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230

分节阅读 2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消息让拖雷有些失望,向金国展示善意,把主要精力用于统合、消化目前控制的地盘与人口,将大宋列为头等需要防备和削弱的敌人,是他建国之后提出的方略。可这与金国和解地第一条便遇挫了。拖雷眯着眼睛。好一会儿之后,他才笑道:“无妨。他不是直接拒绝,那便是有意思了。”

“陛下圣明”

说话的人是耶律秃花,在铁木真死后,诸子争执中,拖雷是最为倾向汉化者,故此契丹、女真和汉人多依附于拖雷,而草原诸部则大多为其余三子分去。耶律秃花甚至在拖雷登基之后,更是被封来右丞相平章天下事,凡内外方略,拖雷多向其探问。

他在金国多年,熟谙金国政事,完颜守绪其人,他也有所知晓。拖雷让严实遣人带给完颜守绪的口讯,既然未被直接拒绝,那便是有商榷的余地,或者金国上下尚在迟疑。

他沉吟了会儿,然后道:“陛下,大汗不幸为宋蛮所乘,虽然金国与我世敌,但宋国却与陛下有杀父之仇,而且如今宋国国势日上,金国迟早为其所灭,金国如今国主完颜守绪颇有智计,想来也知此事,陛下下派使者去,展示诚意,料想金国会应允的。”

“朕知道”拖雷微微颔首:“若是能得回父汗遗骸,朕便可以以此功绩号召草原诸部,重整大军,再与宋国皇帝决一死战”

“先得收拾了高丽,免得背后掣肘。”李全提醒道:“陛下万勿心急,台庄之败,实是臣心急切所致,陛下不究臣之臣状,臣心中却不自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陛下须得有万全之备,再南下不迟”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二四四、黄金万两火车响

这个秋天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季,自从引入并推广流求新物种之后,大宋的粮食产量便逐年增长,如今米价比起平常年份要降了两成,若不是官府出面大量收购粮食,维持其价格稳定的话,丰收伤劳之事只怕难免要发生了。

“呵呵,今日天气不错。”

大朝会即将开始,众人在大庆殿前等候的时候,魏了翁笑嘻嘻地对薛极说道。

薛极狐疑地看了看天,分明是个阴天,这几日来魏了翁象是转了性子,那副理学家的嘴脸再也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笑容。若不是深知他为人,薛极几乎要怀疑他是不是又娶了几房小妾。

乔行简不动声色地看了魏了翁一眼,然后垂下眉,仿佛是在想着心事。

如今大宋朝堂之上,对于数据异常敏感,天子曾经在朝会时面斥几个不能报出本职司下重要数据的朝官,称他们是麻木不仁无耻之尤,逼得那几个朝官羞愤中只能辞官,赵与莒也毫不客气地接受了他们的辞呈,没有丝毫挽留之意。这让朝官们都是凛然生惧,对自己职司的细节也不敢怠慢,故此,他们或多或少都接触到上半年的财政收入特别是秋粮入库数据,魏了翁表现得如此高兴,便是因为这些数据。

若说炎黄元年的经济状况让魏了翁松了口气的话,那么可以炎黄二年目前为止的数据状况让他感到振奋。

当然,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有些惶恐,民间被释放出来的财富形成了一股让他畏惧的力量。他利用休沐时间到临安附近转过,亲眼见着一座座州府变了模样,当然变化最大的还是临安,尽管他就住在城中,可只要三天没出城转转。他就觉得新奇:原先还是荒地的地方,如今已经在开挖地基了。原先不通道路的所在,如今有漂亮地混凝土地面了,原先穷得让他这个大宋户部尚书心痛的地方,如今也欢天喜地地买肉包饺子了。

昨天他还收到真德秀地信件,信是真德秀从徐州寄来的,借助原先兵站转化过来的邮驿系统。一封这样的信到临安只需要三天时间。真德秀在信中谈到徐州、淮北的变化,谈到楚州、淮南与之差距,真德秀言语中的惶然之意几乎是扑面而来。

这场赌约时间未到,真德秀实际上已经认输了。

乔行简又看了崔与之一眼,再度垂下眉。

崔与之依旧是那笑嘻嘻与人无害地模样。有人说他是本朝以来最没有丞相模样的相公。不过乔行简在心中却暗暗骂了声老狐狸,二年前崔与之自粤地初来时。满朝之中除了洪咨夔外,几乎没有什么他的人,可过了两年,不知不觉中在六部许多郎中、员外郎、主事职位上安插他的人。原先朝中重臣,非四明便婺州,如今不知不觉中粤人也成为其中重要一支了。

正琢磨着崔与之的时候,崔与之突然向乔行简这边走过来,笑着道:“乔尚书,三峡地礁石炸得如何了”

为了疏浚航道。赵与莒下旨,由工部与近卫军炮兵合作,用火药、大炮炸开长江航道上的礁石,此事已经经过大半年运作。前几日乔行简才得到消息,故此笑道:“已经成了,当初李太白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今顺流而下乘汽轮地话,只需半日”

“如此甚好,过两年老夫致仕之后。也乘船再去瞧瞧。”崔与之道。

这条航路的疏浚对于加强大宋对川蜀之地的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逆贼吴曦敢据川蜀谋反。原因就在于入川道路艰难,水路虽是方便。可那礁石险滩又让这一路上危机重重。

“崔相公精神如此,怎的就说起致仕”乔行简敏锐地发觉崔与之话语中的含义,扬眉问道。

“垂垂老朽,非寿,墓已拱矣。”崔与之感慨地叹了句:“以往老夫看得很开,只觉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如今却有些心中放不下,我大宋蒸蒸日上,若再给老夫五年寿元,便可见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再给二十年寿元,或许便可见着三代之治也比拟不得的盛世”

“这老儿好端端的与我说这番话是何用意”

乔行简心中如此想,口中却祝道:“崔相公如今身体,便是四十岁之人也比不过,莫说再活二十年,便是长命百岁也理所应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