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宋 > 分节阅读 39

分节阅读 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入了名声更大的岳家军。

岳家军的训练极其严格,但对心志坚毅的郑南成来说,这倒还能适应,而从基层切身感受到的练兵方法也令他获益良多,可是岳家军却有不少在他看来很不合理的地方。岳云曾经在一次训练中坠马,岳飞为此大发雷霆,本来想要将其斩首,在诸将苦劝后改罚一百军棍。对于这件事,大多数人都以此作为岳飞军纪严明和不徇私情的明证,但是郑南成却有不少疑惑。至少他并没发现有一条军规规定训练中坠马要斩首,当然,郑南成并不是“背嵬军”的成员,也许他们的军纪特别严格也说不定。但即使这样,他也还是不解,因为坠马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大部分都与骑手无关,即使是最精锐的骑兵也不能保证一定不出现马惊失足的情况,这种完全不可预测的情形居然要处死骑手,简直是莫名其妙。要都这样搞,估计没几个人敢骑马了,而事实上因这种原因受罚的似乎也就岳云一个,其他人出现这种情况最多被训斥一下。

而那些评价就更没道理,若军法没有那样规定,岳飞如此处罚儿子,那就是执法过酷,可没什么好大肆渲染的。而若军法有那样的规定,岳飞在众将劝说下将其改成一百军棍,那就又是徇私了,怎么能说是不徇私情呢正因为这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郑南成想当然地认为岳飞不过是牺牲儿子,以增加他个人的威望而已。不过日后当他听到居鹏亲口讲出此事的真相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理解的全错了

郑南成不久之后离开岳家军与此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岳家军虽然威名赫赫,但并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军队,才是最根本的原因。郑南成最推崇的军队是东晋北府兵和战国时期的秦军那样的,它们的强大是军队本身强大,而不完全取决于主帅。

第八十一章寻路之旅中

无论统帅是谢玄、刘牢之还是刘裕北府兵的巅峰是在他手上达到的,但是从此之后便不再有北府兵,因为刘裕成了皇帝,北府兵都毫无疑问是当时天下的第一强军。而像陈庆之的“白袍军”之类的军队,虽然一度所向披靡,但只要主帅一死,立刻就从历史上除名,这才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根本原因。

人的生命很脆弱,可能病死、可能战死、可能老死,也可能被朝廷撤换。换了主帅便不再强大的军队,是不可能完成郑南成那宏伟的理想的,因为那绝不可能在一年两年内完成。毕竟即使打败金人,还有草原上的蒙古等游牧部族呢,这一点南方人可能会忽略,但北方长大的郑南成可不会这样短视。而且北府兵这种军队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因为晋升制度健全合理,优秀的将领会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年宋武帝刘裕才能干出杀掉一批名将再提拔一批,再杀掉一批再提拔一批这样惊世骇俗的事情来

这种军队并不是一个垃圾带兵也能所向无敌,而是其内部将领的优劣很容易就看得出来,没能力的将领根本没机会上位,就算因为某种原因上位了,也会被官兵们给排挤出去,这就是当年刘裕官位不高却能号召全军的道理,军功摆在那呢

岳飞并不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人,但他却非常讨厌别人干扰他的决策当年还是小军官时就敢跟长官王彦叫板,后来发现错的是自己后立即主动负荆请罪,但他只是为自己的错误而道歉,至于跟长官叫板这点他从来都没觉得错过,而他性格上的这个毛病也一直没改掉,这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最重要原因,所以他要建立的军队,注定了是对他个人绝对服从的军队,即使是赵构,想要越过他调换岳家军中的军官也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注定了岳家军不可能是郑南成理想中的军队,韩世忠是没能力建立,而岳飞是不想建立

除此以外,岳家军的一些特点在郑南成看来,并不像世人说的那样全是优点。一是岳家军的正义感过强,这的确是可以争取民众支持,在沦陷区尤其是这样。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北进中原后,只要金军采取坚壁清野只要在守不住时焚烧军粮即可,比完全的坚壁清野要简单很多。的政策,便几乎无法从当地获得补给,愿意主动无偿犒劳将士的毕竟只是少数人,这便带来了沉重的补给压力。其实以岳飞的个性,当初十二道金牌未必就能逼他回师,但是停止粮草供应却让他不得不低头,这也说明了岳家军对后勤的依赖。事实上,粮草问题确实是岳家军最大的弱点,若不是岳飞在军中有着近乎于神的无上威望,在几次断粮的危机中军队早就解体了。但是临近边境时总有办法可催,一旦深入敌境,又不愿就地解决,最后迟早要出大问题的,要知道岳家军才打到开封而已,连金国纵深的五分之一都没到,这也是当初陆仁不太看好岳家军成功的主要原因,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啊。

当然,岳飞不是偏执狂,实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估计他也会放开管制的。但是这样一来,依靠着带有信仰心性质的超强正义感团结起来的军队,将会信仰崩溃,后果如何那就很难说了。

不过郑南成对岳家军或是岳飞最不以为然的地方就是他立场混乱,公私夹杂不清在郑南成眼里是这样,其实不正常的是他自己。。举例来说,岳云一旦触犯军法,岳飞必然重罚,但是有时实在罚得狠了,岳云也有绝招,找奶奶说情岳飞至孝,遇到这种情况就只好不了了之。这件事上,郑南成的看法是孝顺只应该体现在私事上,身为全军的统帅,因为个人的问题而影响公务,并不是什么好事。

另外,金将曹宁被岳飞派出的内线以大义说动,叛金归宋,并杀死了已经投降金国的父亲,这对国家来说是大功一件,可是岳飞却以其“弑父”为由将其逼死。郑南成也很讨厌曹宁这个人,毕竟弑父确实很冷血,但是掌握公权的人一切都应以该集体的利益为优先。曹宁这么做也许不对,但是于公他是有功的,岳飞应该赏他才对。

郑南成的思想就是:处理公事时,应该尽量排除个人因素的影响。但世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寥寥无几,所以郑南成注定得不到理解。

郑南成虽然由于先天体质的原因,力量与耐力不是很好,但若论技巧,在各支军队中与无数敌人战斗过的他,已经罕有敌手了,要不然“孙瞎子”等人也不会服他。而无论是兵法理论,还是实际统兵与训练的才能,即使当年将星云集的岳家军中,也没几个能与之比拟。尽管能力极强,但是无论在哪支军队,他都只能做到一个小军官,然后便很难升迁了,在岳家军中时也不例外。但这并不是他离开岳家军的原因,真相是:他进岳家军是为了学东西的,没什么可学的了,他自然要走

之后的几年里郑南成并没有再次从军,因为世上最强的岳家军都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实在不知道到哪儿可以学到他想要的知识了。不过几年的平民生活倒是增加了他对底层百姓生活状况的了解,为他日后成为军政全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段时间他结交了不少朋友,因为他在不涉及公事的情况下还是很重感情的,而且他处事公平,待人和气,实在是一位很不错的青年。但产生这些印象的前提是他没有掌权,要不然对他的评价就会是怪胎、变态、无情无义、刻薄寡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