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1080

分节阅读 10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们即刻起进行休整,另外马上派人去给后面的主力部队送信,我们日落时分发起攻击,那时大部应该离我们最多不过一二十公里了吧,苏军若真的伏击,你可以想像,只怕他们才包围我们,自己就已经陷入包围了,若他们并没有安排伏击,那也不成问题,光是我们的实力就足以拿下阿拉尔斯克了。用不着真的拿大炮去打蚊子。”

第664章 中招

第664章中招

阿希科尔湖只是位于哈萨克中南部,别特帕克达拉草原南缘的一个咸水湖,面积约为74平方千米,面积说大不大,说xiǎo也不xiǎo,但苏军沙bo什尼科夫部到达希姆肯特地区后,却凭借此湖和其西面约有124平方千米的另一个咸水湖阿雷斯湖构筑了一条呈东西向横线分布的防线,成为抵挡阿拉斯加热兹卡维甘大军攻击的屏障,守护着其后方克孜勒奥尔地区和东南方面希姆肯特地区的的北面安全。

因为在距离上阿希科尔湖更靠近克孜勒奥尔达,也直接扼制北面热兹卡维甘阿军南下希姆肯特的通道,所以苏军在两湖防线驻扎大军十六万余人,其中就有十一万余人驻扎在面积更xiǎo的阿希科尔湖一带,而面积大得多的阿雷斯湖则只有五万余人。

但一切在1940年3月20日起开始发生变化。

就在这一天,已经在乌兰贝尔集结完毕的阿拉斯加第三十三、三十四集团军和炮七师等部队计十八万余人突然向卡姆卡雷发起攻击,同日,江布尔的张学良也统一指挥中国第七方面军两个集团军加阿拉斯加第五十集团军近二十五万余人向希姆肯特外围防线发起攻击。

希姆肯特地区有沙bo什尼科夫近三十万主力大军存在,当然不存在多少危险,但卡姆卡雷只有五万余苏军,且不像希姆肯特一样有着外城多道防线可以进行纵深防御。因为此3月21日起,沙bo什尼科夫不得不从距卡姆卡雷最近的阿希科尔湖一带chou调了四万大军前往卡姆卡雷增援。使得原来兵力也算雄厚的阿希科尔湖防线的苏军一下子降到了七万余人。实力大幅下降。

当然事情还不止于此,就是沙bo什尼科夫chou调阿希科尔湖大军一天后,3月22日,原来驻扎在热兹卡维甘地区的冯yu祥率中国第七方面军另两个集团军及阿拉斯加第四十九集团军、特设骑兵六师共计近三十万人突然向西南方斜ch过来,于当日下午向阿希科尔湖以西的阿雷斯湖防线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阿雷斯湖一下子陷入了比卡姆卡雷更要危险的困境,阿雷斯湖防线不能丢,这里关系着其西面阿拉尔斯克和卡扎林斯克及南面克孜勒奥尔达数个后方补给基地的安危,若让冯yu祥大军攻克这道防线,那么整个克孜勒奥尔达以西地区都将落到阿中联军手里,沙bo什尼科夫大军将彻底丧失与欧洲的联系。

沙bo什尼科夫曾经想过,这会不是会阿中联军的一次诡计,毕竟冯yu祥部队曾在这里吃过一次大亏,但事实的结果是,冯yu祥大军的攻势之猛几乎是不惜代价,完全是摆开了直来直去,猛打猛冲的正面强攻架势,五万苏军组成的阿雷斯湖防线几乎一日之内就摇摇yu坠。

冯yu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意图非常明显。

3月23日,阿雷斯湖防线已经岌岌可危,沙bo什尼科夫无法再犹豫什么,不得不从其南部的克孜勒奥尔达地区调走了三万大军北上支援,使得克孜勒奥尔达的军队从五万余人一下子降到了不足两万。

面对阿军的兵力优势,沙bo什尼科夫大军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但三万大军根本不足以支撑阿雷斯湖防线,最终沙bo什尼科夫不得不从距离最近的阿希科尔湖地区再次调动了四万大军前往阿雷斯湖防线。

这样变成阿雷斯湖防线拥兵十一万余人,勉强可以凭借此前构筑的坚固防线支撑下去,至少也可以支撑一周左右,只要撑住一周时间,沙bo什尼科夫就能从中亚紧急chou调大军北上增援,弥补沙bo什尼科夫大军的兵力劣势。

虽然中亚方面军现在同样面临李济深中国第八方面军的强大压力,其主力是不可chou调北上的,但这段时间紧急征召的中亚新军至少可以chou调十几万甚至二十万人北上,战力不足,但人数上可以大大增强各条防线的厚度。这是沙bo什尼科夫短期内唯一的办法。而长期办法自然是向莫斯科最高统帅部告急,要求从伏尔加甚至其他各大军区chou调更多主力部队前来增援。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想要等到欧洲的主力援军,他必须合理调配现在的兵力资源,尽最大能力撑住至少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此时希姆肯特市区的一个地下指挥室内,沙bo什尼科夫看着沙盘地图上的战局形势图,只能不住的摇头。想要靠现在的兵力,守住至少一个月,并不容易。

现在不同于他们初到此地之时了,那时中队连番大胜,不免有了一些轻敌,而且中队那时连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谁都没有nong清楚。大意大之下被苏军打得大败而逃完全属于意外。

论兵力,就算阿军没有到来之前,他也没有太多优势。论装备,也不过与当时的中队相差无比,论战力,他这批当时大多由新兵组成的援军还比不上已经经过数番战斗的冯yu祥大军。能够大胜实属侥幸。

但现在沙bo什尼科夫反而有些后悔了,假如没有那场大胜,他们现在也许就只需要与基本上全由中队组成的军队进行僵持作战,阿军不会轻易的踏入中亚战场,至少不会大规模接过中亚战场的主导权和指挥权。

那么背靠欧洲加上他自己的指挥。他相信完全可以挡住中队前进的脚步,完全有能力等到后续欧洲援军到来,再一次xg彻底打垮中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