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1101

分节阅读 11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拉警备师哗变,想要趁夜向阿军投降。被二十二军发现了,现在正在镇压,但是二十二军现在只有数千人了,将军,快下令吧,不然支持不了多久的,其他还有几个师现在也是蠢蠢yu动。”

“什么哗变”德尼索夫闻言愣了半晌,紧接着便一屁股又坐回了地上。

虽然他已经料到再这样下去,哗变溃散是正常的,但他没有想到哗变这么快就来了,这么快就有士兵们顶不住了。

“镇压现在这种时候,只要有人带头,接下来,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毕竟没有了希望,就失去了支持我们继续战斗下去的意志。”德尼索夫喃喃的道。

“轰”突然间,东面军营传来剧烈的爆炸声,枪声也陡然更加密集起来。甚至其他方向的军营里也传来了躁动的人声,也有了稀稀落落的枪声。

德尼索夫马上又站了起来,朝着四周的军营都看了一眼,最后眼睛盯住已经火光冲天的东面军营,最后无奈的对着那几个将领说道:“我知道这里所有人都已经缺少了继续战斗下去的yu望,大家都是饿着肚皮,也已经无力战斗,算了,不用再自相残杀了,立即派人去跟阿军jio涉,我们投降,只希望他们能够确保所有士兵的生命安全。”

“参谋长,投降等于叛国”其中一名将领闻言大吃一惊。

德尼索夫一阵沉默,在苏联与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对待自己人比较残酷,如果战场被俘,他们国内的所有家人都将接受审查不管是主动投降还是被俘都是一样,然后关入集中营流放,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要通过这种手段来警告军队官兵,红军只有战死,没有投降和被俘,期望通过这种手段来提高官兵的战斗力或者说变相的忠诚,虽然这种忠诚很无奈,很残酷,但不可否认这么做,对苏军的战斗力确实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战场上主动投降的非常少,很多都是直接在战斗中或重伤情况下被俘。

此前唯一主动投降的就只有库利克在恰尔斯克一战后率残军主动投降。当然,为此库利克的家人已经全部被处决,所有能追查到的士兵家属全部关入了集中营,此后撤退和主动投降的事情就很少发生了。此外在中亚也现出过盖纳耶夫向克孜勒奥尔达义军投降的事情,不过他所率的就是阿拉尔斯克和卡扎林斯克的当守备队,家人都跟随他们一起撤退并投降,不担心家人受到迫害,所以盖纳耶夫的投降严格来说是有区别的,若他们的情况跟库利克大军是一样的,就不定敢主动投降了。

不过可惜,大清洗使得现在的苏军官兵素质都不怎么样,绝大部分指挥官的素质更是远不能和国内战争时期的那些指挥官相提并论,所以哪怕再英勇,他们也无法阻拦阿军的前进步伐,通常都是一战下来,最后还是会出现大规模的失败并逃散,战场被俘者也多得是。当然这些战场被俘者只要莫斯科可以追查到的,家人同样避免不了被关入集中营。只是不会出现处决的情况罢了。这对于那些将领来说结果要好上一些。

德尼索夫沉默片刻最后坚定的挥了挥手道:“不用再说了,不管如何,我们的命运都是注定的,我们的家人命运也是注定的,既然如此,没有必须再牺牲更多士兵的生命了。至于最大的责任由我一个人承担就可以了。中央不会再追究其他的人责任,至少不会处决你们的家人。”

1940年4月11日凌晨两点多钟,被包围的阿克莫拉苏军中饥饿的士兵们开始有部分主动向阿军秘密投降,至四点左右,部分士兵发生哗变,形势恶化至无可收拾的地步。这支大军的最高指挥官德尼索夫下达了投降的命令。

凌晨六点钟左右,第三方面军总指挥习正保上将同意接受苏军投降后,三十二万已经饥饿不堪的士兵开始解除武装,正式向阿军投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德尼索夫给莫斯科发了最后一封带有请罪意味的电报后,吞枪自杀,算是承担了下令投降的责任。当然,莫斯科最后会否接受,还是否会处决其他将领的家人就不是他所能知道的了。但他相信,既然有人承担了责任,中央就不应该会再过分的迫害自己人,否则一次两次下来,只会越来越失去民心,失去军心,毕竟一味强求的忠诚有时候只会换来相反的结果。

何况将投降或被俘士兵的所有家人送入集中营流放关押就已经是一个很重的惩罚了。

至此阿克莫拉苏军投降,正式消失在苏军序列之中,算上从阿克莫拉撤退时始的数量,这支一共六十万的大军仅仅十余天,便全军覆灭,这是阿苏开战以来,继东南方面军覆灭后,苏联方面遭遇的又一次重大的失利。其总体损失的数量甚至已经不低于东南方面军覆灭的数量了。

而这支军队的覆灭,其影响力几乎也同样可与东南方面军覆灭相提并论,首先阿克莫拉jio通枢纽落到阿拉斯加人手里,同时也算是间接的影响了科克切塔夫的战斗,使得科克切塔夫意外的落到了阿拉斯加手里,苏联最强大的东方面军南大én彻底向阿军dong开,从此再无屏障,整个苏联乌拉尔军队的形势急剧恶化。

另外这六十多万大军,加上科克切塔夫损失的军队,使得整个东方面军丧失了将近30的有生力量,其中更有二十多万是苏联的主力大军,而不是新兵,可以说这支大军的覆灭,让整个苏联东方面军的实力大大下降,苏联东方面军的机动力量dàng然无存。

此消彼涨,阿克莫拉大军的覆灭,科克切塔夫的陷落,让阿拉斯加乌拉尔战区的兵力优势一下子突显出来。数十万大军腾出来可以机动到东、西、北任何一个方向。让苏联军队的压力却是越发巨大。

就在阿克莫拉大军投降的次日,习正保留下第八、第十八、第十九集团军镇守科克切塔夫,并负责处理俘虏事宜,而习正保则亲率第二十六、二十七及数个兵种师共三十余万大军沿科克切塔夫西向铁路向库斯塔奈和鲁内推进,那里布拉德范迪已经攻克鲁内,并正与库斯塔奈和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苏军ji战,只是兵力并不占优势,但习正保大军的到来,无疑将彻底改变这一战场的局势。

第十四集团军和骑兵二师、装甲七师近二十万大军离开科克切塔夫一线,沿东向铁路向苏东方面军额尔齐斯河防线南翼推进,与此同时,在韦肖拉布罗夏,吉姆梅森已经亲率包括第五集团军和第十一集团军在内的第二方面军共三十万绝对主力集结在这里,只等对岸的苏军防线后背遭到祖文辉大军攻击,便可以实现夹击渡河会师。

第五集团军是目前阿拉斯加所以集团军中唯一一个全重装集团军,甚至可称为一个坦克集团军,光是坦克、战车就超过三千辆,光这一个集团军就比第三方面军所以装甲师加起来的坦克战车数量相比,何况第二方面军本身还配有两个装甲师,而第十一集团军也是一个主力集团军,原西伯利亚方面军中的头号集团军,装备实力,兵员素质还要超过原同属西伯利亚方面军中的第十二集团军和第十三集团军。

所以论实力光是这第五、第十一两个集团军就绝对顶得上阿拉斯加四五个特设集团军的实力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