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1103

分节阅读 11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的大军,也有可能手忙脚àn,甚至犯下大错。还不如留着对乌拉尔战局更熟悉的布琼尼呢。

另外他们对朱加什维利要改组最高统帅部也有些意外,苏联最高统帅部又称“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不过跟历史上不一样,并不是在苏联本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才成立历史上是在德国入侵后成立的,而是在决定进行芬兰战争时就成立了,作为战争时期对武装力量实行战略指导的最高指挥机构。

不过因为成立的早,其组chéng人员相比历史上有很大不同,此时的最高统帅部更多的是突出政治控制力量,所以最高统帅部只有伏罗希洛夫这个国防人民委员是真正的军方将领,其他的都是像朱加什维利、莫洛托夫等人这样的苏共领导人甚至政fu领导人,连贝利亚这个秘密警察头子都是成员。

由此也可看出这个最高统帅部真正在军事战略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更多的反而是体现在了政治上的突出影响力。

这一点莫洛托夫和贝利亚也都有自知之明,莫洛托夫的加入还好说,毕竟作为外jio部长,他的加入对最高统帅部制定关系国际间的重要战略时是有重要话语权的。而贝利亚严格来说虽是情报头子,但在军事情报方面,其作用就不见得非缺不可了,这时候的克格勃作用更多的是用在了对内镇压和对外政治、经济情报搜集上。

改组最高统帅部是有必要的,但莫洛托夫等人意外的是朱加什维利居然要他们提供资料,这表明他们还会进入改组后的最高统帅部,这值得高兴,毕竟不管他们在最高统帅部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至少这代表着地位。

另外朱加什维利还特别提出要补充新鲜血液,这既表示他对现在的几名主要高级将帅有些不满外,还有可能是朱加什维利要火箭式提拔某个新生代将领了。要假莫洛托夫和贝利亚的手来达到火箭式提拔这名将领的目的,到底是谁呢

首先可以排除铁木辛哥和梅列茨科夫、沙bo什尼科夫,他们三人现在已经是大将,苏联国内目前仅次于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两大元帅后的人物,地位已经很高,如果最高统帅部改组,多加入军方将领,那么这三人中任何一人进入最高统帅部都不算太出人意外,至少算不得什么火箭提拔,这完全由朱加什维利一言可决,不会有人反对,用不着他们出力了。

那么接下来还有哪些人呢,首先看朱加什维利以前对哪些新生代将领表示过较高的关注。再来看成绩,第三就还要比较一下资历了,当然军衔现在最少也应该是中将才是,否则军衔太低,就算火箭提拔也不可能直接提拔到最高统帅部。

这一确定范围,就比较好找了。引起朱加什维利特别注意,或者说曾经有过优异表现的就那么几个,在中亚取得了一场大胜,也是目前苏军在东线取得的唯一一场大胜的直接指挥者罗科索夫斯基算一个,虽然罗科索夫斯基现在只是中将,但他本身就是火箭式提拔的,要知道进入中亚之前,他连少将都不是呢,短短一个多月便成了中将,这足见朱加什维利对他还是满意的。

不过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作为南哈萨克方面军的副司令、实际指挥者,克孜勒奥尔达的失陷造成了很大的被动,甚至可以说是后果极其严重,正是因为他们没有保住克孜勒奥尔达并及时将集中营的不稳定因素清理,导致克孜勒奥尔达失陷后中亚独立叛àn分子形成气候,因此对整个中亚甚至乌拉尔战局都造成了无可弥补的伤害。

所以因为这一次失误,他和沙bo什尼科夫一样又肯定会在朱加什维利的眼里丢掉一些分,是否还能得到朱加什维利的继续信任很难说。

除他这外,整个东线战场因为仗打得比较差,所以接下来可能得到重用的将领应该没有几个。比如以前受信任的叶廖缅科就算没有就此完全失去信任,至少是不可能获得提拔的。毕竟他的北乌拉尔是除东南方面军外东线丢得最快的战场。不降职就是万幸,提拔是不可能了。

要说整个东线还有谁略有可能得到提拔,仍然是在中亚方面,就是中亚军区司令即现在中亚方面军司令阿纳帕先科上将,他的资历算是比较高的,曾与布琼尼同时担任苏联时代的骑兵师长,只是国内战争中表现远不如布琼尼,升迁速度稍慢,但后来的表现还算可以,其军衔职务一直稳中有升,现在做为资历较老的上将,在中亚方面军的表现虽然不算好,但他的兵力不占优势,能一直守住安集延以西的费尔干纳盆地,将李济深第八方面军压在安集延以东两月没有取得什么重大成果,相比东南方面军全军覆灭和东方面军的连战连败,当初东线三大方面军中,显然中亚方面军这个兵力最少,防御方向最多,可用机动兵力最紧张,装备和兵员素质最差的部队反而是表现最好的了。

所以说不定朱加什维利在面对东线绝大多数将领不满的时候,也会通过对表现稍好的将领进行奖赏来ji励东线其他将领作出出sè表现也未可知。

不过严格来说,阿纳帕先科不算是新生代将领了,好像又不太符合朱加什维利所说新鲜血液的说法。

而除了罗科索夫斯基和阿纳帕先科这两个东线将领外,整个苏联红军将领中大概也就只有五个人可能有机会了。

首先是现阶段已经进入战场有更多表现机会的科涅夫和崔可夫,这两个在芬兰战场的新生代将领,都算是政工干部出身,也都曾很受朱加什维利及伏罗希洛夫等军方老将的看重。

不过嘛,他们以前虽然号称表现最优秀的新生代将领之一,但真正上了大战场,却仍然表现出了经验缺乏的弱点。甚至他们在战场上都犯了错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