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1070

分节阅读 10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地位最高的国防人民委员,副国防人员委员,甚至一些一级军区司令也比总参谋长的职权更大。苏军的总参谋长下到前线带兵不算是降职,其实可以算是一种变相的升职。所以沙波什尼科夫现在出现在前线并不算什么意外,意外的是他一出手几乎击中了我们的命门。此人不可小视啊。”

蒋百里等人也是深以为然,沙波什尼科夫一出手几乎就威胁到了阿拉斯加好不容易取得的战略主动权,其能力当然不可小视。

“另外此战也证明了总统此前如此重视那个罗科索夫斯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三十多万人分兵,瞒过张学良和冯玉祥也不简单啊,而且当机立断,绕行别特帕克达拉草原攻击卡雷卡姆也是神来之笔,若说沙波什尼科夫这个主帅一出手就不同凡响,那罗科索夫斯基这个领兵之将也绝对是能力非凡。换成一般人,在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就算他们掌握了战术主动,也不一定可以给我军造成这么大的伤亡。”李成玉摇了摇头叹道。

叶枫也是一脸苦笑,对他来说,沙波什尼科夫他从没有轻视过,此人在历史上将在两个月后与铁木辛哥、库利克一起晋升为元帅,这是继苏联开国五大元帅后第一批晋升元帅的,如此一点就可证明其能力,而且与库利克不同的是,不管是铁木辛哥还是沙波什尼科夫,他们晋升元帅不只是得朱加什维利欢心,还在于他们有实实在在的功劳,一个可与铁木辛哥相提并论的家伙,绝不会这么简单的。

而罗科索夫斯基呢,想起此人,叶枫只能在心里暗叹,只怕在场所有人都不会知道,这个人在历史上一年之后苏德战争爆发就将开始名震欧陆,成为与朱可夫、科涅夫并称的苏联野战三驾马车之一,后世只要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就算不知道其他苏联元帅的厉害,但对朱可夫绝不会有人感到陌生,可与朱可夫相提并论的人又会是一个简单人物吗

不过让叶枫有些意外的是,根据此前的情报,此人在1937年时因被怀疑与波兰间谍机关有关系而遭到逮捕,虽然在处决时让人意外的被打了空包弹留下了一条命,但仍在服刑当中,却不知为何突然间被释放出来,而且立即受到重用,难道跟沙波什尼科夫有关。

这倒是有可能,毕竟罗科索夫斯基虽然在历史上将在四年后被授予元帅军衔,但此时他不过是一个军级军衔作者也弄不清这是什么意思,反正此时他就是一个军长,但却不是将军,历史上他要到两个月后才被授予少将军衔,而现在他却率领三十万大军伏击冯玉祥,以他的军衔,除非是他得到了沙波什尼科夫的看重,否则以沙波什尼科夫的水准,绝不会把这样一个伏击重任,把三十万大军轻率交到这样一个年轻人手里。

“有了这两人进入中亚,未来的压力会要大上许多啊。我们必须拿出应变手段了。”蒋百里深吸了一口气道。

叶枫也微微点头:“我估计沙波什尼科夫到来后,一定会接过整个中亚地区的苏军指挥权,中亚方面军和他带来的部队加上就地征召的新兵,最少可达百万以上,这样一支大军统合一起,又有沙波什尼科夫和罗科索夫斯基这样的优秀将领指挥,我们确实要高度重视起来,而且冯玉祥部被堵在阿希科尔湖无法西进,乌拉尔河的封锁任务就泡汤了,乌拉尔河不能封锁,我们制定的关门打狗计划就将付诸东流,进而影响整个战争局势。”

叶枫说到这里,对着蒋百里道:“通知统帅部成员立即到总参谋部开会。另外立即命令命令预备队司令部调集至少十五万预备队紧急调往巴尔喀什湖地区和江布尔,支援中队,务必要守住江布尔,卡住沙波什尼科夫苏军继续东进攻击阿拉木图地区的通道。通知交通部门和后勤装备部门不惜一切代价组织运力,确保五天内将预备队和所需物资装备运送到阿拉木图和江布尔。命令蔡锷第三方面军暂时改变原定作战计划,第八、第十九集团军暂时不应北上埃基图斯巴兹,留守恰尔斯克,密切关注冯玉祥和张学良部的情况,在预备队赶到巴尔喀什湖地区和江布尔之后,方可北上。”

“秀夫,立即通知芬兰,土耳其、保加利亚和中国大使,就说两个小时之后,我需要和他们集体会晤一次。”

叶枫下达了一连串紧急命令,感觉暂时没有遗漏后,方才抱歉的对着刘楚雄等人点了点头,然后匆匆与蒋百里等人会合已经得到消息的林国民、杨国平、弗莱彻,马功成等统帅部成员离开了庄园,好在他们都是国家和军方重要领导,即便在这种喜庆时候,中途离开也很正常,没有引起什么不必要的猜测。

1940年3月9日,此时冯玉祥阿中联军和张学良所率的中队预备部队在希姆肯特和阿雷斯湖遭遇大败的消息早已经传播开来,普通人不知其中厉害关系,大多以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论调评价一番,并不认为这场失利会对目前的对苏战争产生太多不好的影响。再说遭遇大败的主要是中队嘛,即便是冯玉祥部损失了不少阿拉斯加装甲力量,但毕竟冯玉祥是中队指挥官,这一种军队的主力也是中队,所以若说丢面子,丢的也不是素有威名的阿拉斯加国防军的面子,

但只要有点眼力,对军事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场大败的不利影响极大,甚至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对苏战局的大势,涉及到战略主动权的可能再度易手。

好在最终的结果还算让阿、中、芬、保、土五个对苏宣战国松了一口气,时至今日,这场在苏联大肆宣场被称为希姆肯特大捷,在阿中五国刻意淡化影响被称之为希姆肯特及江布尔战役的大规模战役已经结束。

因为塞米巴拉金斯克与阿拉木图之间有铁路存在,在各方面密切配合下,预备队司令部在3月6日是起就陆续将近十二万大军分批送到了阿拉木图,然后沿欧亚铁路,由阿拉木图紧急送到江布尔,虽然希姆肯特已经全部丢了,在沙波什尼科夫大军的镇守下,暂时也无法夺回来,但援军的到达,最终还是守住了江布尔,而且就在昨日,另外一批预备队近五万人经巴尔喀什湖北部地区进入别特帕克达拉草原,并占领了草原北部正位于整个哈萨克中心地带的热兹卡维甘地区,苏军担心陷入阿军夹击,不得不撤走了在草原北部的包围圈,如此总算将被困在阿希科尔湖的冯玉祥部撤应北撤到了热兹卡维甘,并沿江布尔,巴尔喀什湖西岸,别特帕克达拉草原中东部、北部重新布置了一道防线,将沙波什尼科夫的部队牢牢的按在了希姆肯特无法再次东进。

沙波什尼科夫最终在继续猛攻了一天后,正式于今日结束了这场战争,全军进入休整戒备阶段,在江布尔和别特帕克达拉草原中西部与阿军形成了对峙局面。

不过虽然守住了江布尔,但希姆肯特的丢失,卖到沙波什尼科夫大军己经打通了与附近的塔什干的联系通道,实现了正在费尔干纳盆地与李济深南路军激战的中亚方面军主力的会师,这是一个阿中两国都极不愿意看到的后果,这必然半大大增强苏军在中亚的抵抗能力和控制力。

而且更糟糕的是此时冯玉祥部和张学良部的损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暂时已经不足以发起主动进攻,只能转为艰难的防御,这也就意味着这片地区战略主动权的丧失。

冯玉祥部原来加上中国方面提供的三个独立装甲旅,计有二十五万军队,从战争开始后虽然已经有一些损失,但他们此前遇到的对手都比较弱,损失微乎其微,所以在此战前还仍有近二十四万大军,但此战过后,却一下子锐减到了不足十五万人,足足损失近九万余人,阿拉斯加方面的装甲旅更是十不存一,堪称战争发起以来,前所未有之大损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