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极品少帅 > 分节阅读 385

分节阅读 3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是多大的一份嫁妆啊。

其次是先进的技术,俄罗斯族伟大的彼得大帝,亲自到西欧学习先进的科学,比起南朝的康熙只会在书房里学心科学,有天壤之别,这将让中国的面貌带来多大的变化,肯定能让中国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强国。

最后是俄罗斯族还会给中华民族大家庭介绍许多新的朋友,中华民族大家庭很可能能够从56个民族,增加到史无前例的200多个,这是多么大的惊喜啊。想想看,200多个民族,200多枝花,200多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在春晚上该有多精彩。

总之,可恨的康熙自己没有统一中国的决心,又抗拒俄罗斯族的统一,造成了中国的分裂,中国版图的减小,真是千古罪人哪。

按照这些砖家叫兽的指点,云铮一直觉得,中国的版图,往西是要到多瑙河的。虽然这个时代蒙古还没有崛起,而且云铮也不打算让他们崛起了,但云铮却总有一种取蒙古而代之的心态,“”白毛野人们,我还真想给你们一次。

“现在云铮的大军已经到了河对岸,诸将可以退敌之策”王晋强压下怒气问道。

这时云铮片刻攻破天险天井关的消息已然被孟津守军知晓,虽然“片刻攻破”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但云铮的大军的确是一步未停马不停蹄地南下而来,可见他即便不是片刻就攻破,肯定也没花多少时间。堂堂天井关天险,云铮尚且如此轻易破之,孟津虽然有黄河为据,又岂敢说就能挡住云铮的攻势挡住尚且不敢说,遑论退敌

其实这时候,伪朝内部早就不太平了。秋临江的新法弄得天下一团糟,朝廷早就没了凝聚力,官员们分派分别,许多都请缺请假不肯上朝站班,他们这些武将也开始与新帝离心离德。

朝廷现在的情况,要是让云铮来评价,肯定会说:黄宗羲定律。

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内容是关于“帝国千年以来”通过“并税式改革”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历次改革的目的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过“并税”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农民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愈益加重。黄宗羲称为“积累莫返之害”。

依常理来看,是有些奇怪。像王安石那样或者秋临江这样的改革家,诗文写得极好,富有智慧,怎麽也会犯一些不断被重复的简单的错误

中国的农民对此有他们自己的解释。在农村普遍流传着一种说法,“上面的经是真经,都是下面这些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

歪嘴和尚何以要把经念歪考其原因有二。一是和尚水平太差,不会念经;二是和尚故意要把经念歪。云铮以为,后一种情形居多。

吴思先生在其血酬定律一书中提到明朝官员的薪俸太低,其各项必要的支出加在一起高过俸禄的收入。吴先生认为,与其他各个朝代相比,明朝官员的俸禄是最低的。明朝官员俸禄虽低,尚有俸可领,而在王莽时期,官员们从朝廷中领不到钱,俸禄为零。

当初云铮读史读到这里,觉得十分有趣。不给官员发薪,难道让他们去喝西北风自古只有喝西北风的老百姓,未见有喝西北风的官员。

结果是王莽时期的官员却因零俸禄政策而大发其财。既然朝廷不给发薪,他们只好自行解决,正好有了借口,可以理直气壮,大肆搜刮。

云铮知道在后世,推行各项改革措施时,经常碰到的一种情形是,“两头热,中间凉。”中间热不起来,自有其道理。

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动物,每个人都努力要保持自己的生命。这种“自我保存”sefreservation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本动力。

sefreservation,一个很好的词,每个人都会sefreservation。我以为,既然每个人都会sefreservation,官员们的sefreservation也是自然的,无可非议。

为甚麽和尚要把经念歪为甚麽中间热不起来皆因为中间的官员们认为改革不利于他们的sefreservation。

要sefreservation的官员去为供养他们的农民减轻负担,这是一个典型的逻辑悖论。

在这个悖论中,最关键的是农民和官员之间的供养关系,假如去掉这种关系,悖论就不能成立。或者,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由中央财政给官员们以补偿,两方都不吃亏,“中间”也就没有道理再凉下去。

王安石与秋临江的变法,其实也算缜密,像“青苗法”之类,仔细阅读其内容,确实为农民考虑得十分周全。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的殚精竭虑,最后却惹得民怨沸腾。

是各级官员和胥吏在其中做了手脚,捣了鬼,把一件好事搅成一塌糊涂。

吴思先生所说的“潜规则”,正是官员胥吏们的捣鬼之术。官员们捣鬼有术,他们不仅有“潜规则”,有时更是肆无忌惮,毫无规则,随心所欲。如老百姓所说,“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这里说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和尚要吃饭,一个是和尚会打伞,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尚要吃饭是正常的,也是正当的,不给他们吃饭,或吃不到好饭,他们就会去“打伞”。

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变法,成功的不多。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执行难”。好的法律,好的政策,到了中下层官员手里,常常会走了样。批评者常常把矛头指向中下层官员。但云铮以为,虽然是中间环节出了问题,根源却在上面。表面上是一个“执行难”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设计问题。

设计一个好的政策比如说“青苗法”,同时也应配备一个好的“路线图”。在这个“路线图”中,必须把“和尚要吃饭问题”与“和尚会打伞问题”列入日程。不考虑并重视“和尚”问题,好的政策就只是空中楼阁。或者我们说,一个好的设计师,要想把他设计的好政策付诸实施,顺利推行,必须首先把“和尚”安顿好,否则,“黄宗羲定律”就会不断重演。

云铮在北疆进行的改革,从他自己的看法来说,是绝对不彻底的,但他时间有限,现在只能如此。即便只是如此,他也把这两个问题考虑进去了,一是改革的过程中,给予管理者一部分好处,但是要确保家族拿大头;二是强化监督,法鼎和巡视监察员都是为此而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