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190

分节阅读 1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金国疏浚黄河,以防七月洪汛,同时也便于商船往来。但是金国上下都见识了宋国近卫军水军的威力,知道大炮的厉害,哪敢将直通汴梁的河道给清出来,他们甚至恨不得在河道中多埋些阻碍,以免宋国水军顺河而上突袭汴梁。

洪咨夔皱起了眉,此事并非小事,天子对于商贸之事极为重视,曾专门嘱咐过他,此次交涉,别的都可以罢了,唯有疏浚河道之事,一定要办成。台庄大捷之后,还能威胁到徐州、淮北建设的,便是黄河大汛,若是不注意防洪,汛情一至,花费了老大力气才整出的田地便又要变为泽国;而徐州工业发展起来之后,除去向两淮、京东和临安销售商品外,金国也将是极重要的市场,金国如今虽然地域狭窄,可毕竟还占有中原之地,而且随着蒙胡的惨败,河东、永兴、秦凤诸地,只怕也会被它占回来。

“此前宋金会盟之时有约,一方与蒙胡交战,另一方当善意中立。”洪咨夔沉着脸:“我大宋天子有一事不明,为何我大宋近卫军与蒙胡会战之时,金国平章完颜合达会领大军擅入大宋疆界”

当初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领军入宋近逼徐州,想要乘火打劫,但一来为徐州军势所慑,二来为逯信言辞所动,不得不诈称是闻说宋胡交战前来助战地,这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宋国也一向没有追究。此时洪咨夔突然提了出来,完颜守绪却是不慌不忙:“此事朕会在国书之上向皇兄解释,一是为贵国助阵。二是防备万一,皇兄圣明之名,朕在这北方荒僻之地也有所耳闻,想必不会追究。”

他说话时面不改色。神态极其自若,仿佛只是在解释说不小心才踏入宋境一般。洪咨夔看了心中也暗暗一凛,这位金国天子实在是一个人物,若说本国的新任丞相崔与之是老狐狸,那么金国天子便是小狐狸了。

“陛下既出此言,闻说河东、永兴、秦凤诸地,尚在蒙胡手中,我大宋既与金国有兄弟之盟,愿为金国恢复疆壤。将遣近卫军、忠义军诸军,自河北西进。”

洪咨夔之话便带着威胁意思了,如今蒙胡在河北的精锐尽数折损,虽然尚有实力,却还未抽调回来,以近卫军战力,扫平这几地当然不成问题。只是洪咨夔嘴巴上说是替金国恢复疆壤。可宋军打下来的地盘哪里会让给金国,若真如此,金国便要面临宋国三面夹击了。完颜守绪微微挑了一下眉毛,怒意一闪而过,但很快就变成了无奈。

洪咨夔的意思很明显,他不答应疏浚河道,那么宋国就要去夺黄河以北之地。自己来疏浚了。想了想,完颜守绪勉强道:“朕知道了,朕会委派得力大臣疏浚河道。只是实不相瞒,贵国船坚炮厉,朕心有余悸,实不敢放之入汴。”

“这是贵国之事了,外臣不便置喙。”洪咨夔冷淡地说道。

他心中极是快意,这便是强国对弱国的外交优势。听得他近乎赤裸裸地威胁,完颜守绪沉默许久,然后苦笑:“好吧朕允了。”

“黄河如今流经两国,为便于两国统一治河。大宋愿给金国支援。”说道这里。洪咨夔缓了一缓,然后又道:“愿低价将水泥卖与金国。并遣顾问指导贵国如何疏浚河道、修建河堤,并遣巡船,与贵国共治黄河,以防河匪。”

洪咨夔冷冰冰地说话,面上木无表情,仿佛并不是在进行外交谈判,而只是在进行通告一般。

完颜守绪又是一阵沉默,他嘴唇微微颤抖,几次想要拒绝,可是最后不得不应承:“好吧,朕也允了。”

“沿河开州、汴梁、洛阳、长安四地,须得增设榷场,以备商贸往来,既可利二国之民,又可为贵国增加税收。”洪咨夔接着道。

“不可,汴梁万万不可”完颜守绪终于勃然大怒:“请贵使上复贵国天子,要汴梁,自己派兵来取”

“我大宋自台庄大捷之后,北伐匡复之声高涨,百官臣民,日日有投书阙下以图还都者,我大宋天子心怀仁德,复执信义,不愿盟约墨迹未干,两国又起兵端。只是民心士气,总须安抚,若是贵国不应此条,天子以何安抚天下”洪咨夔扬眉冷笑:“实不相瞒,本使亦曾上书请战,陛下若不欲和谈,不必本使回去,请斩本使,送本使头颅回临安,我大宋天兵,朝发夕至矣”

他这话一说,金国群臣中有怒极而泣者,有一人拔剑出来便要杀他,立刻被侍卫阻住。完颜守绪变了颜色,跌坐于宝座之上,良久之后苦苦哀求道:“汴梁为南京之所,朕卧榻之处,岂容开榷,贵使回国,替朕哀告,鄙国愿以岁币赎之”

听他之意,其余城市开榷都可,唯有汴梁不成,洪咨夔心中欢喜,这已经超过天子来时地吩咐了。但天子也曾反复交待,这外事亦是国战,不可有丝毫恻隐之心,洪咨夔念头一转:“陛下所言亦有道理,这汴梁之事,本使便回去进言,成与不成,却要看我大宋天子之意了只是”

原本听得他同意,完颜守绪已是满心欢喜,这“只是”一出,他心立刻又跌落下去,眼巴巴地盯着洪咨夔脸,只怕他又说出什么不可接受的条件来。洪咨夔微一沉吟道:“汴梁不开榷场,管城须得开榷”

完颜守绪面色惨白,管城便是后世郑州,此时又名故市,离汴梁不过一百五六十里,许久之后,他咬牙点头:“便依贵使之言”

洪咨夔被引出大殿之后。完颜守绪突然失声恸哭,群臣也尽数陪着落泪。

“丧权辱国,乃朕之罪也。”良久之后,他收声止住。扫视群臣:“数载之间,区区弱宋,亦可在我大金朝堂上颐气指使,此等耻辱,朕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祖宗”

“宋国所恃,不过一君耳朕自御宇以来,夙夜操劳,勤政爱民,岂不如之今日之耻。来日必雪,诸卿当与朕一起振作奋发才是”

群臣肃然领命,完颜守绪顿了顿之后又道:“自今日起,朕要变法改制,宋人行报纸,大金也要行报纸,宋人办工厂。大金也要办工厂,宋国天子设博雅楼学士,揽天下非科途之贤才以用,朕也欲设集贤院学士,以候天下之才,诸卿亦宜举贤荐士,勿误国事。勉之勉之”

“听闻你最近总在继昌隆纺织厂附近转悠,可有此事”李一挝垂着头,有些灰心丧气的模样。虽然刮过脸,但还剩下一点胡子茬儿。听得天子责问,他缩了一下脖子,小心翼翼地道:“怎么怎么连这点儿事情官家也知道了。”

听得他如此回答,赵与莒原先板着面皮也松了下来,又好气又好笑:“瞅着哪家地姑娘了,既是看中了,那便去提亲,若是没有媒人。朕给你当这个媒人便是。你千万莫学李汉藩那厮,直接便带人上门抢亲那是在徐州。方有财又替他安抚得当,否则朕便是不处置他,也不会让他有指挥台庄之战的机会”

“嘿嘿,官家尽管放心,我李过之岂能象他那般粗鲁”

李一挝说话时不象李邺那样满口称“臣”,与李邺渴望建功立业不同,他对自己的未来倒没有那么宏伟的打算,只是希望能有娇妻美妾,多子多孙,日后老了可坐在堂前对着孙儿倍吹嘘:当初你们爷爷我也曾干过大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