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695

分节阅读 6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杂,所以在这里我们比原计划往北移动了三十公里,将会穿过乌斯季库特规划的城区带,但这在我看来,已经是最佳方案了,如果要严格按照四省市的所有城市建设规划实施,那么这条铁路可能需要移动的地方就比较多了,关键是这样移动的话,其他地方不像乌斯季库特,其他规划新城大部分涉及到永久冻土,山岭河流问题,若全部更改,我们需要多建三十处长短隧道,多架四十多架大小桥梁,还要多增加10的桩基工程,以消除冻土带的地质影响。总工程量将增加20。”

“但这样做,路线可能进一步压缩至少两百公里,这样算来,路线上可以节省一部分投资吧,那样与原路线的总造价相差多大”叶枫说道。

施泰因斯粗略估算了一下道:“路线缩短可以减少大概一亿多投资,但增加的工程量却可能要多耗去四亿投资,加上这样做工期将要延长最少三个月,人工材料成本要上升一两个亿,也就是说估计要比原计划多增加五个亿的投资,达到二十亿。”

“二十亿多加五个亿。这应该还算划得来吧,如果铁路将这些城市串连起来,这些城市所能创造的利益,怎么说也不会只有那五个亿吧。”叶枫说道。

施泰因斯却坐正了身子犹豫了一下道:“是的,严格来说,也不可能亏本,但是叶帅,为何要以铁路来迁就新城建设,这五个亿就算不多出,原计划的贝阿铁路难道就不能带动沿线城镇发展不能带动经济发展难道这四省就不能将他们的新城规划地址移动一下,他们所谓的新城可大部分都还是一片荒原,像龙城,埃利加坎这些地方的新城建设都还没正式开始,他们移动比铁路移动可划算太多了,这五个亿实际上就省下了,城镇本就是随着铁路而发展的嘛,现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各城不都是因为铁路的通车而发展起来的吗。”

叶枫闻言却呵呵一笑道:“于尔根,没有这么简单,贝阿铁路沿线经过的地方本就并非完全都是荒原,还是尽理照顾到了现有居民点的,可以想像,这些居民点,未来会逐步取得更大发展,但是你要知道,四省市规划的新城,都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是最有城市扩容基础,最适合城市建设的小居民点。就像西伯利亚铁路上的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一样,他们固然在西伯利亚铁路通过时还只是小城或要塞,但是他们所处的地方本就非常优越,西伯利亚铁路穿过,他们的发展比其他居民点都要快,但这是因为他们本身所处的位置适合城市扩容和发展,现在贝阿铁路也是一样,未来会有很多居民点扩大成城镇,但这些城镇中有多少具备成为中心城市,具备成为工商业重点城市的潜力,你想过没有而现在各省选取的就是综合了这些考虑在内。”

叶枫说道这里,又拿起那份施工方案道:“于尔根,我们来找找事例,就说埃利加坎这个地方,你们选择的是埃利加坎以北九十公里处的一个山口,原因自然是因为这是一个两峰包夹的低地,从这里穿过你们将不会修隧道,但是你却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固然是两峰包夹的低地,但只是一个长条形的山脚狭道,长有二十公里,但宽呢,最宽处都不到一公里,这里虽然也有一个居民点,但只是一个山腰上的小山村,以这里的地势,以这里的可利用面积,你认为他最终可以取得多大的发展可以断言,能够形成一个两三万人的城市就顶天了。”

这份施工方案中是有图片配套的,很明显可以看到叶枫所说的地形限制,施泰因斯也倾过身子看了起来,叶枫所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以这样的地方,未来最多就是沿着这个山脚铁路线,在最宽处那一段形成一个小镇,但再扩容却不可能的,因为他的两边全是外兴安岭的高峰,除非未来他们把城市都建到山峰上去,但那可能吗,全世界并非没有山城的存在,但也绝不可能有这么样的山城。这么多,这么高的山峰上建城,未来城市的市政道路建设怎么办,让市民都每天爬山,工厂又怎么办,没有便利的道路交通能吸引工厂,形成繁华的商业吗。

“我们再来看他的周边,如果你们往南移动九十公里,那么肯定在进入外兴安岭的时候要至少穿过两个隧道,长度估计有三公里,还有两条河流要架桥,不过都是小河。但是你看看,穿过这里,到了哪里就是埃利加坎,外贝加尔选定的一个山谷盆地,是位于外兴安岭西南麓最大的一个山谷盆地,虽也是呈狭长形,但长有四十公里,且有数个地方宽度超过十公里,最中心处甚至超过二十公里,总面积达到了近七百平方公里,盆地中间虽也还有许多小高地,但没有高度超过两百米的,而且数量也不多,可以利用起的平原,低平地面积怎么说也不会少于五百平方公里,最重要的是这个盆地及其四周近万平方公里区域是目前外兴安岭探明的最大的铜矿源和钨矿源所在,也是外兴安岭西南部煤炭,铁矿富含地,你说它的发展潜力,城市扩容基础要比你选的那个地方大多少你选的那一处能不能发展起来都难说呢。而这里,我敢肯定,未来绝对当得起外贝加尔北部区域中心的地位。你们将铁路往这里移动九十公里,可能需要增加很大的工程量和投资,但毫无疑问,其未来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不客气的说,光是这里,你那五亿就可以赚回来好几个。”

“但是我选的路线与这里相差也不过九十公里,其实也可以从那里修一条小支线连接到这个盆地,作用应该相差不多。”施泰因斯显然不太认同。

“不相差大了”叶枫却坚定的道:“这样一来,一条小支线连接,他就不是干道上,他的便利程度就差了很多,毕竟支线与干线是不能比的,以后人家都要在这里转个弯才能到达埃利加坎,无形中一些投资商就会打退堂鼓,而且”叶枫说到这里有些好笑的看着施泰因斯道:“于尔根,你还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为何要往北偏九十公里,就是因为你不想建隧道,但你说说看,修这条支线难道你从空中飞过去。”

“啊”施泰因斯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埃利加坎是一个盆地,他四周都是山,而他选择的路线实际上就是背着埃利加坎北面那座山过去的,若要修支线,那这条支线毫无疑问需要建一条很多的隧道穿过盆地北面那座山才能连到山背面的那条干线。既然还是要建隧道,而且可能这一条隧道比叶枫所说的路线建两条隧道的长度还要长,那为何不直接一开始就按叶枫的路线走。当然也可以不建支线,但不建支线的话,这个盆地怎么办,这里的资源如何利用开发起来。这样做,可能铁路是省了钱了,省了工期了,但却放弃了这一带最大的资源经济效益,也就放弃了这条铁路本来可以多创造的经济利益,那修这条铁路的意义何在,一条铁路可不只是人员流动通道,他更是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城镇建设的大动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