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1105

分节阅读 11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所以在沙bo什尼科夫大将成为最高统帅部成员后,阿纳帕先科也得到了肯定,与在高加索稳住了阿、保、土联军的秋列涅夫上将一起被晋升为了大将,成为了目前苏军军衔最高的几个将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大清洗,苏联军方高级将领缺口很大,所以有大量少将担任集团军司令,中将担任方面军司令并不出奇。甚至连将军都不是却高居集团军司令的也不少,苏联军队军衔和职务不相称的情况本来也很普遍,所以阿纳帕先科这个大将是方面军司令,领兵不过五十余万,而罗科索夫斯基、叶廖缅科、巴甫洛夫、朱可夫这样的中将也同样担任方面军司令,领兵也是数十万之多,西岸方面军司令基尔bo诺斯做为上将领军足有近百万,是阿纳帕先科大将的近两倍,这些情况都不值得奇怪。

另外因为阿拉斯加的介入,这个时空苏联的多数将领的军衔本都与历史不太相符了。不可能跟历史同期对号入座了,像叶枫所知的几个人军衔就应该与历史不符,至少库利克那个俘虏是不可能在下个月当上元帅了。还有像朱可夫,因为日本早就萎了,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哈拉哈河战役给他脸,因此现在他只是一个中将,连上将都不是,更不用说什么不久后就晋升为大将了。

还有基尔bo诺斯,历史上他还是接朱可夫的班担任的西南方面军司令,并在历史上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就中流弹牺牲了,是个悲剧人物。历史上他的军衔职务也一直都比朱可夫低,但在这个时空,因为两人经历与历史不同了,这些情况自然也不同了,基尔bo诺斯在这个时空,一直都在东方面军服役,东方面军实力雄厚,相比历史,这里才是苏联集结兵力最多的地方,而不是西线。

基尔bo诺斯在第一次苏阿战争时就到了东方面军服役,一直做到了此前的集团军司令,虽然三个月前他还是少将,但阿苏战争的爆发,让他捞足了资本。

苏阿战争爆发以来,东线连战连败,没有打过一场胜仗,但这一点对于基尔bo诺斯却没有太多影响,因为他负责的是西岸防线,他们守住了西岸,一直没让阿军实力最强的第二方面军成功渡河就是胜利。

虽然守是不容易做出成绩,也不会太显眼,但在其他方向连战连败时,他们成功守住西岸就变得相对显眼了,同样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的方式,所以一个月前,基尔bo诺斯晋升了中将,而这次他不但担任了西岸方面军司令,还再次被晋升为上将。论晋升速度足以与打了一场大胜的罗科索夫斯基相比了。

这也使得他一跃超过了朱可夫和巴甫洛夫这些新星,与打了一场希姆肯特大捷的罗科索夫斯基并称为东线双星。

但从这次有了阿拉尔斯克和克孜勒奥尔达之败的罗科索夫斯基和丢掉了北乌拉尔的叶廖缅科两人正位方面军司令却仍然是中将,而没有再次晋升就可以看出,以前并不亮眼的基尔bo诺斯的地位显然要开始超过其他人了,大有后来居上的强势。

何况基尔bo诺斯现在可是领着百万大军,是东线最大的一个方面军,由此更突显出他的地位与众不同。

包括朱可夫等这样以前表现很优异的新生代将星在基尔bo诺斯面前显然都要低上一头了,不过他唯一的缺点就是以前并不显眼,也鲜有亮眼成绩,在中央甚至也不算有什么名气,而这次他也是因为守而立功,但仗打到现在,很多人都能看出,阿军一开始就不是想在苏军集结了最多兵力的鄂木斯克西岸渡河,这里的阿军其实本就没有发起大规模进攻,而是以试探牵制为止,所以就算守住了这段西岸防线,仍然不足以说明基尔bo诺斯自身的能力就要超出别人一大截。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的实际地位,否则当时莫洛托夫和贝利亚两人左算右算朱加什维利想补充的新鲜血液是谁时刻意漏掉了基尔bo诺斯这颗新星了。

不过现在看来显然基尔bo诺斯是引起了朱加什维利的重视了,对他寄于了厚望,有了一个更好更高的,假如他在接下来能有不错的表现,真正超越以前压他一头的其他新生代将星,真正做到后来居上就大有可能了。

此外除了基尔bo诺斯这些历史上不太出名的将星,甚至包括铁木辛哥和沙bo什尼科夫两人因为经历不同与历史也有些不相符了,至少铁木辛哥没有在芬兰获得最后胜利,沙bo什尼科夫也比历史更早的从红军总参谋长任上下到前线,并犯了克孜勒奥尔达大错,所以他们两人是否也能像历史上那样在下月晋升为元帅就很难确定了,这都是因为阿拉斯加的直接介入,对历史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造成的。

东线七个方面军司令,都是未来阿中联军的直接对手,这些名人当然不能不引起叶枫的高度关注,而蒋百里之所以认为接下来阿军可能会有麻烦,实际上最主要的还是针对这七个方面军司令,以及苏联居然从西线及莫斯科、伏尔加chou调主力大军分别进入乌拉尔和中亚战区方面的担忧。

不过叶枫虽然对苏军领导层改组和这几个苏军方面军将星也很关注,但他却并不怎么担心,毕竟名人并不代表都是牛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