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中医天下 > 分节阅读 4

分节阅读 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师查下字典再告诉你好不好”

“这是一种药名,唤作葳蕤的”说完,宋浩笑嘻嘻地跑开了。

“这孩子不愧为是宋大夫的孙子啊学问渊博得很呢”那王老师非但没生气,而是由衷地赞叹道。

后来那王老师又观察了宋浩一段日子,于是找到了宋子和,说道:“宋浩这孩子的能力水平再在一年级念下去实在是耽搁时间呢,不如令他跳级到二年级罢。”

“行啊”宋子和点了一下头。随后和王老师一同找到了学校的校长。那校长也曾去宋子和的平安堂看过病的,自是熟人了。听宋子和与王老师如此一说,便找来了宋浩考核了一番。最后拍掌决定道:“这孩子真不赖那就跳级到二年级罢。”

结果宋浩在那二年级念了还不到半年,就又跳到了三年级。

这个时候,宋子和已开始教宋浩习练针灸术了。他先是找来了一个厚皮西瓜。郑重地说道:“我们宋家真正应人的东西乃是针法,黄帝内经你囫圄吞枣的也读过两遍了罢,其内容一半以上讲得都是针道。针道之妙,在于它的简便捷速,随手而应。真正的针灸术并不是你随便的找准了穴位一针刺下去就了事了,关键的是它施针的手法,而手法的成败于否,是你日久练就的指力。我宋家祖传秘术回阳九针,没有一定的指力是不能达到那般起死回生效果的。”

宋子和说到这里,取了一根三寸长的毫针,随手一刺,针身便没入了那个厚皮西瓜之中,手法轻灵,如刺豆腐一般。要知道那个厚皮西瓜处在半生未熟之际,皮质滞韧,便是宋浩持刀来切也要费些力气呢,何况是那一根纤细的毫针了。看得宋浩惊讶不已,今天才算是见识到了爷爷的施针指力。以前见爷爷在病人身上施针之时,插来刺去的随意得很,以为人人皆可作为呢。

“针灸之道,人多畏之,乃是惧怕它的疼痛。本是治痛,再增其痛,病家便不堪负了。所以要求医者施针之时要有一定的指力,破皮入肉之时,病家无觉,方可达到治疗的效果。这只是其一,其二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以一定的指力施针,可运针自如,手法变化之际,取得医者所要求的疗效。今天开始,你可以练习指力了,然后我再授你回阳九针术和其它针法罢。”宋子和拍了拍宋浩的肩膀,殷切地说道。

宋子和随后为宋浩做了两个用软纸包扎而成的如小枕头一般的针垫,以做刺练增加指力之用,时下习针者多用此法。

待宋浩用废了几十根针,扎烂了那两个针垫之后,指力虽有所增,但未达到自己预设的那种效果。由是他开始考虑以别的方法来练习指力。

偶然的一次,在温习功课的时候,宋浩持了一根针无意中刺破了课本中的一页纸,忽有所悟,再合以五六页纸时,仍能轻松刺透。待增加到十几页纸时,便有些阻力了。用此法来练,刺得干脆,不透则折。若是一页一页的不断加厚,到最后说不定一针下去能刺穿一本书呢,那指力不是就练成了吗想到这里,宋浩兴奋不已,便开始以此刺扎纸张之法练习起来。结果指力突飞猛进,待将全部课本刺烂了,已是达到了一针下去贯穿几十页纸的程度了。便又寻了其它无用的书籍来练。

班上的同学见宋浩的课本上无不是布满了密密的针眼,都不解何故,以为是这位跳级的小同学贪玩所至,视为一大奇景。宋浩将手头上的书本都刺烂了,家中的那些医书可是不能用来扎的,无所能用之时,便笑呵呵的向班上的那些大哥哥和大姐姐们说道:“有没用的书吗 我收购”

结果同学们送给了他一大堆的废旧书籍,倒不曾收他分文的。宋浩于是将这些书籍一本本的刺烂了来,指力自是大长,几年下来也不知到了何种程度,反正是百页厚的一本书被他一针下去,从封面至封底

小学五年,被宋浩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便读过去了,顺利的升了初中。一个十余岁的孩子上了初中,在白河镇上也算是一件希罕事了。宋子和心中尤为高兴,指望宋浩能最后考取上一所著名的医学院校,继续进行医学上的深造。

初中增加了地理、历史、植物等课程,自是引起了宋浩的极大兴趣,如饥似渴的学了起来,课本读完了,又寻了些相关的课外书来读,觉得这天下间真是有好多知识自己还不知道呢而就在这个时候,宋浩也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多出来的英语这一课程。不知何故,宋浩下了万般努力就是学不来,其它功课门门优秀,偏是英语这一关将他拦住了。头一次期中考试,竟然得了个595分,差了05分未及格。那批卷的老师也是,你大方一些来个四舍五入不就得了,或能激励一下,能令学生的成绩日后提上去也说不定。偏偏他认真得很,就是不让你及格。这下倒好,宋浩的英语成绩再没有突破过他的这次历史上的最好记录。

“爷爷这鸟语我学不惯的”宋浩开始了厌烦道。

“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再努力些就是了,将来也不指它吃饭呢”宋子和笑呵呵地道。

宋浩目前的成绩已令他很满意了,倒也不甚勉强宋浩去硬学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外语这东西着实害我辈不浅,时下正是潮流呢。其实做为一门语种你学来倒也无可非议,可是统观全国这几十年来的现状,有几个人学而能用的。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财力,最后却学无所用,甚或到了“鸡肋”的程度,再学下去无用,弃之却又可惜。指望全民学外语与那国际接轨,也是痴人说梦呢。其实在相关的行业开展也就罢了,个人有那种出国之梦或欲打入外企谋个生计者努力学来也是件令人佩服的事。有志者学之尚可,为了那般晋级升职,强行学来就大可不必了。有那时间钻研些业务,提高技能,总比在这上面浪费好罢。由其在中医行业,为了晋升,一大把年纪去啃那学而无用的英语,实在是件滑稽的事。可现实虽是如此,为了那一纸文凭,你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死学,着实是没法子的事。此论或有些短见,一家之言,就此打住。

宋子和已验过宋浩的指力,几十张纸一针透过,而针身不曲。宋子和见状,欣喜不已,便开始传授针法了。首先传的是宋氏祖传秘术回阳九针。此回阳九针术与世传的回阳九针不同,传世的回阳九针泛指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腕、环跳、足三里、合谷九大穴位。而宋氏家传的回阳九针除去了中腕、环跳,加上了人中、百会,九穴应针,施针的顺序和穴位多少的不同,配合以独特的针法,用以抢救不同的垂危险症,每有奇效。

如此三年一晃过去,宋浩也由初中升上了高中,虽是那英语成绩不济,别门功课却是优秀,倒也顺利地上了高中。

且说这一天宋子和又要验宋浩的指力了。宋浩指了案头一部厚厚的现代版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说道:“爷爷就用这部书来试罢。刺它几针,损坏不了的。”

宋子和知道宋浩拿书来练针,这三年指力必是飞增,笑道:“被你刺破的书本这些年来也该有一车了罢,倒是你独创的练针奇法呢如此厚的素问你也能刺透它吗”

这部素问有八百余页,四百多张纸几近一寸的厚度。

宋浩道:“这么厚的书半年前我便已能一针透过了”

“真的”宋子和闻之惊讶道。他认为宋浩能一针刺穿百余张纸倒是有可能,若是一针下去能刺穿四百余张一寸厚度的硬纸,当是有些夸张了。

“你且试试罢”宋子和惑然道。

宋浩取了一根三寸长的毫针,左手握住素问,将另一端搭在了桌边上,右手持了针柄,凝神定志,轻呵一声“破”,手去如电,针身定在了书的封面上,没至其柄,针的锋芒已然从背面透出,纤细的毫针竟然刺穿了四百余张一寸厚的硬纸。

“厉害”宋子和一惊而起。

宋浩的这一手针实在是出乎宋子和的意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