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167

分节阅读 1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禁军一入城,那奸人再有翻天的手段,也只能铩羽而归了。

不过,那人只怕也正是看准了官家仁厚之心,才会玩出这般花样来,自官家登基亲政以来。所作所为,无不以民为本,仁爱之心。便是本朝仁宗天子,只怕也要甘拜下风。

想到此处,郑清之又不禁有些埋怨临安的百姓,官家处处为他们着想,他们却见风便是雨。

他此时并未意识到,天子之德虽然已立,为时却不长,加之大多数百姓并不明白攻击流求便是攻击天子,故此才会有今日之事发生。

二人开始布子。赵与莒一边下一边道:“郑卿,方才得报,崔、薛二卿正端坐于御街之上,薛极必无这般见识。崔卿果然是丞相之才,郑卿须得与他好好学些呢。”

郑清之听得脸微微一红,他学得是吕祖谦一脉,吕祖谦主包容,与主张同一的朱熹不尽相同,故此他心胸远不象真德秀、魏了翁那般直。他笑道:“崔相公自是天下之才,臣能学得他一半,便足供陛下驱使了。”

“呵呵,只学得崔卿一半尚不足用啊,郑卿。青出于蓝才行。你是朕之师范,总不希望朕不如你这老师吧。”赵与莒开了个玩笑,郑清之虽然觉得一向深沉自持的天子开起玩笑有些奇怪,但也不以为意。这种情形之下,能镇定如天子这般,已经是极难得了。

这一局棋下得极快,不过十余分钟,便已至残局,赵与莒地围棋技艺只能说是一般。郑清之棋力略强一些。故此二人缠斗至今,郑清之也只是略占优势。赵与莒正待推枰认输。突然间听得外头有人喊道:“走水了,走水了”

福宁宫里立刻静了下来,人人的目光都盯在赵与莒脸上,赵与莒轻轻皱起眉,慢慢地收好棋子,然后问道:“哪儿走水了”

“武库处。”匆匆跑出去查看的秦大石回来道。

“呵呵,点着了武库”赵与莒摇了摇头,轻蔑地哼了一声。原本众人听得着火,都知道必是生了变故,心中本是惶惶不安地,如今听得赵与莒一声冷哼,反倒都静下心来。

“好拙劣的声东击西之计,当初朕便是用这手收拾了史弥远,他却想以其人之道还置其人之身。”赵与莒轻轻在桌上敲了敲:“邢志远,你领着人去武库救火,莫让火势蔓延了。”

邢志远依言领命而去,赵与莒与看着秦大石:“我料想必有刺客潜入宫中,他们能在武库放火,显是穿着侍卫或内侍服饰,秦大石,你守着这福宁宫,小心一些,莫让刺客闯进来了。”

“是”

“妙真。”赵与莒又回头看着杨妙真,见她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不由得笑起来:“闻说有架打你便是最高兴了,不过朕这儿有秦大石在,用不上你,你去慈明殿太后那边,休叫贼人伤着太后了。”

韩妤咬着唇悄悄笑了笑,这却是杨妙真向太后示好的时机,只不过看杨妙真那模样,倒是有些不大情愿。赵与莒笑着向杨妙真挤了一下眼,这种略有些轻佻的神情让杨妙愣了下,然后终于迈了步子。

“郑卿,便与朕在此高坐,看看那些人能玩出什么花样来。”赵与莒淡淡地道。

郑清之心中大定,天子既是如此笃定,那自然是有后手的了。他也知道,有一小队流求舰船,始终停驻在临安,而宫中的侍卫,也多换了对天子极忠诚的流求侍卫,安全之上,绝无问题。

邢志远与杨妙真两批人先后离开,加之赵与莒授意,这福宁宫中的侍卫,看上去要稀疏得多。那些无关地宫女内侍,也都被赶到了安全所在,不得命令,不允许他们出来。大约五分钟之后,便听得外头有怒吼与弩机的机括之声,赵与莒向门前望了一眼,回过头来盯着郑清之道:“郑卿,今日事毕之后,朕想令贤妃回流求省亲,你看可使得”

“官家,此事还请稍缓,今日事毕之后,人心必是不安,再过一两月,待得人心安定后,贤妃起程也是不迟。”郑清之恭声道。

赵与莒点点头,这是老成谋国之语,若是事情一结束杨妙真便离开,只怕有人以为是这次闹事生了效果,下回还变本加利。他脑子转了转。想到今日之事,又有些恼怒起来:那个背后布置这一切的究竟会是谁

那个京华秘闻他已经派人去查过,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京华秘闻原本是随着大宋时代周刊流行而跟风出来地小报,以刊载一些耸人听闻地道听途说著称,也有些极激烈的评论,不过大多是在世风道德之上,而不涉及学问政事,并不如何受人关注。这次得到文章,却是两天之前的事情,是半夜有人扔进院子,秘闻主笔如获至宝。稍许修改之后,便登得出来。它这报纸与周刊不同,是要赚钱地,只要能赚得钱。便是闺闱秘闻也敢登出来。

显然,暗中策划此事之人,早就挑选过目标,京华秘闻极有可能只是他利用的一个工具罢了。

“官家”赵与莒没思考多久,秦大石大步行了进来,抱拳行礼之后大声道:“共有十六名贼人,武库三名已被格杀,潜入福宁殿处十三名,格杀七人,五人受伤自尽。尚有一人未曾捕获。正在追拿之中”听他说得井井有条,郑清之赞道:“官家,这侍卫真将才也。”

赵与莒笑道:“如今朕还离不得他,过两年便将他放出去,是不是将才,不是抓两个毛贼刺客便可知晓的。”

说完之后,他又转向秦大石:“四处搜查,勿纵疑犯,若是抓不着活的。便要死的。小心你们自身安危。”

他说得很明确,哪怕没有口供。也要这些侍卫保护好自己,秦大石心中一暖,觉得自家主人虽说越发地难测深浅,却始终还是旧时的脾性。他大声应诺转身出去,郑清之松了口气,向赵与莒行礼道:“大事已定,官家何不召集百官”

“今日之事,百官处有崔与之在,想必不会出纰漏。”赵与莒笑道:“如今人心惶惶,若是急着召集百官,朕免不了为此受要受台阁谏臣攻讦,先让他们回去冷静冷静,待邓若水将周刊新一期发出之后再说。”

这次风潮地引子便是京华秘闻上地报道,若是此时开朝会,朝堂上免不了又要争得乱七八糟,赵与莒也会面临以正人君子自居的那些朝臣们地谏言,他花了不少心思,才不动声色地赶走一个真德秀,不想又要赶什么人出朝。

毕竟留着这帮子闲杂人等,还是有些用处的。

唯一一个漏网之鱼正是那十六人中的首领,他在杀入福宁殿之后,便发觉不对,第一轮冲击未成,他便借着同伴的掩护,钻入御园花丛之中,手足并用,逃出了福宁殿。

虽然秦大石领着殿前司地在追赶他,但他实在滑溜,宫中建筑又过于复杂,竟然给他逃脱了侍卫的视线。

他又是侍卫打扮,在脱身之后,他忙不择路,直冲慈明殿而来。

慈明殿便是杨太后所居住的大殿,杨太后此时正惊疑不定地坐在殿中与杨妙真闲话。

“贤妃,当真只是武库起火为何哀家听得厮杀之声”

“太后不必担忧,只是些许蠢贼,有儿媳在呢。”杨妙真爽朗地道。

“哀家心中还是不安贤妃,陪哀家出去看看。”杨太后也不是毫无见识地人,她以一介女子之身,参与两次关系到大宋国祚地政治争斗,岂是畏首畏尾者,她站起身,出了大殿之门。

杨妙真无奈,只得跟在她身后,那些随侍的宫女内侍,自然也跟了上来。

众人到了慈明殿前,杨太后向武库方向望去,此时火势已经被控制住,只有余烟尚在,她看了好一会儿,正待说话之时,突然自院外蹿入一人来,惊得她“啊”地一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