教材而写的,这厮在自家家中竟然仿着炼化所说做实验,引得府邸大火,烧了三间屋了。”崔与之说到此处不禁笑了起来:“真景希虽是迂人,却也是妙人。”

这个消息赵与莒在霍重城的密谍奏报中见过,只是当时未曾细想,现在想来,看来这位理学大师竟然要从这社会学转到自然学科上了。他也不禁笑道:“真景希在这气化万物论中说了什么”

“虽是借了张子厚关学与朱子理生万物之说,合二者为一,不过又有所创新。真景希以为,万物变化枯荣自有其规律,人当以此规律为己所用,创福于国民,不可空谈心性义理陛下,真景希说的虽是委婉,实际却是承认智学中学以致用的那些言论呢。”

赵与莒默然半晌,真德秀这个理学大家能承认“智学”中学以致用的观点,并且接受自然科学,这实在是他取得的一大进步。无论他愿不愿意,都必须承认,这个时代的理学家们是相当好学好思的一伙聪明人,若他们能认识到“学以致用”,兼蓄智学,那么对于壮大他所培养的新势力,会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真景希第三篇乃是内圣外王论,陛下,此篇文章,臣建议陛下抽空可一读之。”崔与之又道。

他一边说一边自炕旁拿来一折纸,赵与莒接过来一看,除了真德秀自己写的内圣外王论之外,还有一些用小楷写的批注评议,看笔迹,都是崔与之自己在看完真德秀之文后的点评。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二七八、温补羊肉定四策

真德秀的这三篇文章在江淮国闻上的发表,立刻召来激烈的争论,原先团结在他身边的理学家们发生了分裂,顽固保守者斥责他是“离经叛道”,“朱子逆徒”,“迎上而失本,媚俗而忘真”,当初史弥远一党给真德秀强加上的“真小人”外号,再度被拾了出来,只不过这次以“真小人”骂之者,乃是当初他的同道之人。但理学大部分成员则盛赞,真德秀这三篇文“穷究天地人之道,后世学问,尽在其框架之中矣”,而其中内圣外王论又是集其大成,将儒道理学,阐发到了极致。

在真德秀的内圣外王论中,很明确地提露出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儒家的圣与王应该是分离的,虽然孔子与旬子的门徒,都认为他们二人学问品德堪称至圣,他们在政治地位上也应该为帝王。但事实上,自古以来帝王没有谁学问品德如此二人者,而此二人终其一世也未能得志,更不要提成为帝王了。若是二人成为真正的帝王,那么必然不会有他们的“智王”之历史地位。

故此,就个人而言,对内追求自己内心的“圣”与在外用近乎功利的手段践行“王道”并不矛盾,积极进取刚健有为才是内圣外王之道,而不是那些只穷性理的自闭。就国家而言,强调仁、礼这个内圣与推行法、术这个外王也不矛盾,唯有如此,才可至于大同。就对外而言,强调对本国百姓的仁德与对外扩张也并不矛盾,这才是内圣外王的本意,而自汉唐以来君主重外国胜于重国内,视外国人如尊长,轻贱本国人如豕犬的作法,是对“内圣外王”的彻底否定,其结果便是五胡乱华与安史之乱。

真德秀这篇内圣外王论所引起的争议最大,便是赵与莒看了之后。也不禁目瞪口呆,好半晌无法言语。

四年时间,在这激烈的变革大潮中,真德秀终于醒悟过来,认识到理学的局限之处了。

当他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时,崔与之大吃大嚼地忙得不亦乐乎,赵与莒带来的火锅已被这老儿扫荡了大半。见天子缓过神来,崔与之笑道:“陛下,臣多谢陛下赐食了。”

“这羊肉火锅最为温补,冬日吃了再好不过。你给朕留点”赵与莒作势喊着,举筹从崔与之筷子上抢了一片羊肉来。

“陛下富有四海。内库积钱如山如海,还怕吃不得羊肉,来抢为臣的”崔与之放下筷子,不顾火锅还烫着,直接将盆都端了过去:“这是臣地。臣的”

“好好好,别这般别这般”

他不怕。赵与莒却有几分担心,若是泼了那一锅热汤全倒在崔与之身上,这个老臣恐怕要成为第一个被火锅烫死的了。他放下玉箸,端坐身躯,摇了摇头:“朕的内库空了,崔卿,就可怜朕一下,莫再打内库主意了。”

他说内库空了不是虚言,修建临华铁路所耗费的钱钞,都是从他的内库出来的。总共数额近千万贯。第一条铁路建筑费用总是比较高地,而且在迁地补偿中。他又无意去与百姓争利,补偿得相当丰厚。除此之外,他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数目也甚为惊人,一年总数高达数百万贯。另外,投到建康府的数百万贯也暂时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占用了他大量的资金。流求很赚钱,他幕后控制地产业也很赚钱,但这些钱有的要用来扩大再生产,有地要用来支持其余方面建设,因此,曾经是最有钱的天子的赵与莒,现在身家还当不了鼎盛时的十分之一了。

当然,象临华铁路,现在已经开始为他赚钱,每日送往临安的大量洋货方物,还有往来于临安华亭府之间地客旅商贩,每天都要给他赚来超过万贯的利润,而且这个利润还在不停地增加中。但赵与莒考虑到前线战事,不得不节约开支,不再敢四处投钱。

“崔卿,真德秀这三文一出,仕林以为如何”赵与莒又将话题转到了真德秀身上,真德秀地这种转变,实在是让他吃惊,他虽然有改变真德秀看法的准备,可他能够这么彻底地转变,让赵与莒又不禁有几分疑问。

“仕林那自然是开锅了。”崔与之按住胡须,免得让自己花白的胡子上沾上油污,又夹了一块羊肉,慢慢地说道:“陛下,如今江淮国闻已经彻底分裂了,一些人从楚州出走,据说准备去成都,说是要在成都办另一份报纸,名字都起好了,叫什么圣人正义以学术杀天下人,便是如此,哈哈。”

从崔与之的话语中,赵与莒听出他对那些离开楚州的人很有些不满,连崔与之这般好脾气之人都心生不满,那这批离开楚州去成都的,必然是些最为不逊者。赵与莒摇了摇头,笑道:“让这般子秀才做些实事,知道柴米油盐来之不易也好。没了真德秀支持,我倒要看他们这圣人正义能办几期出来。”

“陛下说得是,让他自生自灭罢。”崔与之也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