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246

分节阅读 2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雷甚是心痛,但却无法追究李锐之责,因为当初他要李锐造炮时李锐便有言在先,流求铸炮用的钢材质上佳,而且所用的都是器械,故此才能较为安全,蒙元用手工铸炮,材质又不过关,爆炸在所难免。

故此,李锐的回答颇让拖雷失望,他扬眉正要再问,李锐又道:“虽然不能造出与宋人一般的火炮,但也不至于炸膛,不过射程定然没有宋人远,而且只有实心弹。”

“能用来攻城便可”拖雷听了大喜。

他看了看其余众臣,首先点了孛鲁之名:“太师意下如何,觉得李锐所言是否有理”

“当然对。”孛鲁毫不迟疑地道:“我们才开始重新卖羊毛给宋人,要从他们那换取各种财富,再用这财富招揽草原上的部族,怎么可以现在半途而废”

上回拖雷问李锐如何积攒财富,李锐推到孛鲁头上,而孛鲁给拖雷的建议很简单,便是与宋人贸易。虽然现在两国之间边贸断绝,但幸好还有一个高丽位于中间,孛鲁用俘虏的高丽商人为中介,与宋国商人搭上线,这几个月来,宋国的各种奢侈品和茶、酒、香料等等生活用品,都源源不断地运了过来,换走蒙胡积累了两年的羊毛、皮货和在辽东、高丽弄到的野参、东珠、鹿茸等等。凭借这些奢侈品,拖雷成功地稳定了帐下各部,并开始推广汉制,在草原迁来的诸部中教授宋话汉字,还准备在九月时开始大元第一次科举。

若是现在就开战,那么这条贸易路线只怕会断绝,对于拖雷而言,这是件很让人生厌的事情。

另外,手中有大量宋人的奢侈品,拖雷很自然地将手伸向不属于他的草原诸部,他通过这些财富,零零散散已经又招来几个草原部族。故此,对于拖雷来说,现在这条贸易路线与李全的辽阳屯田一般,是不断向他输送营养的鲜肉,绝对不能放弃的。

听得孛鲁的话语,拖雷又点了点头,再问其余重臣,发现众人的意见空前一致,便是要与金国结盟,但不是现在,须得等九月之后天气转凉,才是最好时机。

“那便等秋后,那时草色枯黄,马儿正肥,天气凉爽,是我们与宋人决战的最好时机”他最后决定道。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二六一、愿将铁轨致天下

退朝之后,李锐回到李全的府邸之中。

以他现在的身份,原本可以有自己的府邸,但是李全坚决不同意,说他们亲族原本便少,若是二人都单独开府,家中实在是冷清得不象话。故此到现在为止,李锐还是住在叔父家中。

李全给他找来几个仆人使女,既有原本居于辽东的各族,也有自高丽掠来的高丽人,使女都是美女,但李锐对他们没有什么兴趣。回到自己屋中之后,李锐再没有在大殿上奏对呈辞的潇洒,相反,他打发走仆人使女之后,双眉紧锁,目含隐忧。

那份大宋时代周刊被扔在桌上,窗外的太阳光正照着它,将它染成了金黄色。

没过多久,屋外传来脚步之声,这并未出乎李锐意料,紧接着,他听到李全的声音:“锐儿在么”

“叔父。”

与李全见过礼,将李全请入上座之后,李锐在下首陪着。与他神情不安不同,李全满面春风,今天李锐的表现着实出色,下朝后他晚回来,原因就是刘黑马、史天泽等人向他祝贺,说他后继有人。故此,最初时他没有注意到侄儿神情的不安,而是笑着道:“锐儿,今日朝会着实出彩,便是叔父我也不敢相信,这指点江山的便是当初那淘气的侄儿。”

“叔父谬赞了。”李锐并未因为叔父的称赞而表现得欢喜,相反,脸上苦笑更浓了:“今日之言,虽是侄儿心中酝酿已久的,但是,侄儿总觉得事情并无如此简单。”

李全也深以为然,宋国天子实在是他从未遇到过的对手,不到十岁时便开始布局,从他手中将无数红袄军带走,登基以后除史弥远灭铁木真。当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玩弄天下英雄于股掌之间。

“况且”李锐又看了看李全,然后压低声音道:“叔父与孩儿手中都无兵权,孩儿之策若是得成,立首功的也是那结手绾兵权的大将,若是不成。孩儿这献计之人便是替罪羊了。”

李全双眉微扬,他号称李铁枪,对于冲锋陷阵原是有着本能的嗜好,但现在却转职成了文官,若是在大宋,这是了不得的大喜事,可是在大元,文官地位明显不如武将。

确实如李锐所言。若是真与宋国交兵。那么手中有兵权地严实、刘黑马、史天泽等人功劳会远在他这样辛辛苦苦屯田供应粮草地人之上。经过这几年地事情。李全虽然更为冷静成熟。却不意味着他已经放弃了功名利禄之心。相反。他功名利禄之心更加地强烈了。只不过被他很好地掩藏在心底罢了。

而今。李锐地话象是掀开了火山山头。露出里面翻滚沸腾地岩浆来。

“依你之意”李全有些犹豫地问道。

“侄儿也一筹莫展。若是有办法。侄儿便不须在此伤脑筋了。”李锐苦笑道。

人力毕竟有时而穷。李锐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有解决办法。顿了顿。李锐又道:“好在如今天子听进了侄儿地进言。将时间推迟到天冷时节。九月与金国会盟地话。那么最快也得到十一月黄河封冻之后才出兵。来有半年时间。叔父使些劲儿。或许还可以拿到兵权。”

李全点了点头。如今只有如此了。

“不说此事,叔父,九月便要开科取士。孩儿虽是督办此事,自己却不懂那劳什子的经书策论,叔父手下那唤李治地,何不调与孩儿使唤”

李全屯田颇有功绩,与他手下这个叫李治的人分不开,此人原是金国官宦后裔,蒙胡南倾后一度逃至河南,后又回到河北老家隐居求学,曾当过一任县令。在铁木真大举南侵时被掳去。李全得知他精于计算大衍之数。便将他要来帮助自己。听得侄儿这样说,李全微微有些犹豫:“这几年来为叔屯田有功。多亏此人,锐儿,若是你要去了,为叔这边当如何是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