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宋 > 分节阅读 288

分节阅读 2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夹击的巨大风险,而伤亡对比更是会令他们肉痛很久。当然,若是金军骑兵撤退,战车部队也是拿他们没办法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战马,在短距离内尤其是这样,但他们又何必要追由于车步混编部队的强大战斗力,使得他们可以被很放心地分成团级甚至营级编制行动,这便令其控制范围大大增加,而金军骑兵的机动能力则因迂回空间受到挤压而大大萎缩。简而言之,战车大圈战术是一种以移动防守为主的战术,但由于战车在正面战场上对骑兵的天然克制,而能发挥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效来。

但是,若对方都是步兵,他们攻占战车便要容易得多,车步团营是不宜结成大圈死抗的,但是他们又何必要结阵呢由于战车的速度要明显快于步兵,而它那恐怖的吨位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抵挡的,遇到步兵直接冲上去撞倒碾平即可,而车身上那数十个令人畏惧的大铁锥则更是增加了这一攻击方式的实际威力。至于枪阵,对付骑兵尚可,可拿来对付周身包裹铁叶,车壁厚达一尺的战车,徒惹人笑尔。

如果敌人是步骑混合编队呢那只需区别对待即可,因为即使是步骑混合编队,其实也是各自独立的。如果步骑杂编,只要一开打,步兵就会被骑兵们活活踩死。对付这种恐惧的战争凶兽,只有三个办法,第一种就是以车制车,但是那样就等于是在拼两国军工制造能力了,放眼天下又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赵国即使是南宋,也只能说有那个潜力而已。第二种方法,就是用床子弩、投石机等重型攻城器械来击破对步骑来说无比坚固高大的战车,但问题是在野战中使用这些笨家伙,不是在找死吗赵军的步兵又不是待在车上就不下来了,何况床弩和投石机的命中实在是令人汗颜。第三种方法,就是将战场设置在地形恶劣,不利于战车开动的地方,比如沼泽、密林、丘陵、高峰等等。然而,那些地方一样不利于骑兵作战,而若论步兵的战斗力,金军又如何比得过赵军呢出现那种情况的话,赵军派步兵去解决就行了,赵抗还求之不得呢,毕竟步兵数量更多,成本也便宜啊。

第五百零六章贪心不足

当然,骑兵的地形适应性要比战车稍强一点,所以既能让骑兵驰骋,却又能遏制战车发挥的地形也不是没有,但终究是少得可怜,暂时先放着不管就行了,等到其他的地盘都打下来之后,那些负隅顽抗的弹丸之地还能守得住吗

人力战车的这种大圈防御战术凝聚了群众的智慧,但其中贡献最大的,却是从未上过战场并且双目失明的赵奈。而他的团虽然是新老混编,在此次北伐中也收复了多座县城,并取得了歼敌一千余人没办法,金军吃过几次战车的亏之后,很少有不望风而逃的。的战果。所以此次北伐终止后,赵奈便众望所归地成为赵军第一个车步师的师长,而他的师参谋长则自然是那个性格与其几乎截然相反的蛇蝎美人了。说起来,这对搭档在赵国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不过这也正常,比起他们这种互补型搭档来,相似型的搭档对整体实力并不会有飞跃性的提升,效果主要体现在应变能力的增强上。但由于赵奈目前还算不上是赵国不可缺少的重臣,就算他有了意外也不至于动摇国本,所以明显是互补型的更符合他现在的状况,赵抗对此也非常满意。不过也许更令他满意的是,白莹钰只是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而没有乱来,看来赵奈的驭人之能比自己预计的更强,赵抗总算是放心了。

面对赵军如此强大的野战能力,即使是极擅进攻的完颜亮与纥石烈志宁也只能选择坚守这一条路,这一工作自然是交给了布萨忠义。而他们这两位擅用骑兵的名将,则准备等到赵军师老懈怠时,以轻骑包抄其后方,截断他们的粮道。然而,与不得不被动等待的他们相比,赵抗的奇兵却来得更早

比起赵奈等新人的表现,郑南臣麾下的海军陆战师才是决定这次战争成败的关键所在,就在江晨星部覆灭之时,陆战师在数百艘小型车船的护航下从淮河入海口逆流而上,沿路更不停留,利用金军收缩防线的机会开进了黄河因为当年杜充决开黄河大堤,致使黄河改道,与淮河合流之中。郑南臣部总兵力超过十五万,岂是金国那些地方部队所能抵挡的可就在各地金军被吓得四处逃窜的时候,郑南臣部却越行越远,根本不与他们交战。金军地方官吏中也有人熟悉水军的缺陷,在黄河上架设了铁索,可因为时间仓促,这铁索的质量实在不可能好到哪儿去,何况也不够粗,在赵军大船的斧型撞角面前,根本没发挥出半点作用。

郑南臣他们看似漫无目的的进军,却在有意无意中将黄河两岸的金军分开,使黄河以南的金军完全变成了孤军。这样一来,河南金军既无法得到后方的补给和支援,也失去了大半的回旋空间,纵有骑兵,也无法发挥出机动性的优势。而赵军主力则以各车步团为骨架,将金军切成无数小块,再以重步兵集群进行逐一清剿,不过两个多月时间,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便已经全线光复。完颜亮等人虽然心急如焚,却由于实力上的差距而无可奈何,从现在的情况下来看,金国能够保住黄河以北就算不错了

这时郑南臣部的真实意图也终于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他们历尽数月时间,一路溯流而上,原来他们竟然意在关中由于潼关天险的缘故,想要自东向西攻入关中是非常困难的,在宋代之前只有一人成功过,那便是宋武帝刘裕,他采用的正是以水军逆流而上攻取关中的方法,现在郑南臣不过是依葫芦画瓢罢了。但因为赵军的水师比起当年的北府兵更加强大,所以他们的战斗也显然轻松很多。但是,刘裕夺下关中后终因内部原因而功败垂成,而对现在的郑南臣来说,夺去关中只不过是他全盘计划中的一道开胃菜而已。

由于金军主力都被征入了南征大军,留守关中的金军不过是一些签军罢了,别说强大的赵军了,就算南宋吴璘所部的三万人都完全可以吃掉他们,只不过因为被西夏人挡住而不好发兵罢了。随着关中落入赵军之中,一直坐山观虎斗的西夏君臣终于发现其中莫大的危机。关中落入赵宋联盟之手后,西夏得自金国的熙秦路地区便处于两面受敌的窘境。为了以防万一,夏王李仁孝不得不对熙秦路地区增兵十万,却不知这样一来却正中了赵抗的圈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