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泱泱大唐 > 分节阅读 172

分节阅读 17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世民脸上一副很有兴致的样子,“与朕看,为何有这般想法”

“陛下,臣所提的第一条,在农闲时候,征集民工,修筑道路,实是希望让各地来往更加方便”王易努力让自己坐的端正,娓娓而道:“臣在杭州期间,及从杭州来长安的途中,发现沿途诸地许多地方的道路欠修,晴天时候通行都挺艰难,更不要下雨天为利于百姓出行,道路必须得到修建,特别是那些人口密集的地方”

“再者,如今我大唐各地粮食都丰收了,所交赋粮颇多,但这些粮食堆积在各地,若京师有需,或者战事需要,要从各地调运粮食,若道路不畅通,运输效率会大打折扣,因为很多地方不能通过水路运输,将粮食运出来的,为了粮食运输能及时方便,道路也要修筑好来”

王易稍稍顿了一下,看到李世民若有所思的样子,心致更高了,“陛下,如今大部的百姓暂时不需要为吃穿犯愁了,他们有时间去做其他事,他们家中有存粮,可以用粮换钱,再用钱换其他东西,甚至以积蓄的钱去做一些本买卖,这些朝廷都应鼓励,若是道路出行不方便,那给让天下行商者,带来极大的不方便,那些做大买卖的,如果道路难行,一定会阻碍他们买卖的顺利进行的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至理名言,臣看到从洛阳到长安的官道,许多地方都破败难行,急需修缮,其他地方应该更甚,因此臣觉得,在我大唐各道,修筑道路,方便出行,实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道路修筑好了,百姓会从中受更多的益”

“唔”李世民点头认同,“所的,朕有些认同,要想富,先修路,从嘴里出的这句至理名言朕也认可,来往长安的官道确实有些破败,一些地方很是狭窄,车马行进困难,是急需修缮了,想必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朕接受的提议不过此毕竟是要耗费诸多财物,动用不少劳力的大事,朕还要征询其他朝臣的意见,朕会将所提修路之议让朝臣们在朝会上商议的”

“多谢陛下”王易听了大喜过望,趁着李世民兴致高,马上继续往下,“陛下,参与疏浚河道的突厥战俘已经快将手上的工事完工,可以让他们参与修筑所在地的道路,可以节省不少的民工数量,那些可都是精壮的男子嘿嘿还有这次新俘虏的斛薛族人,也需要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

“子,朕知道会打这些俘虏的主意的呵呵”

“陛下,要物尽所用么,这些斛薛人,陛下对其恩拢,让他们居于灵州北一带,他们不但不领情,反而叛我大唐,这些背义弃义的人,一定要让他们得到充分改造的,臣想陛下您也一定会这么认为的,嘿嘿”王易学着李世民那般,带着无耻的表情笑了两声。

“你的提议朕允了,数万斛薛俘虏要让他们进行劳动改造,待改造完毕后,再分片安置”

“陛下英明”王易马上跟着拍了记马屁,但却被李世民瞪了一眼,在李世民瞪眼中,王易只得又坐正身姿,继续讲自己的观点:“陛下,臣在杭州参与疏浚西湖时候,曾向李刺史提议过,在实施这般重大工种时候,可以采取分队包干,奖惩措施,用这些手段管理工程,效率会非常高的,工程的进展会非常神速”王易接着把他在杭州所提,最终被李孝节采纳的诸般管理民工的措施给了李世民听,直听的李世民满脸异样。

“唔你的建议和理由,朕觉得确实不错,可以采用”

“陛下,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会让人产生动力么”

“唔”李世民嘴角有掩饰不住的笑意,“这般,朕很是认同,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看来朕是需要给一些压力,省得躲在府中偷懒”

“陛下。”王易很是悲愤,“臣从未曾偷懒,连上次持续长时间低烧时候,都在想着朝事,身体未好就进宫向陛下禀奏要事”这流氓皇帝,比资本家还黑心,这样下去,自己迟早要被他榨干的

“朕在和玩话呢,哈哈”李世民呵呵笑了两声后,又皱起了眉,“不过朕不太明白,为何朝廷为何要鼓励百姓农闲时候外出经商呢”

“陛下,臣觉得现在朝廷对商业重视不足,各级官府也是一样,臣至始至终认为,要让大唐越来越繁荣,必须得加大发展商业”王易话间是极端的自信,“现在天下丰产,粮食这种物资太多了,堆在家中不会产生价值,反而有可能会腐烂变质,若通过交易,将存蓄的物质盘活,将自己余的东西卖掉,买回所需的东西,那样物质会在交易中升值,百姓得到实惠,而朝廷也可以从交易中收取赋税,一举多得之计,何乐而不为呢不只粮食,其他物资也是如此,因此臣建议,朝廷应该鼓励商业贸易,给百姓创造经商的条件和机会,若商业贸易发达了,大唐繁盛的脚步会迈的更快的”

王易当然明白,古代经济发展不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农思想的制约,统治阶层太重视农业,而忽视商业贸易了,商人的地位很是低等,甚至商家的子女都没机会从仕做官,连他们的服装都不能和士族一般,想有作为之人,是不愿意从事商业的。

商业贸易这在后世时候,已经证明了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没有繁荣的商业贸易,不通过商业贸易创造更多的财富,那繁荣的程度终究还是有限的,即使不王易后世所处时候,就在唐后面的北宋,因为朝廷不再歧视,行商者,鼓励商业贸易,让宋朝的经济水平达到了一个顶峰,王易希望能经他提议,让唐朝的商业空前繁荣起来,进一步促进大唐的强盛。

“唔的是有些事,但朕还要细细考虑一番”

见李世民如此,王易有些着急,马上接着又往下:“陛下,商业贸易不但会让朝廷的赋税收入快速增长,同时也给百姓的生活创造诸多便利,就如大唐的东、西两市,里面卖的许多东西,都不是长安附近产的,许多甚至是从大食、西域、新罗、百济、天竺及更远的地方送来的,若没有商人们的商业贸易手段,我们在长安的这些人,不可能买到一些奇珍异物,我们中原所产的茶叶、丝绸无法从胡人手里换来钱物,长安的繁盛程度将会大打折扣,而且对外的商业贸易,还可以让我们知道万里之外的地域风情等情况,甚至可以得到我们所需的军事情报”

听到王易最后一句话,李世民眼中精光乍现,比刚刚触动更大,一副顿悟的样子,“朕明白的意思,朕会细细考虑,再召细商的”

见李世民如此,王易松了口气,看来要用多个方面才能服李世民重视商业起来,回去后还要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再找机会与李世民讨论商业问题。

在松了口气的同时,王易心里又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来,当下赶紧趁势道:“陛下,臣还想到一事,不过在奏折上并未曾写上”

“与朕来即可”

“陛下,臣觉得应该以朝廷名义,发展航运事业”

“什么航运事业是船舶运输吗”

“陛下,正是,臣觉得应该集朝廷的力量,召集能工巧匠,打造更大更坚固的大船,适合在海上航行的海船,并能过官方训练出一大批熟练驾驭大船的操手”王易迎着李世民那疑惑和惊异的目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