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极品少帅 > 分节阅读 214

分节阅读 2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天降大雨,行军速度不够,不能如期到达卫戍地。那么这些临时在楚地征发的农民军的速度究竟是多少陈胜吴广七月在大泽乡起义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占领陈县今河南淮阳县不过一个月,部将周文陈县人就打到了骊山附近。从陈县到骊山直线距离1440华里自己在1:1800万的地图上量的,只做大概参考,如果算三十天月的话,平均每天48华里。而事实上当时不可能走直线不可能无视中间的崇山峻岭和河流湖泊,从天上直飞过去。所以事实上的行军路线还是曲曲折折的。则实际路程应是这个距离的两倍左右。这样,实际速度应是每天百里左右。而这个速度并不是常规行军,而是攻击前进。则实际行军速度可能还要高。我们不知道张楚政权的部队是否是纯骑兵或车兵部队。但从其为农民军来看,应当是步兵占了多数。这个行军速度并非独此一例。白起在华阳之战时,曾率军8天行军800里。平均也是一天百里。秦尺短,换算过来应是现在的每天6070华里左右。

司马懿讨伐孟达时,孟达认为他盘踞的上庸离开司马懿屯驻的宛城今河南南阳有一千二百里,所以不放在心上。结果司马懿领兵八天就赶到了。从宛今河南南阳到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西南直线距离约252公里,合500华里。汉尺短,一汉里约合416米。故252公里约合605汉里。由于道路不可能是直线,加上各种地形因素,实际距离应以两到三倍来算。孟达说的“去吾一千二百里”正合两倍,应是实际行军距离。换算成华里也就是1000华里。以八天行军1000华里,每天平均行军125华里。当然,书里说司马懿是“倍道兼行”。即使如此,则不“倍道”的速度是这个速度的一半,也有6263华里一天。

而纯骑兵部队的速度更快。霍去病出征匈奴,一路“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六天攻击前进千里,平均一天167汉里。汉尺短,相当于现在的每天112华里。

大魏朝的士兵以步兵为主,但身上的所披的铠甲重量比战国、秦汉要高出不少,一般能坚持日行六十里的,就完全可以算做合格。六十里每天的行军速度,对于飞夺泸定桥的那支神兵可真是差太远了,红四团24小时行军120公里,也就是240里。而这240里的路,蜿蜒起伏在大渡河岸的山岭峡谷之中,大多一边是悬崖峭壁的高山,一边是恶浪翻滚的急流。走在窄窄的,让人不禁头晕目弦。更难走的是绝壁上凿出的栈道和陡峭难攀的石梯。再是山腰终年积雪不化,走在中间,寒气逼人。可人家愣是办到了,实可谓是步兵行军的王中王,绝对的铁脚板。鹰扬卫的伙食条件之好,比起红军绝对是天壤之别,但速度仍然赶不上他们,这就只能说信仰的威力有时候真的很无敌了。

但是,比红军比不得,比眼下大魏朝或者这个世界的其他任何一支部队,云铮都是绝对有信心的,他笑着看了秦冲一眼,问道:“以向前你的意思,打算花多久时间赶到海安

县”

秦冲昂然道:“末将敢立军令状,若是我部早上出发,在第二天太阳出来之前,绝对赶到海安县我部五千六百人,掉队或者走失的人数绝不会超过十个”

秦冲这话一出口,云凇也朝云铮拱手:“我第一卫也愿立这军令状,第二日太阳出来前一定赶到。”如此一来,剩下的四人也纷纷表态,表示一天行军一百六十里他们也可以完成。

云铮心中高兴,但面上却只是淡淡地点头:“本都指会看着你们,大帅也会看着你们。诸君努力”

“喏”

“全军拔营目标,扬州府”

卷三 关山雪满北风急 第19章 夜论天下势

大明寺,位于扬州府西北郊蜀冈中峰。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年间,故名。其后屡经兴废,数度更名,曾称西寺、栖灵寺。今日鹰扬卫赶到扬州府之后,云铮便将麾下大军拉到了这大明寺外扎营,自己则来这大明寺一游。

“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

云铮放下笔,看着自己提的这幅对联,颇觉满意,转过身道:“方丈大师,恕凡尘拙笔,难言宝刹庄严。”

方丈大师法号普善,他面带微笑,单掌合十:“阿弥陀佛,云施主天下大才,此言实是过谦了。”

云铮笑着摆摆手:“大师过誉。尘世俗客,今日叨扰,打搅之处,万望大师海涵。”

普善大师笑道:“有清净之心,便是清净之人。云施主光临敝寺,如夏日凉风,正是时候,何来打搅之说”

云铮便笑了,道:“乍来顿远尘嚣,静听水声真活泼;久坐莫嫌荒僻,饱看山色自清凉。既然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劳烦诸位大师与麾下兵勇一些时鲜果蔬,愿供奉两千两白银以为香油。”

普善大师微微点头,合十道:“阿弥陀佛,云施主仁心仁德,我佛定然已为施主记下一桩功德。如此,今夜云施主便请在这平山堂安歇,老衲且去安排时鲜果蔬去也。”

“大师请。”云铮的贵族公子风范可谓无可挑剔。

“云施主,岳阳王来了。”云铮正在屋里猜测明后两日各军齐聚之后的情景,便听见门外的小沙弥小声禀报。

小沙弥留在外面,是为了照顾云铮在平山堂的起居,事实上外头院子内外都是白衣卫在把守,明的有,暗的也有。

云铮心里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凤舞卫要明日才能赶到,却不料这次林曦似乎还真是豁出去要干出点名堂,竟然连夜赶到了。只是他赶到之后不好好休息,却跑来见自己,只怕是有什么事情要跟自己商量了。

略整了整衣襟,云铮平静地道:“且去回报,就说云铮立刻便到。”那小沙弥连声应了,自去禀报不提。

云铮既然无事,自然是可以立即就动身的,但作为帝国最高层的贵族,他的言行至少在外人能看得到的地方是一定要保持一定规矩的。譬如这迎客,郡王理论上比国公高半级,但事实上因为云铮这个世子是世袭罔替的,而林曦如果不能上位,则他的郡王爵位日后却是要被推恩的,所谓推恩,就是老子郡王、儿子国公、孙子侯爵这样逐辈降级继承,所以其实林曦的这个郡王本身跟云铮的这个世子并无多大差异。再实际一些说,云铮日后可以继承的“封地”是完完晋冀两省,而林曦如果不能上位,则就只有一个岳阳府而已,所以从实权上来说,云铮的地位还要略高。这样林曦来访,云铮如果不经回报就出去迎客,是不合规矩的,更何况现在他客居在外,自然要主人家的人出去答客之后,他才方便出面。虽然云铮不喜欢这套复杂的礼节,但既然自己现在已经是这个身份,并且打算安于这个身份,那么这些东西他也就只能将就了。

拿捏了一下时间,云铮便施施然去迎接岳阳王了。林曦面色略微有些疲惫,但精神还不错,看得出他此刻兴致颇好。两个发小见面自然免不得有一番寒暄,之后林曦又颇为矜持地跟普善方丈客套了几句,然后便和云铮一同进了他今夜下榻的平山堂。

这两人在外面,看着都像道德的典范,一进屋就好像孙猴子火眼金睛之下的白骨精,完全现了原型。也不分什么宾主,两个人随随便便地坐下,六贤王更是很没有风范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云铮比他更不客气,往牙床上一坐,随手一指桌上,道:“水在那,要喝自己倒啊。”

林曦窒了一窒,闷道:“你这怎么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

云铮一撇嘴:“你不介意你这六贤王的形象,我倒是也不介意叫几个人来捏肩捶背、端茶送水的。唯一的麻烦是,这里是寺院,只有男人,没有女人。”

林曦也撇撇嘴:“得,我自己来,难道没有下人伺候,我就连杯水都喝不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