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泱泱大唐 > 分节阅读 164

分节阅读 16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两天的狩猎将结束,李世民将所有参加春猎的官员及随行的胡人头人们召集起来,带着猎物,浩浩荡荡地来到太上皇李渊所居的大安宫,将猎物敬献给太上皇。

这几年来一直过的很郁闷的李渊,在去年听到儿子李世民派大军彻底击败了我大唐心腹之患的东突厥后,对李世民的成见少了很多,今次看到自己的儿子,率领差不多我大唐周边所有的胡人部落头领,来到大安宫向他敬献狩猎所获取的猎物后,心情大好,以少有的高兴神态,与李世民一道主持了宴会。

宴会开始前,李渊居最上位,李世民率群臣和诸胡人头领拜谒了李渊后,长身而起,面对着殿下的诸臣及胡人头领,朗声道:“诸位爱卿,今日太上皇难得与朕和各位爱卿一道饮酒同乐,又加上诸胡来朝,为示庆贺,朕想献给太上皇更精彩的节目,朕希望在场的所有武士,都能站出来,进行演武及比武较量,以助今日之兴,表现勇武者,朕自有重赏”

王易一听,叹了口气,还真的被他猜中了,李世民特别宣自己过来,就是要让参加比武的

第一三十一章 挑战者竟是个女人

感谢复我汉唐雄风书友的月票,中华虎贲军书友的评价票

一听到要在酒席间演武和武士间的比武,原本并无什么杂响的大殿内,响起了闹哄哄的喧哗声。

虽然李世民所的演武是为了助举,让太上皇高兴,但所有的朝臣都明白,皇帝此举肯定是想借勇武的大唐武士之威,给来朝贡的胡人头领一个下马威。

来朝贡的胡人头领大多也明白这个意思,但大部的人对这样的提议并无抵触心理,反而是满心高兴,来朝贡的胡人头领大多来自草原,草原上的人一向尚武,武士间比武是很常见的事,有什么宴饮或者遇到重大节日什么的,肯定有武士间的比武,用来助兴的。

因此在李世民话刚完,马上就有几名坐在外殿的随行胡人武士跳出来,大步上前向李渊和李世民抱拳请命,愿意为太上皇和皇帝助兴,李世民也马上允许。

因为最先跳出来的是十多名不同部落的武士,李世民先令他们进行相互间的比较。

一左一右站在李世民身侧的王易和尉迟宝琳,都是一副严肃的神色,看着殿中间准备比武的几名武士,他们知道,刚刚皇帝让他们伴在边上,一会他们肯定是要上场比武的,而两人都没有和胡人武士交过手,不知道他们的底细,在这些胡人武士相互交手间,看看他们身手与招式如何,对一会将要上场上两人,肯定有不的帮助。

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今天这样的场面,可是万万不能输的,不然给皇帝丢了面子,折了我大唐的名声,换来的一定是皇帝的严厉责罚,甚至从此仕途就再没有前途都有可能。

王易也里也在叨骂着李世民的“险恶”用心,让他来参加这种没有选择的比武塞事,看来一会要上场的话,只能豁出命去玩了。

王易和尉迟宝琳虽然都有相似的心态,但两人神色却无异样,没有表情地看着殿上将要比武的两名武士。

跳出来的武士有十多名,但不可能是群博,只能两两比较,因此在一番喧闹后,最终两名武士站在殿中间,其他都暂时退下。

从通报情况上来看,一名是阿史那思摩麾下的突厥武士,一名是夷男手下的薛延陀武士。

薛延陀也是属于突厥系部落,语言、习性、装着等方面都是相差无几,但还是有一些区别,再加上此前两部落间时常有征伐,在此次大唐出征突厥的战事中,薛延陀的可汗夷男还向我大唐示好,出兵协助攻击颉利部,因此两部落可以是死敌,只不过如今颉利所领的东突厥归阿史那思摩所领,与薛延陀一样,暂时臣服于大唐所领之下,在大唐的皇宫内,当着大唐的皇帝和太上皇,还是表现的很客气,没有怒目相对。

两名武士一名是阿史那思摩的随从,一名是夷男的贴身护卫,两人各自向上座的太上皇李渊及皇帝李世民行了大礼,再对各自的主人行礼后,各退后一步,相向站立,准备出手。

最上座的李渊兴致很高,在两名可能是他嫔妃的美人儿伴扶下,拿着酒杯,乐呵呵地看着场上将要比武的突厥武士,还不时地和李世民上几句话。

王易站在李世民身后,能清楚地看清李渊及他身边两位美丽的样子。两名美人儿看起来很年轻,但李渊看起来很苍老,不知是不是因为玄武门事件对他的打击太大,人一下子衰老了。

王易在隐蔽看着李渊和他边上两位一脸媚态的美人儿时候,场上的比赛已经开始了。

相比较,牛高马大的突厥人身子灵活程度差了一点,两名武士一边大吼着,一边使尽全力打斗着,胳膊大腿撞击的声音夹杂着怒吼间,连续传来。

场上所有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两名突厥系武士的比武,两名武士身脚踢了老半天,也没分出胜负来。实力相差太悬殊的比赛,精彩程度就差了,势均力敌的比赛最是精彩,也最吸引人,两名突厥系武士的比武引得了殿内许多人的喝彩。

在看了一会后,王易与尉迟宝琳很默契地交换了个眼神,两人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了一点笑意,那是自信的笑容,从场间两名武士的比武情况下可以看出来,相对比较,突厥武士虽然力气较大,但灵活程度还是相差一些,凭借身段的灵活,应该可以对付他们的。

阿史那思摩手下的武士还是技高一筹,在对方力气消耗大半,身手转换不及之时,一记重踢落在对方的腰部,那名薛延陀武士发出一声惨叫,倒在地上,一下子起不了身。

阿史那思摩的这名随从,洋洋得意地抱拳向四周行礼,随后那名薛延陀的武士也从地上起身,两人有礼貌地相互行了礼,再上前对李渊和李世民行了一礼,这才退下。

徒手的比武是最费体力的,即使胜者,也不可能连续比几场,接下来要另择两人比较,胜者到时再作比较。

接着上场的是一名随高昌王麴文泰来长安的高昌武士,另一名是漠北回纥部落的武士,几个回合过后,回纥武士很轻松地将高昌武士击败了,这名回纥武士并没有随着落败的高昌武士一道回到刚刚他们随行武士所站的殿外,而是依然站在殿中,很傲慢地向上座的太上皇李渊和皇帝李世民行礼,要求他与大唐武士比较一场。

李世民微笑着答应了,喝令身侧的尉迟宝琳上场。

身材不比突厥武士差的尉迟宝琳沉着声应命后,大步走上场,傲然地看了看场上的回纥武士,施了一礼后,再转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