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清拆迁工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为此,总参谋部总参谋长田仁杰特意给作战实验室和军工厂下达的严守军事机密的命令。作为对英国和德国等军事强国的军事出口而言,檀香山的竞争力还太小,现在只是在新式科技上短暂的领先而已。

想要保持住这种优势,就必须在出口上做文章。

因此,这几天可忙坏了作战实验室的院长白杜建,从一个资料室的科长一路爬到院长的高位,白杜建可谓是幸运的人了。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启文明

张云飞的指导方针,高科技的人才培养,本着向家和技术员的方向倾斜。外国人自然是靠不住的,必须培养一大批的华人骨干,将来好撑起大梁。

白杜建就是第一批重点培养对象中的佼佼者,因此坐上了院长的位置。不过他并不骄傲,知道自己的水平,平时就像跟屁虫一样的赖在特拉斯的身边。还真别说,张云飞给他安排的任务,白杜建是认真的贯彻执行,凡是特拉斯研究的课题和研制出来的东西,一律严格的保密,并虚心学习。

特拉斯搞研究有个特点,就是一切课题必须先完成理论认证,然后才开始实践检验。这也是他和爱迪生尿不到一壶的一个原因之一。不过特拉斯的这个习惯却便宜了白杜建等华人科学家队伍,因为他们欠缺的恰恰是理论的研究。

华人是创造的天才,这一点不假,但是那是在清军未入关的时候。满人的入主中原,给中华的文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了毁灭中华文化,颁布命令收集了汉人五千年来的全部各类科学和文化的书籍。美其名曰要编撰一部华夏巨著,为华夏扬名,实际上是想要毁灭汉人的文化。

最为代表的就是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华传统文明和文化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大浩劫。

从康熙开始,到乾隆年间最后修订的四库全书,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竟达五千多种,二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一百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数倍之多。

其中就有明清之际,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孙奇逢诸人地著作,均于例禁。几乎所有地文学和科技著作都被改动过,否则就会被列入文字狱而销毁,重者抄家灭族。对钱谦益、吕留良、屈大均、金堡以及戴名世、王锡侯、尹嘉诸人的作品,查禁最是严厉,动不动就抓人、砍头。

到了乾隆时被销毁的书籍至少五千多种,合六、七万卷以上,种数远高于四库全书的种类。吴说过,清人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就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禁毁,文字狱如此之彻底,一篇吴三桂地“反满檄文”,一本扬州十日记,一本嘉定屠城记略,竟在中华本土文明湮灭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和法国找出来

中华历史上的民族政权交替时代有过,但从来没有一个像满清统治者这样,彻底摧毁中华的衣冠、服饰,彻底绞杀中华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到上彻底把中华弄成完全顺服的走狗满清统治者非惟酷毒暴虐、戾于刑狱,工于心术而极力摧残中华,尤其中华士人之民族意识较之前代的外族统治者,更加阴险、卑劣、刻毒

难怪鲁迅先生说:“对我最初地提醒了满汉地界限地不是书。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地许多地头。这才种定了地。到我们有知识地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四库全书所收古籍许多经过篡改是尽人皆知地事实。

与清代统治者利益相关地明朝人地文学和历史作品遭到大力剿灭。而且殃及北宋南宋。四库全书地编者对于反映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战斗精神地作品尽量摒弃和抽毁。对于不能不收录地名家名作则大肆篡改。

而我们大家所看地电视作品纪晓岚。殊不知他是三次主持四库全书编撰篡改历史和毁灭汉人文化地刽子手。

清朝统治者还大兴文字狱。持续了一百多年。文化高压之下科技极其落后。明朝地开花弹失传。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时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

而清朝抵抗外国侵略者地火炮还多是明朝年间地火炮。我们应该感谢明朝优秀地工程师。他们造地火炮。经过了两百多年地老古董还能发射火力。而清朝统治者地愚昧无知毁了中国在明朝取得地辉煌科技成就。

张云飞知道这些文明地被毁,导致了汉人在两百年后的今天,只能以模仿西方科技著称。汉人地创造力被毁了,相反西方人却从古代汉人的文明中得到的先进的启发和指导,走到了汉人的前面。

既然张云飞来到了这个世界,

代表老天给了汉人翻盘的机会,张云飞要做的是从明,继续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科技兴国战略,后世咱们都知道,可是这个时代里,也许只有张云飞才明白这个道理。

尽管欧美强国走在前面,但是凭借着对这个时代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认识,张云飞知道目前的科技并不是他被重视。往往新式的发明问世后,基本上都会被各种各样的财团买断,然后就被扔进仓库里。

很多的发明其实在这个时代早就有了,只不过因为垄断和竞争的因素,使得大部分的科研成就都被没。

檀香山政府一直严格的奉行张云飞的科技领先,依然为本的兴国战略,对于任何人的高新技术和发明要全部要到政府备案。由华夏银行直接出资赞助,专门设立高额的檀香山科技发明创造奖,一年一评选,向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高额奖励优秀的发明创造和科学著作。

这是张云飞仿造后世的诺贝尔奖而设立的,几乎囊括了全部的学科,奖金也是最高的,其他国家的任何奖励都无法媲美的。这样的好处是明显的,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将自己的科研和发明创造第一时间拿到檀香山参加竞赛。

一般来说,檀香山政府都会出钱买断的,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甚至会高新聘请,在巨额金钱和先进的实验设备面前,很少有人能经得住诱惑。

这样一来,檀香山的作战实验室不断的扩大规模,注入新鲜的血液的同时,几乎囊括了全世界各类学科的顶尖技术人才的加入,让大批的华人实习学生得以充分学习,开始了他们为华夏崛起而奋斗的序幕。

这种东西,在短时间内时看不到效果的,可是好处是,会将西方欧美国家一直蒙蔽在鼓里,等他们意识到人才和科技的重要性的时候,再想限制人才外流已经为时已晚了。相信那个时候,张云飞早就建立起了完善的华人科研队伍,在科技方面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长远的胜利已经规划好了,但是眼前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