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922

分节阅读 9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增强政府的效率,只是这个集权很难把握正确的方向,一旦偏移,一个国家都可能走入死胡同。”

“希特勒的控制甚至还要远超过苏联的集权制度纳粹党可是直接在党内都取消选举搞一人的,一党是他,上台执政后则一国也是他,整个德国都将掌握在他手里,比当初的威廉二世这个皇帝的权利都要大得多,国家大事其一言可决。这种极权制度与苏联的集权制度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且希特勒本人其实也极为仇视,另外其实纳粹党能够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危机”这时叶枫轻叹一声道。

叶枫这么说自然是有道理的,纳粹党其实早已经存在,但直到危机爆发发前,成员也只有108万人,而危机爆发后呢,几乎是成每年数倍的速度上涨,到了1932年,人数已超过了100万。从1930年开始,纳粹党开始在国会选举中不断获得胜利,第二轮选举,希特勒竟然获得了368的选票。

1932年7月31日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又获得了373的选票,获得230个议席,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

1932年8月13日,总统兴登堡召见希特勒并试图说服他与佛朗茨冯巴本共同组成联合政府,但希特勒予以拒绝,声言作为最大政党的领袖,要得到“包括一切方面的整个国家权力”,但兴登堡也发表声明加以拒绝。就在这时,帕彭和施莱歇尔为了一己私利,互相拆台,宁让第三者上台,也不让对方执政,通过政治上的交易,把希特勒推出来,搞了一个以“保守派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总统、国防军和钢盔团”为一方,以希特勒的纳粹集团为另一方的联盟,组成所谓“民族团结”的联合政府。

另外对希特勒的得势,被推翻的霍亨索伦王室的支持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33年1月22日,皇太子就曾致函兴登堡,敦促其授权希特勒组阁,威廉二世还给纳粹党提供了200万马克的援助。就这样,希特勒终于在1933年1月30日通过“后门”交易登上了总理的宝座。

其实从这时起,魏玛共和国也就正式死亡了,第三帝国由此诞生了。

而崇尚极权统治、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并不满足于这种联盟。他执意借助已经掌握的权力,实现建立的目标,因而在他上台第三天即第1号文告,声称兴登堡总统宣布解散国会,定于3月5日举行新的选举。

希特勒认为,他将在选举中稳操胜券,这样就能排斥联合政府中的其他政党,确立一党统治的体制。2月4日又颁布保护德国人民法,以便广泛限制反对党,特别是限制德共和社民党在竞选中的宣传活动。2月6日,解散普鲁士邦议会,使普鲁士代理内政部长、纳粹党的戈林得以接管了警察局,为纳粹党在普鲁士夺权创造了条件。随后由冲锋队、党卫队和钢盔团成员组成的所谓“辅助警察”又先后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门,并在各大区建立了集中营,关押成千上万的人、社民党人和其他的反法西斯战士。

另一方面,希勒特又暗中拉拢国防军头目和大资本家,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赢得选举的胜利。

为了彻底打击反对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反对纳粹最坚定的,纳粹党徒又一手炮制了震惊国内外的2月27日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并将之嫁祸于德国人,在国内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浪潮,致使德共的机构被全部摧毁,几千名德共干部被捕,并被迫转入地下,在这一事件中,被捕人员还有社民党人和其他著名人士。

希特勒还在该事件后颁布被人们称之为“国会纵火法”的保护人民和国家法,授权政府接管各邦权力。他在冲锋队和党卫队的参与下,对各邦特别是那些不在纳粹党掌握之中的邦进行自上而下的夺权。从此,各邦的主权被纳入“一体化”,德国这一法制国家趋于瓦解,纳粹党的一党统治的基础得以基本建立了。

所有的这一切,叶枫其实一直都在关注,纳粹的发展也与后世一无二致。

“希特勒是一个疯子”对此,叶枫只有如是评价。在叶枫看来,此人能力是有的,甚至可以说极强,他最大的缺点在于他性格上的缺陷,这影响了他的一生,。

“综观他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在实现他的所有政治理念,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肯定,接下来,此人很可能会将他的反犹观点化为现实,这对我们的人才招揽计划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要知道在德国,是有非常多的犹太裔科学家的。”史密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

叶枫却呵呵笑了起来,打开抽屉,拿出一张文件递给史密斯道:“这一点你反应很快,没错,还记得吗,上一次给你名单时我说过那只是第一阶段的任务,而接下来就是第二阶段的任务,这个任务比第一阶段的任务要庞大的多,从现在开始,按照这个名单上的名字一个个去找吧,若我估计没错,也许很快希特勒就会对犹太人下手了。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爱因斯坦,费米,弗兰克,薛定谔,赫斯,斯特恩,布洛赫,玻恩,迈耶,贝特,加博尔,德拜,海韦希,赫兹伯格,迈尔霍夫,勒韦,钱恩,克雷布斯,德尔布吕克”

史斯密接过这份名单一看,也有些吃惊,名单足有六页纸,涉及了上百个科学家和教授,其上都附有一部分简单的资料,这些人中有头一份名单中出现过的人,也有没有出现过的人。像爱因斯坦,在头一份名单中就高排第一,但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下手机会,毕竟这个人的名气太大,强绑是不合适的。

剩下的那些人中也并非全部来自德国,有来自匈牙利,意大利,荷兰等多个国家,但无一例外,要不就是德国国籍,要不就是在德国大学中担任教授,要不就是在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几乎大部分是犹太人,他们生活在德国或意大利这样的国家,一旦德意等国开始镇压犹太人,那么到时候这些人就有可能接受阿拉斯加的邀请。

“这些人都是精英,其中有物理学家,有化学家,有生物学家,也有哲学家,几乎包涵了很多学科,但有一个明显特点,除了他们是犹太人外,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多是基础研究,而这正是我们阿拉斯加的一个缺陷,虽然我们阿拉斯加的科技繁荣,但偏重于应用科学,对基础科学的研究比较薄弱,而这些人的到来将大大弥补我们在基础学科上的缺陷。所以务必成功,不管你用哪一种方法。”

“包括强绑吗”史密斯问了一句,在此之前,对于一些像爱因斯坦这样著名的科学家,叶枫是要求史密斯不得强绑的,就是怕引来麻烦,毕竟这样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一旦被强绑,是会引来很多国家注意,进而让阿拉斯加背上不好的名声的。

“当然”叶枫这一次却笑着点了点头,看到史密斯眼里的疑惑,叶枫又笑道:“只要德国开始反犹,这些犹太科学家就再不复以前那样的地位,至少在德国是这样的,这就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机会,杰斐逊,你不会说在这种情况下你都没有办法掩人耳目吧。”

“我明白了”史密斯笑了起来,笑的很邪恶,这些人也许会被迫离开德国,但并不一定会全部接受阿拉斯加的邀请,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去美国,英国甚至苏联,如果是以前,也许史密斯只能干看,但只要德国开始反犹,这些科学家在国内遭受打压,阿拉斯加的机会将要大增,不单可以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用研究经费,生活福利等各方面诱惑这些科学家移民阿拉斯加,如果不同意的,他们直接在德国下手强绑,只要不被德国人发现,德国人也不会去大肆在国外搜寻这些犹太人的生死。而英美等国如果发现这个人不见了,也只会以为被德国人镇压了。

至于到时他们出现在阿拉斯加,那时还用担心吗,谁知道他们是被强绑而来的还是自愿而来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