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568

分节阅读 5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无力去收回,估计未来这里也不太可能回到他们手里了,反到要担心这里将来威胁到帝国安全。

内部哈希姆家族起兵叛乱,阿拉伯半岛的实力名存实亡,大部分土地不是沦陷就是被当地叛军占据。最大的盟友德国已经无力来援;二哥奥匈帝国与土耳其相比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倒霉的土耳其军队四处受敌,士兵大量逃亡,补给缺乏,并丢失了大量的国土。现在的国土面积相比战前损了起码三成,对比上世纪,他们更是损失了一多半。目前仅有君士坦丁堡的一小部分欧州领土及小小亚细亚半岛。就连小亚细亚半岛现在也是烽火连天。

到时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局势已经炭发可危。不结盟是死路一条。结盟却可能有一线生机口

而且奥斯曼帝国已经被英国和德国先后“保护”了数十年,此举大不了是换个人来“保护”罢了。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内部虽有不少官员认为这是引狼入室之举。但赞同与阿拉斯加结盟者却占了大多数。然而。由于首相塔拉特贝伊的犹豫,阿土之间地秘密结盟并没有马上成行。土耳其人一边与阿拉斯加讨价还价。一边试探着阿拉斯加的底限,就如他们参加这场战争之前对德国使出地伎俩一模一样。

对于土耳其的摇摆不定。阿拉斯表现出极大地耐心,并没有催促君士坦丁堡立刻做出回应。因为对于要拉斯加而言。土耳其在中东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战后:其一小可以使得阿拉斯加对未来中东土地占领名正言顺;第二,可以使得战后对中东己方控制地区的统治更加顺利。而在目前。即便没有土耳其的帮助。阿拉斯加根据与英法的协议也可能得到叙利亚等地,不过土耳其在阿拉斯加半岛仅存的也门和麦地那等地却没有得到英法同意明言归属阿拉斯加。

这两地位于红海东耸,也是濒临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战略地,而苏伊士运河及红海两岸是英国人极其重视的地方。现在统治这里的哈希姆家族已经宣称独立,但实际上却间接受英国影响,阿拉斯加想拿到这里有些困难,也门南部更是早被英国占领。不过叶板需要的就是一个名义,假如未来阿拉斯加确实很想拿到那里。甚至某一天与英国发生冲突,这里就可能成为阿拉斯加名正言顺进入阿拉伯半岛,影响苏伊士运河的借口。

“你说他们有可能答应吗在塔尔苏斯前线。叶枫接到梁正强的电报。摇了摇头。土耳其人前怕狼后怕虎。又想占便宜,又怕上当。前后扯了好几天,一点有意义的内容都没有商议出来。

弗莱彻对这些政治外交上的东西并不太感冒,他甚至也不太理解叶枫如此做的原因。除了也门,麦利那这两个事实上已经不太受土耳其控制。又穷得响叮当,环境气候恶劣的不毛之地,叙利亚,贝鲁特。伊斯肯德伦湾不迟早是阿拉斯加囊中物还用得着花这么大代价。弄不好还要跟英法等国产生嫌隙。

看到弗莱彻的神色,叶枫自嘲的笑了笑:“是啊,老子付这么大没必要的代价。这帮家伙居然好几天都没商议个有用的东西出来,难怪曾经强盛一时的奥斯曼帝国会衰落至此啊。”。他们不答应也无所谓,其实我也觉得没有太多必要。也门,麦地那实在不算什么好地方,除了可以对红海。苏伊士运河产生一点影响,经济意义可不大,再说麦地那那是什么地方,伊斯兰圣地之一,宗教狂热之地,一个火炉子呢。要来只怕有些烫手黄丛维倒是直接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有用呢。这里现在看没用。未来就有用了叶枫喃喃的道,然后突然挥手道:“现在阿达纳平原上的土军还有多少人,爱琴海沿岸又有多少人”。北部开塞利去了十余万,这次攻势。打掉了他们过十万,现在位于两河阿达纳平原腹心的怕是不到二十万人了。至于爱琴海沿岸吗,西南海岸数番调动。现在估计还有十万,伊兹密尔到巴巴角一带也不过十余万,埃杰阿巴德和东色雷斯沿海是现在兵力较大的一个地方,有近三十万,其余就全在内陆或者君士坦丁堡这些情况,黄丛维这个第七集团军参谋长自然是很清楚的,想都不用想就答道。

叶板听了挥了挥手道:“那好,他们不答应,我们就打到他们答应,给梅森电报,明日起,发起全面攻击,空军给予火力配合。搞定了阿达纳平原,我们先不管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横扫向西,直逼君士坦丁堡,看他们答不答应

叶枫决定一下,第二天阿达纳平原的战斗进入了,数百架飞机狂轰滥炸,在杰伊汉河东岸的十七万英法联军一举突破了杰伊汉防线,直杀向前面不过距离二十多公里的塞伊汉河,而阿达纳市就位于这一段赛伊汉河的西岸,甚至有一小部分城区在东岸,当然也被英法联军占领。就此,这十七万英法联军也与西面的西路军十八万大军共三十五万人对现在龟缩在阿达纳市一带的近十五万土军收紧了包围圈。

在杰伊汉河北面。因为西岸防守力量骤减,梅森亲自指挥的五万第四集团军将士也在马拉什突破了杰伊河中上游防线,于旧月4日攻克阿达纳平原东北部中心城镇格克孙小旧月6日南下攻克了杰伊汉河与赛伊河中间的科赞补给基地,就此整个阿达纳平原就只剩下了开塞利和阿达纳市

一”二幕利实际卜不能算是阿达纳平原境内。只是他的一鲨。厂。

旧月8日,阿达纳平原战区总司令阿里在重重围困之下终于丧夫了最后一丝希望,于当日中午率阿达纳十五万大军向协约队投降。在叶枫的要求下。阿里又电令开塞利剩下的十万大军放下武器出城向第四集团军投降。

好在这个时候,土耳其的所有官兵都跟阿里差不多,已经没有多少抵抗信心了,甚至其内部早就有很高的厌战情绪,阿里的命令一到,他们没有任何犹豫就出城向封锁他们北面交通的五万第四集团军将士投降。否则以双方的兵力对比,五万阿拉斯加士兵还不一定敢受降,万一他们诈降,那就乐子大了。虽然逃出去十万土军对战局不会有太大影响了。但却绝对会使这一场本来极其完美的战争显得美中不足,甚至极大的打击阿拉斯加军队的名声。

门月日,随着开塞利十万大军全部投降,阿达纳平原之战正式结事,此战协约国投入了四十八万大军,从西南海岸和伊斯肯德伦湾算起,土军投入了近七十万大军。最后的结果却是协约国大获全胜,七十万土军被歼灭二十余万,被俘超过三十万,最终只有当初从西南海岸追击而来的十八万土军得以全身而退。当然他们得庆幸,当初叶板没有集中力量专心对付他们的兴趣。

前后损失近五十万大军,让土耳其的元气大伤特伤,现在整个土耳其仅剩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叙利亚、贝鲁特一带的十来万军队,高加索沿线还有十余子,最后就只有欧亚大陆相连的那中枢地带的七十万军队。

七十万军队对于一般国家来讲已经不少了,阿拉斯加用在欧洲的军队也不到这个数目。但以土耳其现在四处受敌的情形来说。七十万却是自保都成问题了,现在不说欧洲巴尔干那边面临四十余万协约国大军,在小亚细亚半岛,现在阿达纳平原的大军一灭,整个小亚细亚半岛东部已经是一片空虚,而协约国在这里却有近五十万大军,在中东还有近十几二十万英军和当地民族反叛势力。可说是四面楚歌。

与军事实力大为减弱相对应的是,奥斯曼土耳其的经济真正开始崩溃了。因为连年战争,其工农业都遭到了很大摧残,特别是农业。现在土耳其农业人口不过战前的四成小国内生产力低下,又如何有实力再与协约国对抗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盟友现在已经无法给予他帮助,就算帮助,因为保加利亚陷落,土耳其现在也基本上与德奥失去了最直接的联系通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