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1027

分节阅读 102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给布琼尼发电,让他安心搞好训练,搞好自己防区的防务事宜就是。”

显然朱加什维利对布琼尼的这一次的过激反应有些不满了,什么让他搞好训练,搞好自己防区的防务事宜,潜在话就是,做好他自己的本份,少管闲事。全军是否动员,自有统帅部做出决定,不需要他指手划脚。

这时朱加什维利停顿了一下又道:“至于那个朱可失和科涅夫嘛,不用回电,给东南方面军司令库利克发电,将这两封电报照原内容复述过去,让库利克同志自己去处理吧。也算给他提个醒,让他密切关注对岸阿军的动静。”

伏罗希洛夫嘴里答应,心里微微摇头,这很明显是偏袒库利克了,可以想像库利克知道这件事后,越级上报的朱可夫和科涅夫只怕没有好果子吃了。弄不好库利克以后还会不时的给他们找小鞋穿。

这时伏罗希洛夫心里一动,让科涅夫他们这些优秀的年青将领跟着库利克这个傻蛋只怕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而且肯定也得不到什么表现的机会。弄不好两个人才就得被库利克这个蠢驴给用废。而经过这一次之后,库利克肯定不会给朱可失和科涅夫好脸色看,心里怕是会恨不得把这两人给弄走吧。

“崔可夫已经在芬兰遭到惨败,第九集团军折损大半,目前崔可夫第九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已经被免去,我建议不如直接调科涅夫同志去接任第九集团军司令职务,科涅夫同志是政工干部出身,不光有着高深的指挥水平,也有一定的作战经验,且善于处理复杂关系,善于鼓舞士气,而士气正是目前第九集团军最为缺乏的。”

朱加什维利当然不是简单人物,看了伏罗希洛夫一眼,像是明白了伏罗希洛夫心里的小九九,不过他也没有反对,库利克长期脱离一线作战部队,论领军经验朱加什维利本人也不太放心,但是现在合适的够格的,又对自己言听计从的高级将领却不好找了,东南方面军指挥层关系不融洽,会进一步加剧库利克掌控东南方面军的困难程度。

将帅不和,又难以化解,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将他们拆开,要拆开,总不可能把上任才不久的库利克给换下来吧,当然是把不太听库利克的话的朱可夫和科涅夫调开更好。而且伏罗希洛夫的对科涅夫的安排也绝对打动了朱加什维利,第九集团军的惨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间接影响到了整个对芬战事的士气,若科涅夫能把这支残军重新鼓动起来,建立功勋,将会极大的提升整个苏军的士气。

“这个意见很好,科涅夫的安排就这样吧,不过朱可夫呢,克莱门特,你打算如何处理,科涅夫的安排看上去非常合理,但如果把朱可夫也调走,很可能在前线军队当中造成一种不好的影响,即不敢轻易的将前线的信息发给统帅部了。”

伏罗希洛夫沉吟片刻,他听出来了,事实上朱加什维利还是想把朱可夫也调走,方便安排几个老实些听话些的将领给库利克使唤,让库利克尽快掌控东南方面军,不过朱加什维利的担心也很有道理,虽然越级上报有些不恰当,但事实上朱加什维利很喜欢这一套,只是因为库利克是他的亲信,朱可夫和科涅夫这次越级上报折了库利克的威信和面子,让朱加什维利不得不从中选择支持一方,调开一方。

对朱可夫的安排,伏罗希洛夫也有些为难了,除非是升职,否则因为越级上报边境敌军异动而遭到打压的话,对前线官兵都会造成影响。便是平调,也肯定要调到一个重要职务上才有说服力。而且从私心上来说,对性格暴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有些听不进其他人意见,与下司、下属的关系也并不算多么融洽的朱可夫,伏罗希洛夫远不像对待科涅夫一样那么关心。若不是听出了朱加什维利也是想把朱可夫一起调开的意思,伏罗希洛夫本不打算把朱可夫也调开的。让他给库利克这个傻蛋找点麻烦也好。

不过现在朱加什维利有调开朱可夫的意思,伏罗希洛夫就不能不绞尽脑汁考虑朱可夫的去向了。

“去基辅军区吧,西线最重要最大的一个军区,朱可夫同志是优秀的年青将领,总是呆在东线总琢磨一个对手,熟悉一种作战方式不利于他的成长。”

见伏罗希洛夫很知趣的领会了自己的意图,朱加什维利微笑着点头道:“这是一个不错的安排。另外朱可夫和科涅夫调走之后,他们留下的空缺,我建议统帅部先征求一下东南方面军总司令库利克同志的意见再做决定更好。东南方面军是边境重兵集群,一个融洽的指挥层有利于保持军队战斗力。”

伏罗希洛夫不住点头,心里却是阵阵腹诽:偏袒,彻底的偏袒,果然还是人际关系重要啊。布琼尼这样的老资格元帅,统帅部却要左插一人,右插一人,生怕布琼尼过得太舒坦了,而对言听计从,关系亲密的库利克,待遇就完全不同,不听话的调走,把听话的调来,只是这样的军队在库利克指挥下不知道会成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斋桑泊地区自斋桑城面积大幅缩小后,其他地区都划到了新设的湖东县,湖东县东北面边境靠近中国一带的阿尔泰山脉西麓一带,此时正在秘密的修建机场,当然还有炮台,包括防空炮台。事实上这里距离西面的苏联边境也不过百余公里。

这里以前自然也是有空军驻扎的,但数量有限,而这一次为了备战,第三方面军所属就调来了空军六师、七师两个师,上千架飞机,这么多飞机,为了尽量保密,当然要大量修建临时机场,特别是在边境附近。这样就可以延伸进入苏联境内的打击空间。

“不行,我们的飞机虽然适应力很强,但这样的跑道条件还达不到标准,好歹得把路面修得平整一些,这些砂石也得清理干净。”一个身穿蓝色空军中校军服的军官领着几个基层军官不时的用脚跺跺那新修的路道,似乎很不满意。

跟在他身旁的同样是军人,不过穿的不是天蓝色空军服,而是深蓝色的工程兵服装,军衔同样是中校,不过在这个空军中校面前似乎提不起太多的底气。

“岑队长,这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在鲁布佐夫斯克为第七师修建的机场比这还差呢,我们任务太重了,根本忙不过来,好不容易才从白令海峡隧道和贝加尔湖通道工程中把我们抽调出来,但这么多机场和炮兵阵地要建,还有箱式浮桥的预制,这个机场我们已经动用了不少人手,能达到这个标准就不错了,如果想要修得再好一些,时间怕是赶不及了。”

“赶不及也要赶”那个岑队长还没说话,他们身后已经响起一个宏亮的声音。

“立正敬礼”看到这几个人时,那个岑队长以及工程兵部队的中校等人都立即条件反射式的立正敬礼。

说话的人正是表面还是休养,事实上早已经开始履行西伯利亚最高司司令和第三方面军总指挥职务的蔡锷,他旁边三人,一个是空军司令吴鹤棋,也是刚加入最高司的成员,另一个是主持工程兵部队二十多年的司令杰弗斯上将,这一次大战,工程兵部队也抽调了十万战地工程兵负责架桥修路建设各种军用设施和前进基地,这是工程兵部队成立以来抽调参战兵力最多的一次,而且很多可能会直接身临前线,所以杰弗斯这个工程兵司令在阔别前线战场二十多年后也再一次走上了前线,亲自指挥调度这批工程兵部队,自然也成为西伯利亚最高司的成员。

走在最后一个的则是第三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兼第十三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伍靖松中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