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宋 > 分节阅读 325

分节阅读 3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三段射击”等与之相适应的战术,使得火器的威力大大增强。不过,由于此时的火绳枪精度太差,大炮也只有实心炮弹,对陆军来说,作用仅限于打乱密集阵型而已,源氏取胜最主要还是由于平氏不得人心和源义经的卓越将才。但是,对海军来说,火炮的大量应用却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以投石机和床弩为主要远程火力的大宋海军在装备了大炮的日本海军面前灰飞烟灭,以致于日本军队轻易在朝鲜半岛登陆,一时之间大宋朝野震动

由于当年经历过举国大战的元老们大多都不在了,而辛弃疾与赵奈又都是陆军将领,大宋朝堂上的将军和大臣们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攻势都有些犯怵。一些胆怯的家伙还以朝鲜半岛反正是金国的地盘为由,认为不如默认这个事实好了,反正大宋自己又没损失,相信以两国实力上的差距,日本人肯定会欣然接受的,到时候等到金国与日本打得两败俱伤,大宋再出来捡便宜也不迟。

这一论点遭到了赵恢的严厉批评,在他看来,日本人主动挑起战端,便意味着两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这时如果大宋服软,只会助长日本人的气焰。何况日本如今的军事技术已经超过了大宋,唯一的弱点就是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如果让他们吞并了金国,只会更难对付,万一他们再与蒙古人联手,那搞不好会成为大宋的心腹之患的。所以,即使本着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宋也必须出兵打败日本。

不过,话虽这么说,再没想到对策前,大宋的海军舰船再多,也很难与日本装备了大炮的新式军舰抗衡。可是赵恢的思路一向开阔,并没有被这个问题难住,他认为海军再怎么强,也需要由陆军来决胜负,所以只要在朝鲜半岛将日本陆军歼灭,日本的海军再强也无力回天了。而大宋的经济与科技总体实力远在日本之上,相信用不了多少年就能研发出比日本更强的火器并加以推广应用,到时候再收拾日本海军,打上日本列岛兴师问罪也不迟。

情况比赵恢预想的要好得多,大宋的绝大部分科学家都是热爱这个国家的,他们都以空前的热情投入了军工方面的研究之中。而尤其幸运的是,大宋其实已经有了比日军火器更为先进犀利的装备,发明者正是大宋化学的奠基人张天宝。由于家境富裕而且早已功成名就,所以虽然自己研制的先进火器一直得不到军方大佬的认可,张天宝也从没有生出向外国转让技术的想法。直到现在国家需要,他才将一年前试验成功的燧发火枪与造价比日军青铜炮便宜得多的铸铁炮献了出来,令大宋在军事技术上重新占据了优势。然而,这些装备还没有投入批量生产,装备部队直到官兵们熟悉性能并能熟练地操作也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局势恶化之迅速则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意料。

金国皇帝完颜雍这些年早就已经被折磨得心力交瘁,在听到日本入侵后再受打击,终于病倒了,这一病就再也没能好起来,而他的太子允恭在几年前就已经病死。新登基的皇太孙完颜璟现在还不到二十岁,又如何能够应付眼前的烂摊子呢何况完颜璟生性懦弱,根本镇不住那些元老勋贵,而蒙古时不时的勒索更是令其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各族屯点早在当初蒙古入侵时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离心倾向,偌大一个金国很快便分崩离析

日本陆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他们不顾身体的疲劳长驱直入,很快便控制了整个朝鲜半岛。由于高丽灭亡不久,高丽人对金国普遍没有多大的认同感,再加上源义经严格控制了军纪,所以日军在朝鲜半岛并没有遭遇强烈的抵抗。但是,当他们向北越过鸭绿江之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辽东的各族屯点基本都处于自治状态,其中的军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财富不受侵犯,对日本的正规军展开了殊死抵抗,令因为节节胜利而有些得意忘形的日军付出了重大伤亡。不过,这也激起了日军的兽性,他们开始大肆屠杀抵抗失败的各族军民,即使是他们的主将源义经也无力阻止。民兵再怎么勇敢,战斗力还是无法与正规军相比的,再加上日军还有着装备上的优势,结果不出一个月时间,日本人就占领了整个东京路,数十万各族居民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就在辽东各族居民陷入绝望的时候,大宋的军队终于赶到了

在如今的辽东大地上,汉人已经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所以他们在日军的大屠杀面前也首当其冲。大宋的官兵看到同胞的苦难后普遍激起了强烈的民族义愤,战意熊熊燃烧。然而,他们虽然从日军的屠刀下救出了大量同胞,但日军的火器与“三段射击”战术令宋军付出了相当大的伤亡,这并不是光靠勇敢就可以改变的。但是,这时赵恢当初搞的“官兵平等”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由于基层的士兵也展开了积极的战术讨论,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很多克制火器的战术被总结了出来

第五百八十六章 金国覆灭下

其中,火绳枪怕雨天的弱点被宋军充分利用,战局终于得到了扭转,毕竟要比肉搏,矮小的日本兵是根本无法与大宋高大壮实的北方汉子抗衡的。即使在晴天,宋军也开始学会以夜战来规避日军的火器优势,尽管这对双方都不利,但是由于宋军在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即使一对一拼消耗也是日本人先撑不住。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在后续援军还没赶来的情况下,战争的天平就已经开始倒向了大宋一边

但是,自赵恢即位以来的诸事不顺再次表现了出来,就在宋军与日军在鸭绿江以北对峙的时候,已经风雨飘摇的金国政权终于挨了一记致命的打击。蒙古人见到金国现在覆灭在即,他们自然不会放过分一杯羹的机会,成吉思汗很快便以金国没有按时上缴岁币为由,再次调集二十万精兵围攻上京。

和上次攻打上京时相比,蒙古人的攻城能力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们军中不但出现了重型投石机,而且也组建了专门的爆破部队,即使比起大陆上的先进国家也并不逊色,因为他们虽然四处破坏先进的文化,但对于工匠却是视若珍宝的。而金军那边的情况则要糟得多,在国库早已枯竭的现在,上京守军已经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士气之低落可想而知。结果还没到十天时间,上京城就被蒙军攻破了,年轻的金帝完颜璟在绝望中点燃了他的宫殿,昔日盛极一时的大金国终于灭亡了

由于上京城早就是一贫如洗,这次大火又焚毁了仅剩的大部分财物,致使兴师动众的蒙古大军所获甚微,这令他们极为愤怒。再加上女真人当年残酷杀害蒙古大汗俺巴孩等人,与蒙古人是由血仇的,一心泄愤的蒙军战士在上京城以及周边地区开展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一个月后,当地的女真人几乎全被杀绝,而其他各族民众也全都沦为奴隶,抵抗的自然更是只有死路一条。不过,正是这一个月的耽搁,使得蒙军错失了对宋军先头部队形成夹击的机会。当他们南下侵入辽东的时候,当地宋军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足以同时对抗二十万蒙军和十万日军,因为主帅赵奈带来了装备着最新式战车的大宋最精锐陆军,而且他还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战法,令蒙古人吃尽了苦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