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宋 > 分节阅读 220

分节阅读 2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了他们很大的伤亡。时俊则充分显出了成为绝世猛将的天赋,他带领的三千甲士就如同插入金军心脏的尖刀,在金军阵中左冲右突,勇不可当,对金军的士气造成了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了包抄之势。布萨忠义见势不妙,知道如果逞强再打下去恐怕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不得不作出了暂时撤退的决定。而身在局中的纥石烈志宁反应更快,只是要将已经被赵军车阵切得四分五裂的大量重骑安全撤出,简直是痴人说梦

虞允文很快就发现了金军的意图,只见令旗一挥,赵军中军立刻开始全面反攻,而两翼的近卫师精兵以急行军的速度将包围圈的缺口迅速缩小。但他们毕竟是步兵,又没有战车之类的路障掩护,终究是不能完全挡住一心北逃的金军骑兵。到口袋扎紧时,金军的数万骑兵大多破围而出,但士气低落、无心恋战的他们只能将战友丢下,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

由于骑兵不足,赵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数万骑兵逃走,心中憋气的他们立刻将围住的不到十万金军当成了出气筒。此时为数不多的战车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被围死而动弹不得的金军骑兵和步兵在它们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车兵的缺陷主要在灵活性方面,要说正面战场中的战斗力绝对是陆战之王。再加上近卫师的勇士们也如下山猛虎一样锐不可当,金军全线崩溃,纷纷跪地乞降。

虞允文本想接受他们投降,但这时高丽军队却从后方杀来,虞允文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命令赵军对包围圈中的金军大肆屠戮。当高丽军队赶到时,这里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扑面而来的浓烈血腥气令他们胆战心惊。结果,自己送上门的高丽军队,在丢下五千多具尸体后,才好不容易摆脱了赵军的追击

战后统计,赵军此次共歼敌十二万多,没有俘虏,这可以说是自此次北伐以来最大的胜利了。其中高丽人逃得快,损失有限,而金军虽然损失不小,但实力还在。所以虞允文虽然看上去满面笑容,心里却颇为遗憾,毕竟金国的国力还是远在赵国之上,这次没能全歼敌军主力,最后胜利还早得很呢。不过此战的收获还是极大的,除了战果本身以外,虞允文完全建立了他在军中的威信,并通过实践证明了战车在平原地带正面决战中的巨大威力。这对缺乏骑兵的赵国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一条新的对抗胡人骑兵的有效途径,而且在虞允文看来,这种战法似乎还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

由于野战的失败,徐州守将自觉没有坚守的把握,连夜弃城出逃。就这样,赵军兵不血刃地攻占了徐州城,淮河下游全部光复。但是因为物资被卷走很多,赵军的将士们并不怎么开心。虞允文也暗自忧心,如果金人每个城池都这样做的话,那赵军占地越多就越危险。有鉴于此,加上这次战斗赵军的伤亡也不小,光战死的就有一万多人。于是他传令全军修整,打算等宋赴义的那三万骑兵归队后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此时的赵抗还在临安进行着学习,如今他除了礼仪之外,还得学习书法,他原来写的字虽然容易辨认,但实在是太难看了。吴太后现在已经完全摸清了他的脾气,想蒙混过关是越来越难了。吴太后对已故的陆仁又是佩服,又是愤恨,赵抗在他的教育下成了一个怪胎,大事上可以说是出类拔萃,而个人生活上却是糊涂得很,再加上他懒散随便的个性,这个问题就愈发严重。有鉴于此,吴太后已经暗自在为赵抗留意王妃的人选了,在她看来没人管他是不行的,毕竟赵抗还是要回赵国去的,那时没她在身边,很可能会故态复萌。

第三百六十二章意外之喜

赵抗虽然这段时间很郁闷,但他也看得出吴太后是真的把他当成了亲生儿子,所以也没有明着抵触。不过暗地的小动作还是免不了的,但这在吴太后看来,反倒更觉得这孩子可爱了。不过喜欢归喜欢,规矩却越来越重

赵抗虽然完全放权给虞允文,但他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北方的战事。虽然对战果比较满意,但是赵抗也对金军表现出的战斗力感到惊讶。目光敏锐的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不对,金军的战斗力不可能上升这么快。只有一种可能,他们对我军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是就上次抓住的金军细作来看,他们还远未达到这种程度,难道,前段时间里面,我国出了内奸”

赵抗摇了摇头,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这不可能,我们赵国的情报工作是天下第一的,对内更是如此。要是这么容易就出内奸的话,那别的国家还怎么混啊那么是情报部门内部出了问题这倒也不是绝对不可能,但也不应该这么快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赵抗突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他当初将赵军的很多资料以及此次北伐的主要计划都提供给了赵昚,以利于必要时宋军出兵协同作战。南宋的情报及保密工作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出问题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了。但当赵抗派人调查此事时,他才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目前赵国的三大情报部门中,明面上的那个系统只是做样子的,本来就搞不到什么情报;而“天罪”当初由于过度使用而元气大伤,就算后来将当初组织的隐藏情报组织与其合并,也因为将大量人手和精力花费到调查“神罚”组织的事情上,而使得可用的人员严重不足;至于赵抗寄予厚望的忍者组织,由于时间太短,新生代的忍者还没出师,而日本来的那些忍者数量又太少了,实力也不算太强。

发现这个问题后,赵抗叹了口气,“看来我还是太年轻了,居然连青黄不接的问题都没考虑到”。不过好在调查面还比较窄,由于那份资料只交给了赵昚一人,所以调查服侍他的太监和宫女就可以了,然后便能顺藤摸瓜将幕后的家伙全揪出来。但不管怎么样,至少还得等上个把月吧。

北伐军修整了十天后,等来的却不是好消息。原来宋赴义在对方腹地混得风生水起,便有些得意忘形了,为了扩大战果,他将手中的骑兵分成五队以图扩大战果。没想到金国皇帝完颜亮竟然亲率三万轻骑神不知鬼不觉地出了燕京城,并迅速南下,以清除他们后方的不安因素。当完颜亮锁定了目标,并发现宋赴义分散兵力后,他不等后续援军抵达,便对赵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宋赴义虽然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将领,但和完颜亮比起来还差得远,再加上他身边只剩下不到一万骑兵,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还好宋赴义很有自知之明,他立即下令撤退,避免了全军覆没的下场。尽管如此,他的中军如今也只剩不到五千人了,而且大多伤痕累累。而之后完颜亮又马不停蹄,以每天三百里的行军速度长途奔袭,将宋赴义麾下的四支分队全部击溃,最后只逃回不到两千人。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一向心胸狭窄的完颜亮居然表示,对赵军官兵当初杀戮女真人的罪行既往不咎,于是很多胡兵都向金军投降了。而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立即倒戈,要不是有支貌似山贼的民军以骚扰拖住了金军的追击,恐怕连那两千人也未必能逃得回来。

虞允文听后沉思起来,完颜亮一反常态的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这正是破解“投名状”策略的唯一办法,看得出这段时间里他有了惊人长足的进步。而虞允文同时还意识到另外一点,那些胡兵当初效忠的是赵抗个人,而不是赵国这个国家,所以赵抗不在时他们的战斗意志就要差得多了。

虞允文还注意到,骑兵中的那少数汉兵基本上不是选择了战死,就是逃回,投降的几乎没有。这固然与他们大多已经成家,害怕祸及家人的心态有关,但为本族而战的想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那些胡兵做不到的。

“看起来,必须尽快建立一支以汉兵为主力的骑兵才行啊”,虞允文心想。事实上,赵抗当初也起过这个念头,但是赵国位于炎热潮湿的南方,战马的非正常死亡率很高,而汉人中知道如何照顾马匹的实在太少,如果由他们来照料,现在不知道还剩几匹能用的战马了。当然,只要耐心学习的话还是可以的,但赵抗急于收复中原,所以便选择了借用胡人力量的方法,但这次却因此吃了大亏。

虞允文的沉思并没有持续多久,“大人,我们抓到了几个奸细”

“哦”,虞允文有些奇怪,“奸细的话,你们自己审问就可以了,好像不用禀告我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