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泱泱大唐 > 分节阅读 243

分节阅读 2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高昌、薛延陀,这些不愿听于我大唐的部落犯我,朝中皆有人上奏不宜动兵戈,臣以为,若这几次我大唐都不出兵,那现在我大唐周边还是边患四起,危机四伏正是因为陛下果断下决心,派大军反击犯我大唐之敌,才使的如今我大唐边患消除,四夷臣服,版图日益扩大所以臣觉得,对高丽这等不听我大唐号令,时犯我边关,还欠我中国血债未还者,一定要兴兵讨伐”

接着李道宗、薛万彻、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等武将也都出列,陈请讨伐高丽但反对的人也不少,主要都是些文臣,如黄门shi郎刘洎、左庶子于志宁、谏议大夫朱子奢等人,褚遂良也再次站出来,力陈离上次举兵事不久,时间太短就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战事,恐天下百姓会群起而反对

支持和反对的人在朝堂上激烈地辩驳,谁也不能说服谁。

就在褚遂良和李道宗辩论时候,李世民猛地站起了身,高喝一声,“诸位爱卿不必再争论,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服,朕不能容忍高丽如此张狂,一定要给予其教训高丽自古为中国之大患,朕要趁我大唐将多兵广之时,将高丽平定,不将此事留给后人因此朕决定,将举大军讨伐高丽”

李世民的高喝震惊了诸臣,诺大的两仪殿内,一下子安静了,连某些人的喘气声都清晰可闻

但也只是安静了一小会,褚遂良再次站出来,力陈如今讨伐高丽的坏处,建议李世民,要给天下百姓休生养息的机会,再过几年,待离上次战事隔的时间长了,再举大军讨伐高丽。

但李世民却不为所动,坚持趁现在高丽人逐我使者,并联合百济攻打新罗之时,举大军讨伐。

因为李世民表了态,除了褚遂良外,刚才反对起兵事的其他大臣,都没再站出来表示反对意见,而褚遂良的建议当面被李世民驳斥,在李世民再次大声宣布,他决定举大军讨伐高丽,并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时候,褚遂良也没再站出来,表示反对。

在前面几次朝议时候,一力主张举大军讨伐高丽的王易,终于放下了心,李世民这般决定,那出征高丽的事,将不会再有变数,战事将会在辽东上演。

王易也相信,因为有他这个非常详细研究过李世民亲征高丽那次战事经过的穿越人在,这次征战高丽的历史一定不会重演,李世民不会无功而返,无论如何,他都要促使高丽亡在大唐贞观年间。

王易也知道,李世民会如此干脆做出征讨高丽的决定,还有转移愤怒的因素在里面,因为两个儿子作乱,这皇帝心里正窝着火,想找个倒霉蛋撒撒气,高丽的泉盖苏文倒好,不知趣地来惹怒了李世民,成了李世民的出气包。再过一些日子,那位高丽的大佬,还有他扶持上去的傀儡,会知道他们嚣张要付出的代价,将是多么严重

就在反对出征的大臣败退,支持讨伐高丽的朝臣们得意之时,李世民的声音再次响起来,“诸位爱卿,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时四次出师而不能得,折损我中国弟子无数,朕要举大军踏平高丽,为中国报子弟之仇,为高丽雪君父之耻因此朕决定,朕将御驾亲征,亲自领兵讨伐高丽”

大殿内彻底安静了,刚刚某些人的喘气声也听不到了,若有一根针掉地上,应该清晰可闻

一些人是不是怀疑自己听错了,皇帝竟然说要亲征一些人是听得真切,但愣在了那里。

如果说殿中所有的人都意外,那是错误的论断,有一个人对李世民的决定没有一定意外,那自然就是熟知这段历史的王易,刚刚他还在等着李世民说出亲征的话来呢

看着殿上群臣惊愕的样子,李世民有些得意,“朕在当皇帝前率军征战多年,立下战功不比在场的武将少,前隋炀帝杨广没有完成的使命,朕替他去完成”

“陛下,不可”已经回过神来的长孙无忌率先出列,大声地反对,“陛下乃九五之尊,高丽只不过是宵小之辈,我大唐朝中猛将如云,无论遣谁领军,皆可将高丽平灭,如何需要陛下亲征,臣虽然是文臣,但也曾随陛下征战沙场,谙领兵之道,臣愿替陛下督师征战”

李世积也马上出列,大声请命道:“陛下,如今长安情况刚稳,需要陛下坐镇京都,主持政事,万不可亲征,高丽乃一小国,只是凭山川之险抗我,前隋时候炀帝好大喜功,没有采取正确之道,以致数征无功而返,如今我大唐国力军力远非前隋可比,臣愿替陛下领军,将高丽平灭”

尚书右仆shè高士廉也出列相阻,“陛下yu远征辽左,此乃万分错误之决定,如今从多的突厥部落置于河南一带,距京师不远,此是大患,再加上齐王和太子先后作乱,京师人心还未大定,陛下万不可在此时离开长安,臣希望陛下坐镇京师,以稳大局,只需遣诸将东征即可”

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也出列,反对李世民亲征,“陛下,辽东路途遥远,无论是行军还是运送粮食都非常困难。高丽人善于守城,我大军不可能很快结束战事,陛下乃主大唐朝事之君,自不能久离京师,万一京师有变,不能及时做出应对,那如何是好因此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臣愿领军出征,并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平定高丽,必当提头来见陛下”

刚刚被李世批驳了一通的褚遂良也重新有了勇气,再次出列,奏道:“陛下,天下犹如一身:长安、洛阳两京,是人之心腹也;天下各州县,是人的四肢也;四夷,乃身外之物也,陛下不应弃心腹而去关注身外之物。高丽罪大,臣了觉得当讨,但只需命二、三猛将,将四五万众,仗陛下威灵,取之如反掌耳。今太子新立,年尚幼稚,其他藩王情况,陛下也都清楚在此时刻,臣觉得陛下万不可逾辽海之险,以天下之君之身,轻行远举臣以为,为我大唐安稳之故,陛下应当守在我大唐心腹之两京,臣恳求陛下收回成命”

接着又有其他大臣接连站出来,反对李世民亲征。

看到朝臣如此激烈反对,李世民没有一点意外,在殿上的声音暂时轻了一点后,从御座上站起了身,走到殿前,压压手,示意众臣安静,“诸位爱卿,朕明白你们的担忧,然,朕决定亲征,自有朕的道理想必诸卿也明白,即使八个尧、九个舜,也不能在冬天播种让作物生长,鄙贱如乡村野夫、童子,他们在chun天播种,作物即可生长,何故得时令也天有其时,人有其功,朕如此做,即是顺应天道也泉盖苏文欺凌君上虐使臣下,无论是高丽的君臣还是民间的百姓,都在引颈待救,此正是高丽将要败亡之时也只要朕亲率大军抵至高丽境,高丽军民必定马上就会向朕这位去解救他们的大唐皇帝请降,诸卿这般激烈反对朕亲征,却是没有想到这些道理而已试问,何人领军能比得上朕亲自领军,对高丽人的威慑力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