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57

分节阅读 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财先用砖给他们这十二户人家盖好屋子。“赵恩自是不必说了,家中的老人,那些招来的人家”方有财还是有些不放心,悄声问道:“究竟是否可靠”

赵与莒家原本只有赵喜一房家仆,到了郁樟山庄之后,陆陆续续又收了十余户投靠的,有几户原本就是他家家仆,后来因为家道中落而不得不放出地。赵恩家便是其中之一,这家人夫妻两个都算实诚,方有财想起往日对他们的印象,猛地想到,赵恩家的两个儿子大的似乎十一岁了,小的也有六岁,却没有随他们一起搬来。

那些搬来的庄客,通通只有青壮,没一个孩童老弱的。

方有财不是笨人,自然猜到这些庄客家的老弱孩童,十之八九是被安置在郁樟山庄或悬岛了,他不但不觉得这样做是猜忌,反倒以为这才稳妥。

“这十一户庄户都是胡掌柜和我自淮南招来的,不是一处人家,签了卖身契,都是断了回乡想念的。”赵子曰低声道:“今后陆续还有人来,你预先做好准备,若是赵恩管不过来,还要烦劳你帮衬帮衬。”

“那是自然”方有财拍着胸脯道:“我方有财办事,你尽管放心。”

论起职司来,郁樟山庄里普通庄客仆役之上便是执事,执事之上是管事,管事之上是管家,赵子曰深得赵与莒信重,故此方有财在他面前不敢怠慢。

“大郎还有一句话,不曾写在信上,却是要我转告于你。”赵子曰一笑:“这淡水开出地良,日后至少也有千亩会随着你姓方。”

这话是方有财最爱听地了,他虽是投身在赵与莒家中,签了卖身契约,可随着家中存钱日增,子女也都有了职司,他难免有些想念。赵与莒许他千亩良田,放到两浙去便是个大财主,而且明显是有意允他日后自立。方有财拼了命地点头,只恨赵与莒不在面前,无法直接向他表示感激:“赵管家放心,大郎对我方有财恩重如山,若不是大郎,我现今还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穷木匠,我虽说是个粗人,却也知恩图报,定然不会误了大郎吩咐。”

“口头紧些,如今在此做活的工匠,你也想法子招揽,能让他们将家人搬到淡水来最好。”赵子曰又道:“大郎信里交待的,你可要记着了。”

“说起此事,恰好有件事还要请子曰管家回禀大郎。”方有财指着远处建起的村寨,“咱们这有两个工匠,前些日子问我,能否让他们也开些荒地,他们想迁居于此。”

“不可让他们开荒,否则他们哪里还会有心给我们家做事”赵子曰断然否决,但想了想又道:“此事我做主了,这淡水是我们家自土人手中换来的,他们要想定居,可以做我们家佃户,租息只收一分。”

“这妥当么”方有财听了一怔,租息一分,那便是十中纳一了,在淡水耕种,又无须担忧皇粮国税,那与白白送与佃户耕种几无差别。以着赵与莒给赵子曰的权力,这样地主他倒是做得地。

“妥当,自然妥当”赵子曰毕竟跟着义学呆了四五年,平日里又是个深沉好思的性子,想事情比方有财更深:“田地是我们家地,我们何时发与他们耕种,岂不是我们说得算如此便不怕他们只念着耕种误了我们家的大事,这些微子租息,又让他们看到甜头。如今我们家缺的又不是地,而是人”

“子曰管说得的是”方有财暗暗佩服,只恨自家没有第二个女儿,否则嫁给赵子曰,今后必然得到大郎信重。他算是想明白了,这淡水天高皇帝远的,大郎便是这一切的主人,可要将这地方开出来,却需要大量的人力。

“大郎上回从淡水回去还对我夸赞你了,说你挖水渠是极对的。”赵子曰轻轻拍了一下方有财:“我有数月未来了,还不曾见到你建的寨子究竟是怎番模样,且带我去见识见识,看看大郎夸赞的水渠是何物吧。”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向寨子,阿茅如今成了方有财的跟班,他也穿着件宋人的旧衣衫,学着宋人的模样,一摇一摆地跟在二人身后。赵子曰见了哑然失笑,他想起一个成语“沐猴而冠”,阿茅如今的神情,便也与那猴儿差不多了。

修改加入不要钱,继续恳请投票中

注1:既轮窑,具有连续性生产,产量较高,可以采用各种燃料,建造费用低等优点,但与隧道窑,辊道窑等现代窑炉相比较,其机械化程度低,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高百度搜来的。作者幼时家旁有个砖厂,不过采用的是现代机械化生产,用的是高炉,小时顽皮曾顺着手脚架爬到五六层高的窑顶,上去了却下不来。不过作者其实不懂烧窑,列位看官姑且读之罢。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六十、人情练达皆学问

如今的郁樟山庄,若只算规模,在十里八乡之中不算大的,但据说因为只有孤儿寡母的缘故,特意修起了高墙。

赵与莒在书房之中,拆开手中的信件,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

这是石抹广彦寄来的信件,这几年来,石抹广彦在中原一带行走,联络山东义军,收买金国官吏,借着胡人接二连三南侵的时机,自金国向大宋贩运足有五千匹良马,这对于骑兵孱弱的大宋,实在是一笔大财富。因为这个的缘故,石抹广彦在大宋也结识了不少军中将领与官吏。他原本可以在江南荣养,却因为矢志报仇,始终留在江北,干那些让撬动大金根基的勾当。

信中说的是他冒险前往大京中都今北京之见闻,去年胡人攻克中都,石抹广彦原本是想去看看,能否与铁木真搭上关系因为杨安儿兵败身死的缘故,他又动了借助胡人之力报仇的心思,赵与莒虽说去信劝止,告诉他这不异于“与虎谋皮”,可他终究是不大相信。

然而,在石抹广彦这封信中,却坦承自家错了。他在信中说道,胡人入城之后,虽有失吉忽突忽拒绝拿取金国国库宝物而将之归公之事,但更多的是屠戮焚烧,这座契丹与女真人经营了两百年的大城,短短一年之间,便已是残败不堪。

“胡人凶残近于禽兽矣,其人不识耕种,唯喜杀戮,非其族类,皆如寇仇。凡牧战之外,一无所知,暴虐贪残,有若豺狼。以愚兄观之,正如吾弟之所言。此非雄图大略之主也。其兴虽勃,其亡必忽”注1

看完这一段文字,赵与莒深以为然,虽然铁木真之后的忽必烈英明勇武,又有耶律楚材这般汉化了的契丹人相助,可他们建起的元帝国,国祚还是不及百年。正如石抹广彦所说的“其兴虽勃其亡必忽”。

但是,这是一股极善破坏的力量,可以轻视他们建设的能力,却不能轻视他们破坏的能力。

想到此处。赵与莒觉得头又开始疼痛起来,这次痛来得极突然,又异常厉害,他不得不用手按住额头,甚至低低呻吟了一声。

在屋子里静立着的韩妤抿了抿嘴。她原本是个极腼腆地女子,不过随着年纪增长,又经过这些年的赵与莒的调教,如今已经大方了许多。这两年来,只要赵与莒留在庄中,便一直是她侍候着起居,见到赵与莒这番模样,便知道他又头痛了。

她悄悄地走到赵与莒身后,双手按住赵与莒额角,轻轻发力。替他按摩头部。她见着赵与莒以前这样自己按摩。每次按过之后,他总是好一些。赵与莒最初还有些想摆开,但觉得她用力适中,比自己按得还要好,也就由着她了。

低头看着赵与莒的脸,虽然还只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平日里却严肃冷静得象个大人。唯有闭上眼今时。才能在他脸上看到那种孩童般的纯净。韩妤心中最柔软之处轻轻颤了颤,自己这位小主人。为何总象背着万斤重担一般,何时他才能放下负担,舒心地笑上一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