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宋 > 分节阅读 253

分节阅读 2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缴获一千多对金银环就算是难得的大胜,靠这些大多为乌合之众的草寇,得他们有那命去拿才行。

赵训从来就没指望这些盗匪能够打击到金军的主力,他那些赏格只是为了将他们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只要他们不倒向金人那边,赵训的意图就实现了。而赵训接下来说的话才是关键,他要每个盗匪势力都交出一些精壮喽罗来供他训练,以早日拥有一支自己的军队。

这话一出,反对的人就多了,对盗匪贼寇而言,谁的兵力多谁就是老大,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怎么会轻易将其交出赵训见状知道现在急不得,便说他只是建议,于是最后只有王德等少数匪首表示愿意提供一些人手,加起来也就一百来人,只够组建一个卫队,令赵训有些哭笑不得。现在他势单力孤,这些人虽然不多,却是他起家的资本,还需要进一步做工作才行。尤其是王德,不但手中有着两三千喽罗,而且他自己更是天下少有的猛将,他对自己也是最可能死心塌地的,如果连他都不能掌握住,那赵训还能有成功的可能吗

于是,赵训想方设法,营造出机会与王德密谈。由于事情紧急,赵训也不岔什么话题,直接开门见山,“王将军,本王此来任务极重而困难重重,就拿眼前来说吧,连从他们那征调点兵员,他们都推三阻四,还能指望吗本王现在可以依靠的,只有王将军你了”。赵训并没有使用谦称,他现在除了一堆空头支票和头衔以外,本就一无所有,如果他再放低姿态,只会被别人认为他毫无自信,还会有什么人愿意跟他

王德想要的就是这个,现在见到赵训对他如此信赖,他便也不再藏着掖着,透露了一下自己的家底。可是若要按赵训的计划办,就算最终成功,王德的部下估计也会付出相当的伤亡,他辛辛苦苦拉起队伍来很不容易,为了赵训这个潜力股牺牲如此之大,究竟是否值得,令一向决断明快的他也有些犹豫。

这令赵训有些不快,但他知道名将少有不爱护士卒的,所以倒也能够理解王德的心情。由于现在有求于王德,赵训自然不会玩硬的,反而陪王德喝起了小酒,陪着他大吹特吹光荣历史。从王德的成名之战以十六骑攻破州府,擒获太守,杀死金兵近百人说起,一直说到拓皋之战中在同为勇将的杨存中露出怯意的时候,是他王德身先士卒,亲执巨斧劈破金军的连环甲马,并在突破金军右翼的坚阵时射杀金军大将,从而力挽狂澜的经典战例,王德听得满脸通红,神情激动万分,两眼蒙上了一层水雾,竟似要流下泪来。

王德虽是天下第一流的猛将,但和岳飞类似,他也不会做人,所以混得一直不好。而且,某种意义上,他比岳飞还惨,因为岳飞虽然“冤死”,但好歹留下了英名,可王德却什么都没得到,虽然他的官位也不低,可别说老百姓了,就算是读书的士人也没几个知道他王德的。如今赵训却将他生平的得意之战如数家珍地说了出来,这怎能不教他激动得老泪纵横呢不过他却不知道,赵训根本就对他的生平没半点兴趣,他之所以知道这些事情,不过是当初赵抗在教他们军事课程时曾经作为战例引用过罢了

王德为人恩怨分明,中兴四将中最无能的刘光世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便死心塌地地追随于他,甚至不惜将很多战功让给上司,要不然刘光世这个军事废柴怎么可能混到中兴四将中的一个座位对于与自己有仇的,王德是睚眦必报,虽然心胸有些狭窄,但也不失男儿本色。可他脾气暴躁,自然就容易得罪人,比如他的同僚郦琼就与他仇怨颇深,这也正是当初“淮西兵变”的由头之一。不过话说回来,就冲着郦琼兵变后裹挟军队投奔伪齐,甘当金人走狗这点来看,也绝不是什么好鸟,所以王德与之结怨也许只是道不同罢了。可王德却得罪了一个他不该得罪的人,那就是已故的大将韩世忠,据传因口舌之争,暴怒的王德失手将韩世忠的部将杀死,韩世忠大怒,扬言说只要王德敢进他军营,就立刻砍了他。这件事的真相究竟如何,当事人王德不肯说,被杀的那位说不了,又没有其他人在场,恐怕谁也说不清了。可是王德虽然脾气暴躁,但是在战场外杀人这还是头一次,也许其中另有别情。但不管怎样,得罪官位名声影响都远在他之上的韩世忠,王德的日子是肯定好不了了。而先后庇护于他,使其免于韩世忠报复的刘光世和张浚,不过是为了利用他的勇武罢了,功劳都被上司抢去,而有罪时却要他来背黑锅。要不是拓皋之战中他的表现实在太过耀眼,而且杨存中也守住了基本的良心,如实道出了他的功劳,恐怕他一辈子也就只能当个先锋官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翦除异己

如果王德是个淡泊名利之人,就这么混下去,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可王德却又不甘于寂寞,将名声看得很重。北伐失败后,他不得不当起了山贼,其心中的郁闷窝囊可想而知。现在眼见自己终于得到了一位重视自己、赏识自己的“明主”在现在的王德眼中是这样,王德心头一热,慨然道,“王爷尽管放心,末将王夜叉的绰号可不是白叫的,您怎么说,末将就怎么做,谁要阻您的路,末将就杀谁”

赵训大喜,但同时也不由心中一寒,他虽然也杀过人,但王德这种将人命视若无物的态度令他很不舒服,可是他还是得依靠王德,谁叫现在是乱世呢

第二天,赵训将昨天吃饱喝足的匪首们召集了起来,看上去一脸严肃,只见他痛心疾首地说道,“本王邀请大家来到这里,以为大家都是当世的豪杰,不甘心为金人奴役才投身绿林,想要团结大家的力量,将那些鞑虏逐出中原,也为大家谋个长久富贵、封妻荫子。可谁想到,我们之中竟然有人想要向附近的金军报信,做卖国贼你们说,他该不该死”

这些匪首虽然也大多作恶多端,但既然不愿投靠金军,而背上贼寇的污名,说明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对于卖国贼是深恶痛绝的。现在赵训这么一提,他们立刻聒噪起来,连连称是,但也有几个想明白的家伙面色苍白,看上去神不守舍的样子,嘴里只是虚应了几声。

“带上来”,赵训目光阴骘,冷言道。没过多久,一个喽罗五花大绑着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口中的破布扯去后,剧烈地喘了几口气,才能正常答话。在赵训的当场逼问下,这个目光涣散的喽罗乖乖地说出了他的大当家派他偷偷下山通知喽罗们做好外逃的准备,并让他们再派擅长骑马的去潞州的衙门报案,等到金军一举剿灭了这一万多盗匪,到时候首脑俱在,还有个南宋的王爷,赏赐可少不了。

“你这是血口喷人,老子只是让他通知弟兄们准备走人,老子我不干了不行吗”,当事人满面怒容,转身就想下山,却被狼嗥山的喽罗们给拦了下来。

“既然你已经亲口承认,那就有劳诸位为国锄奸了”,赵训冷哼一声,这正是他与王德约定好动手的暗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