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114

分节阅读 1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任,所有教师则都来自淡水初等学堂一期。因为这个缘故,宜兰土人诸部,有小半如今已经过上与移民相似的生活,其余部族也在迅速同化之中。

在高出几个等级的文明面前,土人的那点可怜地文明,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只是在服饰、仪式之上,还保有着他们的一些习俗。

故此,宜兰田庄迅速扩大,数十个田庄,其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土地授给了取得户籍与田籍地移民。他们离着淡水较远,宜兰本地又没有什么矿场作坊,主要依靠田地过日子,收入虽然不多,却也足够使用,他们对于归乡最为迫切。

而且,他们多是红袄军旧部,听说如今留在京东东路的红袄军也浑得不错,李全更得了个“大将军”官衔,他们便有些想回故土看看,见见旧日袍泽。

所以赵子曰才会说杨妙真去宜兰安抚这些红袄军旧部更适合些。

杨妙真摇了摇头:“俺舅父去了宜兰,义军旧部虽说叫嚷得凶,但俺料想他们不会如何闹将起来,倒是基隆,不是俺信不过你,俺知道你是官人手下最深沉之人,只是你威有余而德不足,未必能压制得住。晋卿,你觉得呢”

与他们同回基隆的还有耶律楚材,听得杨妙真不给赵子曰留面子,直截了当地说他威有余而德不足,耶律楚材脸上浮出苦笑。这位虽无名份,但众人皆知实际的主母,真是言如其人心直口快。

“在下觉得,红袄军、两淮流民,都深荷岛主厚恩,便是想回陆上,也不会如此急切。最可虑者还是矿场作坊中自北地来者,他们中前几批上岛,也有了四五年,早已得了流求户籍。特别是与在下同时来地那几批大金官吏,在大金时乃是人上之人,在此不得意”耶律楚材始终保持着自己书生本色,在杨妙真面前不是自称小人,而是自称在下。他这些年来与陈子诚主管流求银行经济,将这小地方弄得井井有条,金元券能够畅行无阻,出力颇多。他自家并不知晓若是留在胡人之中,必得铁木真看重。只晓得自己在金国不过是一微末小吏,根本不能独当一面。可到了流求,却既能学着此前闻所未闻的新知识,又可以逞平生之志致民富庶,故此他对流求的忠诚,绝不在最初的移民之下。只是提到旧日那些同僚,他多少有些苦恼,那些人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进了工场作坊。虽说也有些有真才实学的,被提入流求各处中层,但绝大多数仍在工场作坊中。他们满腹牢骚,倒是难免,心怀不满意欲求去,也是最自然不过的。

这些人虽说并无什么武力。但他们读书识字,又善于鼓动,若给他们串联起来。反倒是大麻烦。而且宜兰不过是农业区,便是有些许人员意欲闹事,没有武器他们也闹不起来,可是基隆则不同。铁场可以制造武器,金矿有足够储金,一旦起事,以铁场制造的武器武装反叛者,以金矿出产的黄金收买摇摆者,以任意回乡和瓜分岛上财产鼓动起移民贪意,一个不慎,那便是倾覆基业地危局。

听得耶律楚材地说法。赵子曰目光闪了闪。抿着嘴不再说话了。他原本便是反对开港地,怕地便是开港之后事情难以控制。

还离得老远。杨妙真便嗅得空气中一股淡淡得臭味,耶律楚材咳嗽了两声,又打了个大喷嚏。

“每次来此,总觉得味儿不对。”耶律楚材喃喃地道。

“呆得久了,便习惯了。”赵子曰淡淡地说道。

杨妙真看了二人一眼,心头微微叹了声,赵子曰似乎不大喜欢耶律楚材这人。方有财、赵子曰、耶律楚材,他们三个人关系倒是挺有趣的,相互之间,谁都瞧谁不大顺眼。

杨妙真却不知道,这也是三人间有意为之,这三人中赵子曰、耶律楚材都是极聪明的,而方有财别的地方不成,在这方面却有种本能,他们三人若是关系极和睦,那义学少年们手中权柄便要削去大半了。三人都明白,义学少年如今血气方刚,做起事来比他们都要激进,若是因此与义学少年起了冲突,倒不如他们之间有矛盾,让义学少年来居中调停。“味道着实不好闻。”杨妙真说了一句,抬头向基隆东南角望去,那里有几个高大的水泥砌起的烟囱,那便是铁场,欧老根儿整日在此。

“此地铁矿里含硫多,故此有这种味道。”赵子曰笑着手指前方高大地围墙:“这围墙比淡水城墙还高,四娘子,若是你领人来攻,能否攻得破”

这是基隆金矿的围墙,圈起的范围不大,但却是矿脉要害之所在,加上附近总有护卫队巡视,故此不虞有人偷矿。听赵子曰如此说,杨妙真笑道:“若是俺,便让李过之为先锋,必用大爆仗,炸开你这城墙再说。”

“咦”

闻得此言,赵子曰皱起了眉头,他指这围墙给杨妙真看,也有些是对耶律楚材判断的反对意味在里头,在他看来,有如此坚固的围墙在,应当能慑服心有不轨者。可杨妙真一言道破天机,有了火花,再牢固的坚城都变得不可靠起来,若是真有人叛乱,这里煤矿又存了一些火药,他们以火药炸开围墙一拥而上,只凭护卫队,只怕是拦不住他们。

杨妙真看了看他,然后笑道:“子曰,俺是粗人,许多精细事情俺是不懂地,不过打仗么,二十个你加起来也不如俺。”

赵子曰沉默不语,众人经过铁场门口,又过了机械场门口,正要再往前行时,忽然听得一声巨响,接着是轰然的人声。

杨妙真一把绰住梨花枪,纵马向前,在他们身后,二十余名护卫队员齐齐围了上来,将赵子曰与耶律楚材护住。耶律楚材脸色大变,看了赵子曰一眼,赵子曰同样是惊魂未定,一副不知发生了何事的模样。

“机械场中出事了”杨妙真问道。

片刻之后,只见数人自机械场中奔了出来,脸上神情俱是极慌张地,有人身上甚至还有血迹。见得他们一行,特别是看着护卫队员打扮的,他们都是大喜:“快来救人,快来救人”

护卫队员都看向杨妙真,他们是为保护杨妙真一行而来的,若是真有叛乱,他们应第一时间护着杨妙真三人退入坞堡据守待援。

“进去看看”

原本这机械场门前应该有一人看守的,现在也不知去了何处,杨妙真心中猛然下沉,她是怕着万一,故此才来基隆坐镇,若是基隆真出了问题,别地且不说,仅在基隆机械场、研究所的萧伯朗、欧八马诸人,便是赵与莒耗费近十载心血手把手教出来的才俊,在赵与莒心中,他们甚至比之基隆金矿还要重要,他们中任何一个人丢了性命,杨妙真都会觉得自己无脸去见赵与莒。

“进去看”那些护卫队员有些迟疑,杨妙真厉声喝道,然后催马上前,用枪将半掩着的门推开,当先进了机械场院子。

那几个奔出来的人见他们都进来,脸上的慌乱之情终于平静了些,杨妙真将枪尖往一人肩上一搭,大声问道:“往哪儿去”

“随我来,随我来”那人一边跑一边走,行了几步又站住:“你们有马,遣个人去接医所的郎中来,没有郎中可不成”

秋爽离开之后,暂代流求医正的是耿婉,这个曾经是义学一期地才女,如今已是个出色地女郎中了。不过她不驻在基隆,而是在宜兰,基隆因为是矿场作坊云集之所,免不了工伤,派驻有二十名郎中,另有五十名学徒。这些郎中有一半原本就是金国或者两淮的郎中,另一半则是义学中对治病救人感兴趣地。赵与莒在培养义学少年时,对医术的重视,只怕仅次于对算术了,因为他明白,医术不仅延长人的寿命,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婴儿死亡率,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人口。如今大宋,虽说有数千万人,已经具备工业革命的充足人力,但对于开拓海外而言,这些人口却是不够的。

杨妙真用手指了两个护卫队员,大声说道:“你们二人,护着晋卿去医所,再带些郎中过来,要他们快些。子曰,你与我留在此处,进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何事”那两个护卫队员依言而去,耶律楚材自知在这种情形下帮不上什么忙,便也不多说。赵子曰脸色却极是难看,他抓着其中一人道:“里面究竟发生了何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