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极品少帅 > 分节阅读 264

分节阅读 2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出这样一副图来做什么,就看见云铮口中默念默念,手指在八卦图上指指点点。秋宫清子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欲要发问,却见云铮一脸沉思,又怕自己忽然说话会打断云铮的思路,只好憋着一肚子疑问,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这个俊美地让人不敢相信的探花郎。

“原来是在这里”云铮忽然一拍桌子,惊得秋宫清子内亲王一下没有反应过来,云铮却忽然转头问道:“清子,日本是不是有个岛根县”

“啊,是的,没错。”秋宫清子现在还没从惊讶中回过神来。

“岛根县内,是不是有个风景很是不错的地方叫做大田市大森町”云铮继续问道。

秋宫清子这下反应过来了,但她仍然很惊讶:“探花您怎么知道的”

云铮神棍气十足地一指那太极八卦图,道:“卦象上告诉我的。”

秋宫清子果然大吃一惊:“卦象卦象如何说”

云铮信心十足地道:“据我用先天八卦测算,如果我按照卦象所示,在岛根县大田市大森町建立一座大小约莫整个岛根县的五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大的庄园,则对于日本可以消弭大约三分之一的地震和飓风当然,我是个坦荡的人,这样做的话,对于我本人也有一些延年益寿的效果。”

秋宫清子微微一怔,立即笑了起来:“探花真是一个诚实坦荡的君子。”

云铮微笑着,心里却想:那可不见得。

秋宫清子笑道:“探花若是只要这石见大田周边的一些地方作为庄园的话,清子便可以做主答应您了。”

这下轮到云铮吃惊了:“你能为天皇做主”

秋宫清子矜持地笑了笑:“作为天皇陛下的嫡亲姐姐,清子拥有长门、周防、石见三县领地日本的县跟中国的县不同,算是比较大了,一个县的主人完全可以称大名,所以拥有三个县封地的内亲王还是比较牛b的,恰好您要的地方大田市便在石见之内。”

这个时候日本的内亲王,并非如后世一样只是一个单纯的封位和义务,这时的内亲王,除了有如此称号外,在内亲王宣下的同时,还会同时被加封食邑、庄园及领地等等,因此经济力量雄厚,有些格外受宠的内亲王还会得到准三宫的殊宠,使的这个时代的内亲王们即便不出嫁,也依然能过的逍遥自在,甚至以雄厚的经济为资本在政局中或的权势,如鸟羽天皇和皇后藤原得子之女暲子内亲王。

云铮望向秋宫清子内亲王的目光顿时又热切了三分,日本国的石见银山啊,这银山共开采四百余年。极盛时,这里的银产量占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真真正正可说是一座金山银山,不论谁占了,都立时能够富可敌国。这么好的地方,竟然封给了这位年纪轻轻地秋宫清子内亲王,真是真是天助我也

“这么说,清子已经答应了”云铮笑容更加温和了。

秋宫清子点点头:“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云铮心中笑得更加灿烂:把这么大一座宝山送给本少帅,还“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唉,既然这样,那本少帅也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几日京中的人越发多了起来,时已近秋,武举的日子又要到了。

云铮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之前一直对武举有所误解,直到继承了这个身体中的记忆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武举的创立者是唐代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希望通过武举的选拔,增强武功上的核心竞争力。这也就决定了那时代的武举是只考武艺和膂力,不论韬略智谋,于是,整个考试就像一场军队的演武,喧嚣异常。

唐代的行政法典大唐六典规定了武举考试的基本内容。武举是多项内容的综合测试,要考的内容包括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才貌、言语、举重等。

长垛是考察考生射箭的准确性,是在规定距离内考察射箭的水平;马枪又称马射,考的是马上射箭,考察的是考生在移动过程中射箭的准确性;步射以草人为箭靶,考试成绩不但要看命中率,而且还要求射箭动作的规范;才貌主要是要求身高,“以身材六尺以上者为上,以下为次”,唐代的六尺约合后世的米,要求显然是非常的高;言语以“有神采堪统领者”为佳,至于神采的有无,那就主要是靠考官们感觉了;举重就相当于今天的举重,是对膂力的考察。

由以上考试内容可以看出,射箭和膂力是最受重视的科目。这直接影响了后人对那个时代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后世的说唐中,对膂力尤其看重。譬如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熊阔海等人,“力大”成了小说家最常用的赞美之词。

谏官薛谦光向武则天上疏说:“以武能制敌为名目开科取士,却只考试弯弓射雕之类的雕虫小技像当年名将吴起上战场前,手下人向他进献宝剑,吴起拒绝了。他说临难决疑,才是将军的本职;拿着宝剑去冲杀,那不是将军应该做的可见这是本末倒置。”

薛谦光紧接着列举出三国名臣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的例子,并首创了“谋将”他们或许并不擅长弓马,却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薛谦光上疏的时间比武举开科的时间早了整整十年,足见,他并非是冲着武则天的新政策去的,而是针对当时的一种武将选拔制度去的。而武则天为什么没能够听进薛谏官的劝告,依然采取了那样的考试制度,没有资料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薛谦光的上疏一定引起了当朝许多人的注意。之后几十年内,对武举的选拔条件越来越苛刻了。从那个年代的考试科目中就可以看出来。譬如公元735年设立的“智谋将帅科”,785年设立的“识洞韬略、堪任将相科”,786年开设的“军谋弘远,材任将帅科”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