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极品少帅 > 分节阅读 110

分节阅读 1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本正经;哪象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可以睡懒觉,愿意几时起就几时起;我可以光着膀子灌冰啤吃海鲜,多爽也可以开着空调吃火锅,多通气皇帝有这福吗没有他那张龙椅雕龙画凤却也只是个能让屁股蛋子生老茧的硬板凳,哪有我的牛皮大沙发暄软闷了,我可以驾着我的电动“马儿”出去兜风;那发动机还挺捧,开的时候一点声音都没有。打开车上的音响,想让谁给我唱,谁就得给我唱。

好吧,现在咱穿越了,这些空调啊之类的玩意咱也享受不到了,不过还有别的啊。比如说皇帝寿短,据说平均寿命只有三十来岁。而且做个皇帝整天提心吊胆的,要防着人家抢班夺权,历史上被杀戮、毒毙的皇帝大有人在,还有自己上吊的

至于三宫六院,固然看似艳福无边,不过云铮最近发现自己已经过了刚穿越到“古代”时对易中天口中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心生无限向往的阶段。对于“我来古代就是泡美女”这个理想已经淡化了很多。再说,皇帝可以艳福无边,他云少帅若真要荒淫一把,估计也没多大个难度不是

所以,云铮只是老老实实地道:“叔父,你所担心的这事,哪怕奏知陛下,陛下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云岱虽然原本就没觉得云铮能想出什么好主意,可听他这么一说,还是不由得有些失望,叹了口气,道:“此乱起之兆啊。”

见云铮一副不以为然地样子,云岱忍不住微斥:“铮儿,你不要觉得这事是发生在江南而不是河北山西就不以为意,你要知道,我们云家不论遭到陛下多少顾忌,都是大魏朝的臣子。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若是国朝不保,则我云家又当如何自处云家二百年忠良之名,天下皆知,若是真有乱党能坏了林氏社稷,又岂能放过我们云家你是世子,对此要早有计较,切莫轻视了。”

云铮见云岱这话说得郑重,也肃然道:“叔父教训得是,侄儿定当牢记。不过,叔父放心,青龙教就算真的起事,也顶多就是一时张楚,成不了事的。”

云岱见云铮说得肯定,有些意外,问道:“何以见得”

云铮道:“有三点。其一,江南烂了,甚至假设朝廷直辖的九个省全部糜烂也不打紧不是,我是说也危及不到朝廷生死存亡。因为朝廷毕竟有六十万大军,这六十万军队即便灭不掉起了事的青龙教,也不可能反而飞快得就被青龙教灭了吧那么,朝廷一旦真的危险了,必然要再次下诏调我等边军去镇压,边军的实力,叔父应当清楚;其二,边军所在的总督区,情况肯定比朝廷好,就说这土地,朝廷要分封功臣,以及各处大地主兼并,所以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然而边军则不是,以我们云家军为例,河北山西因为有了我们云家,导致其他大家族比较难生存,就算在我们云家翼附之下的那些家族,也因为我们太过强势而没能兼并多少土地。我们云家自己倒是兼并了一些,不过却是将地和人一起划分成军户的,并没有收成家族私有现在侄儿越发觉得先祖傲山公开国云国公云峰,字傲山。那条祖训定得好:云家后代只准开山,不得并田。这样我们云家治下的土地问题就比较轻,其他各家,据我所知,至少也比朝廷的情况好多了。”

云岱点点头,他是户部侍郎,这些自然知道,朝廷的官员那么多,分封出去的土地岂是边镇能比再说边镇要靠军户保持战斗力,又哪里能剥削过甚到时候仗打不赢,什么都完蛋了。所以问道:“那第三点呢”

云铮笑了起来,道:“第三嘛,侄儿从不相信邪教能成大事。”他见云岱微微皱了皱眉,知道不给点理由是不行的。便继续道:“邪教之所恃者二,一是民众之愚昧,二是民众之苦厄。民众愚昧,故而能相信他们所传播的那些神神鬼鬼之说;民众苦厄,故而不得不从贼造反。此二点,皆有可破之法。民众愚昧,则邪教为自身造神,让民众以为他们天命所归。我若欲破之,一是使彼神犯错,或者揭穿其骗人的小把戏;二是自我造神,他们说他们得了弥勒佛的法旨,我们便说遵了玉帝天令这个,不难处理。至于民众苦厄,我等则可顺势怀柔,乱势一起,其肆虐之处,地主豪强必然被其所灭,待他们将地主们杀得差不多,朝廷一道令下,只追究首恶,胁从不论,并且对彼方反正者予以厚赏,反正那些已经无主的地都肯定是被邪教高层占据的,朝廷大可以慷他人之慨,给没地的那些底层教众分地招降便是”

云岱听得心惊不已,他还真没想到,自己这以前只关心练武,现在忽然文才大盛的侄儿,谈起这种事来居然如此狠辣。按他说的这个意思,不仅是希望青龙教来乱上一下,而且还要乱得不小,不然这“无主之地”哪里能够分可是这一乱一平之间,该要有多少名门世家灰飞烟灭想到这里,云岱心中一动,看了云铮一眼,有些疑惑:“铮儿,你可是想趁机让朝廷的力量更损几分”

云铮哈哈一笑,也不藏着掖着,点头道:“现在陛下觉得手头实力渐涨,对我们云家的压迫是越来越紧了,若是青龙教乱上一乱,少说也能让朝廷安静个十几年叔父,我们云家固然是朝廷的臣子,可要是朝廷容不下咱们,咱们不说扯旗造反这等事,必要的自保总不能少吧傲山公给我们这些子孙留下来的基业,要是丢在我们手里,那真是连阴曹地府都没脸下去了。”

卷二 坐看长空飘乱雪 第53章 乱风将欲起一

注意:本章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转折,尽管无风很是润色了一下,但内容或许仍有些枯燥,订购本章节的朋友请斟酌。嗯,好几分钱的大事呢onno

分割线

人在江宁的云铮,正在与叔父大谈对青龙教的绥靖是何等有益,已经基本说服了越发对青龙教忧心忡忡地云岱。两人用了一顿家宴之后,云铮略作休息,便出门往东方剑阁去了。

此刻的云铮万料不到,青龙教还没有什么扯旗造反的迹象,一股罡风却从杭州直吹进洛阳,并且即将吹遍天下。

万昌十八年,四月初三,通政使司向内阁转入原浙江布政使、新任左副都御使秋临江的上万昌皇帝言事书。

秋临江,字望涛,江西省抚州府东乡县人。其父不过一小官吏,所以秋临江只能取双字名,乃是寒门出身。

此书长万言,语带雷霆。书中言:

“臣愚不肖,蒙恩备使一省,今又蒙恩召还阙廷,有所任属,而当以使事归报陛下。不自知其无以称职,而敢缘使事之所及,冒言天下之事,伏惟陛下详思而择其中,幸甚。

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声色狗马,观游玩好之事,无纤介之蔽,而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而又公选天下之所愿以为辅相者,属之以事,而不贰于谗邪倾巧之臣,此虽二帝、三王之用心,不过如此而已,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而效不至于此,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此其故何也患在不知法度故也。

今朝廷法严令具,无所不有,而臣以谓无法度者,何哉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以孟子之说,观方今之失,正在于此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